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耐张线夹作为输电线路关键组成部件,其压接质量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安全。目前的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结合超声波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B型显示超声波的检测方法,并结合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提升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导线引的流线夹长期在过热的情况下运行会引起耐张线夹的烧伤以及变形,会造成导线的损伤和断股等,最终的导致导线断裂,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因此,耐张塔引流螺栓的紧固尤为重要,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3.
NXJ型耐张线夹在配电网架空线路中应用颇广,但随着使用年限增长,线夹握力下降、绝缘导线松动滑移等问题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针对NXJ-185型耐张线夹,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静力学仿真,模拟该型线夹在实际使用中的应力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线夹楔块弧槽侧应力的过于集中是导致NXJ型耐...  相似文献   

4.
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涉及很多方面,尤其是施工关键技术多元化,此次研究主要集中于铁塔材料吊装处理、吊车整体组立、阶梯基础施工、多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装等技术方面展开。结合输电线路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借此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保证输电线路功能正常发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相邻耐张段导线之间一般采用跳线方式连接,跳线金具结构复杂,产生的电晕严重。为获得跳线金具的电晕放电特性,利用紫外成像仪对不同结构、安装数量及位置的500 kV输电线路跳线间隔棒进行试验,获得了间隔棒的起晕电压值;同时对间隔棒中的线夹结构进行试验,并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其电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方法获得的金具电晕放电特性存在差异,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需要及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跳线金具。  相似文献   

6.
楔型耐张线夹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导线脱落的问题,其问题根源为楔型线夹握力不足。对NXJ型耐张线夹的结构特点与安装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并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改变NXJ型耐张线夹的楔角和楔块材料来改变线夹在运行期间的力学强度,得出线夹本体和导线的应力分布云图,对比得出不同条件下线夹对导线的握力情况,为NXJ型耐张线夹的优化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10kV线路在配电系统中占的比重很大,线路功率损耗惊人。产生损耗的原因主要是导线存在阻抗所造成,然而铁磁金具也是一个损耗因素;其中包括变电站的母线固定金具。若把一部分铸铁金具革新为铝合金金具,节电效果显著,已有很多的国家采用。 10kV线路的耐张线夹是铸铁制成,带电导体周围的铁磁物质,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涡流损耗及磁滞损耗,如果把耐张线夹换成  相似文献   

