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主体的特点,界定并划分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的范畴和类别,建立智能建造协同创新的多方演化博弈模型,揭示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主要结论为:(1)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呈现级联性、函数性、动态平衡性、不确定性和指数性特征;(2)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分为同质性的内部主体互动和异质性的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互动,表现出利益共生、成长进化和共享协同的特征;(3)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有利于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是推动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高效实施的关键,但改造实践中各阶段利益相关者关系及利益诉求错综复杂。以天津市北辰区改造项目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项目各阶段利益相关者关系及其诉求的网络特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拆迁安置补偿阶段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协调难度最高;同一利益主体在项目不同阶段的角色功能差异明显;建设公众满意的生活环境是多元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诉求。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剖析利益相关者关系及诉求协调的重点问题,为城中村改造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数字技术与社会经济产生了密切的关系,数字经济成为带动各个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深深影响着经济结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工程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区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具有积极作用。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形势,要想实现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必须要加快建筑行业转型,推动智能技术与建筑建造行业融合,实现智能化建造、智慧化建造,提升我国智能建造水平。基于此,本文立足跨行业发展理念,分析智能建造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前提,研究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已成为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不足、上下游企业关联性不强、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不适配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BIM等智能化技术,构建基于智能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即DCCO模式,并将项目建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利益相关者视域下的大学治理强调多元利益主体的有效参与,要求大学利益相关者作为权力主体民主参与大学治理,实现大学共同治理,充分表达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民主、参与、合作、利益最大化的制衡关系和价值诉求。从以构建多元治理主体为价值目标,以促进各方积极参与为合作动力,以协调各方协同合作为实体框架,以完善大学治理制度为条件保障四个方面促进大学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6.
正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2020年7月住建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2020年12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相似文献   

7.
承包商作为工程项目的直接生产者,与项目的其他相关方构成特定的社会网络。为探究其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相关方的关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在构建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的基础上分析承包商的利益相关者模型,探讨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的紧密度;并以承包商为视角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的紧密度较低,承包商处于中心地位,其核心利益相关者为业主与监理方,并为承包商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强化与其他各方的协同合作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要求,各地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较大进展。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形成《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印发给各省、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5年和2011年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我国公共项目利益相关者影响力变化特点及其根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公共项目决策管理模式正在向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协同决策管理模式转变;各主体影响力在不同项目阶段呈现出复杂相关关系,拥有不同资源的利益相关者竞争博弈格局正在形成.针对新变化,提出完善公共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筑》2022,(3):24-25
广东省积极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融合应用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业转型升级。一、加强谋划部署,明确智能建造发展目标任务(一)高位统筹推进。广东省委、省政府多次听取建筑业发展专题汇报,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智能建造专题调研。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纳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分析BIM情境下利益相关者风险分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BIM情境下的项目特征入手,结合文献综述,筛选出12项关键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建构BIM情境下利益相关者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内在关联模型。研究表明:BIM情境下利益相关者自身综合实力与项目组织特征是实现合理风险分担的根本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感知与BIM团队成员之间信任程度是间接因素,项目合同环境、承担意愿、行为风险、激励政策、收益分配、信息共享、协同决策等是其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下,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与之对应的智能建造人才需求迫切,培养适应建筑业未来发展需求、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创新型智能建造人才已成为相关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与挑战。地方院校是培养智能建造人才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中,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设置难、多专业组织协调难度大、人才引进培养难等问题。如何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克服以上困难,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凝练办学特色,建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地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为中心,以现代产业学院、虚拟教研室、工程研究中心共同驱动的“一中心、三协同”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正是针对地方院校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痛点进行的有效探索。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一中心、三协同”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实践为例,阐述该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其他地方院校智能建造专业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升级转型、人才培养及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关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基于产业发展与协同学理论,构建二者协同发展系统,分析协同发展的内涵及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同发展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实证研究系统内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环境、建造要素、企业、产业与系统协同发展等潜变量之间具有四条作用路径;产业对二者协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要闻     
《建筑》2020,(15):10-11
正01十三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开封市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同质化现象,以利益关系、促进程度和影响力作为依据,将利益相关者划为直接层、间接层和潜在层三个层级,并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图,进而深层次分析了当前同质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同质化问题的解决体系:以顶层政策助推地区文旅氛围构建,建立各层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共赢机制,强化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内生式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陈应 《智能建筑》2022,(1):31-33
0前言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提到探索建立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全要素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是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任...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企业全面了解、科学选用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加快智能建造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征集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案例,并将委托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推荐案例进行评审,经认定后公布,向智能建造试点地区和项目推荐。  相似文献   

18.
孟楠 《建筑》2021,(12):17-19
近年来,"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为各行各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应用数字技术,走向"智能建造"是我国建筑业面向未来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 智能建造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 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环境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牌,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建筑业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国际建筑与建设研究创新理事会(CIB)针对推动建筑业发展所提出的"建造再评价"研究主题值得学习和借鉴。从建造再评价的背景、定义、利益相关者及研究框架四个部分对建造再评价主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建筑业现状,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4日,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凤凰东方(北京)置业有限公司承办的"智能建造赋能新基建"高峰论坛暨《数字建造》丛书首发式在北京·凤凰中心举行。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做专题报告。丁烈云指出,智能建造是智能技术与工程建造系统融合形成的工程建造创新发展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中国将走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并确立了"中国建造"的战略地位。新基建是数字基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