8.
针对光纤复合架空相线(OPPC)预绞式耐张线夹处光纤温度对OPPC使用寿命影响的问题,文章提出在耐张线夹处加装一根截面相等的分流线的方案,并采用光纤测温法对3种试验规格的OPPC(630/45、400/50、185/30)进行“电流-温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未加装分流线时,当非耐张线夹处OPPC表面温度为设计要求的70℃时,此处光纤温度小于80℃,而3种规格的OPPC耐张线夹处内部光纤温度均大于95℃,超过了公认的85℃的光纤最高安全运行温度;在加装分流线后,耐张线夹处光纤温度降至85℃以下,避免了长期的高温环境加速光纤涂层的老化而失去对光纤的保护,保证了OPPC的30年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9.
75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上跳下,中跳上,下跳中"的全换位设计。运行维护过程发现,在上相与下相换位过程中,由于受引流跳线的自重和风摆等各种因素叠加的影响,部分跳线耐张压接管联板出现裂纹,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通过对一次检修中出现的耐张压接管联板裂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导致联板裂纹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处理措施。对后续750 kV输电线路的全换位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气工程学报》2011,(6):76-78
对500kV输电线路耐张串在使用复合绝缘子时的力学负载进行了试验、分析与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在力学机械性能方面验证500kV耐张串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可行性,提高输电线路的抗污闪能力,拓宽复合绝缘子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75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上跳下,中跳上,下跳中”的全换位设计。运行维护过程发现,在上相与下相换位过程中,由于受引流跳线的自重和风摆等各种因素叠加的影响,部分跳线耐张压接管联板出现裂纹,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通过对一次检修中出现的耐张压接管联板裂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导致联板裂纹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处理措施。对后续750 kV输电线路的全换位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凯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8):146-148
基于220kV贺青甲输电线路#1~#84段共15基耐张杆塔跳线断股现状调查,对不安装间隔棒垂直排列型式的双分裂输电线路耐张杆塔跳线断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增大固定上跳线与耐张金具间距的解决措施,通过改进FJQ-405球绞型间隔棒、实施安装跳线防磨间隔棒的防跳线断股方案,使该线路跳线断股数量由12处减至1处,运行效果良好,已推广应用至相同排列型式的垂直双分裂线路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导线微风振动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研究了输电线路的微风振动预警功能,利用IEEE标准中测量输电线路悬垂线夹89mm处弯曲振幅的方法建立了输电线路的疲劳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速采样机制采集到的数据计算了线夹出口的动弯应变,结合输电线的许用应变值判断出输电线路的微风振动状态,设计出了输电线微风振动监测的应用系统,并给出轻度、中度和重度振动三个级别的告警信息。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习武  薛志方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1):171-174,209
针对工程中常用的三种悬垂线夹的力学性能问题,分别构建了模拟构件材料和构件间作用关系的有限元模型,叠加计算了工程设计中采用的多种荷载,模拟了悬垂线夹各构件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分析了三种悬垂线夹微风工况下的力学性能,探讨了线径与预绞式悬垂线夹、垂直档距与预绞丝护线条的影响关系。由此提出了输电线路设计建议,为力学计算仿真在输电线路金具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力与能源》2013,(5):544-546
长期运行后的输电线路,随着设备老化、电气与机械性能的降低,检测与评估输电线路设备运行状况,确保线路健康、安全运行尤为重要。在介绍上海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线路设备运行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输电线路导线、铁塔等重要部件取样检测,获取长期运行后的线路设备状态信息,基本掌握了上海地区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经过科学评估输电线路的预期寿命,为线路安全运行和科学维护,提出了相关技术措施和加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20、330kV线路全线复合绝缘子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宁夏电网为例,分析了220、330 kV输电线路全线采用复合绝缘子的可行性,突出全线采用复合成绝缘子免维、耐污性好、应用前景广阔等优越性,并针对输电线路常用的4种基本绝缘子串型--直线I串防鸟性能差、耐张水平串机械强度要求高,跳线串和特殊串型风偏不足等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要求准确反映线路的覆冰状况,根据耐张塔和直线塔的不同结构特点,综合利用拉力、导线和绝缘子倾角的参数,较全面地考虑风偏因素影响,分别建立了耐张塔耐张塔和直线塔直线塔覆冰监测模型,提出了依据覆冰厚度与覆冰速度相结合的综合覆冰报警方案,并将覆冰模型及报警方案应用于实际监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其满足输电线路覆冰告警和预警双重化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钢芯铝绞线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输电线路的疲劳特性,运用输电导线多功能试验系统对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常用的LGJ400/35钢芯铝绞线进行了疲劳振动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疲劳主要以应力疲劳和磨损疲劳为主,其中线夹出口处导线疲劳主要以应力疲劳为主,导线振动波腹处导线疲劳主要以摩擦疲劳为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土地走廊的限制,同塔并架线路越来越普遍,髙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对近地面的人类活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交流输电线路的二维空间模型,包括500kV双回直线塔、500kV双回耐张塔、500kV/220kV同塔混压四回直线塔、500kV/220kV同塔混压四回耐张塔,针对四种典型类型杆塔的输电线路离地高度、相序、分裂间距、导线型号、相间距等因素对下方区域近地面1.5m高度内电场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降低输电线路下方区域近地面电场强度的措施,达到有效降低交流输电线路下方电场强度的效果,也可为超高压线路设计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目前电力网运行现状,剖析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因素。提出对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方法和对策,确保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确保人民生活、生产用电供电质量,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