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以螺旋运动为出发点,对啮合理论和机构分析中经常用到的瞬时轴、瞬轴面和啮合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用微分几何和解析几何方法,论证了瞬轴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对空间一般啮合瞬轴面的结构性态提供了一种严密的论证方法。文中分析了空间啮合相对运动的特性,探讨了瞬轴存在的条件和 Willis 定理推广,推导了瞬轴面的方程,并用微分几何学论证了空间一般啮合的瞬轴面是一对由双曲点构成的双重直纹回转面。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偶数和螺旋理论等数学工具,讨论了空间机构运动中瞬时螺旋轴和瞬轴面的形成和特性。提出了描述瞬轴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计算机动态模拟瞬轴面运动的程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轴交角的定义及在这个定义下的坐标系变换矩阵,轴夹角的定义及其在内、外啮合时一般公式形式,适合内、外啮合的螺旋角分配公式及端面啮合角公式等。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齿轮啮合的非线性力学模型,并用自适应变步长auto—RK4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齿轮耦合的多平行轴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稳态周期解,分析了齿轮齿形误差和压力角误差对转子系统的激振及系统的幅频特性.  相似文献   

6.
集三环减速器和摆线针轮传动的优点 ,而克服用内啮合齿轮易干涉、只能做成软齿面等的缺点 ,提出了平行轴摆线针轮减速器 ,通过对这种新型传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样机性能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 ,该传动装置在低速重负荷时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轴疲劳强度的模糊可靠性设计公式,为设计轴时保证既能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又能尽量减轻轴的重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型轴类件吊挂攀和横销轴的受力分析,确定了起吊瞬间产生的最大载荷,进行了抗弯、抗剪和抗拉强度等综合因素的强度设计,给出吊挂攀直径和横销轴直径与载荷的对应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用辅助投射法绘制制轴测图的方法,讨论了用这种方法绘制轴测图的特点,提出了用此方法可以解决画法几何中的定位和度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新型平动、滚动转换装置摆线机构的啮合机理,用等距曲线和摆线方程导出齿条廓线方程,研究了该机构的啮合特性,分析传动比和瞬心线后证明摆线齿条和滚柱的啮合符合齿形啮合基本定理,属于共轭啮合,发现滚轮齿条机构可实现双向零间隙传动,同齿轮齿条机构相比,传动距离更大,传动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一般情况空间共轭中接触线上点的法线与瞬时轴的关系式.并详细地揭示了该公式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液压仿形车床在加工轴类零件过程中样轴的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讨论了样轴在设计过程中的轴向、径向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并且指出了样轴的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回转运动的瞬心与误差及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平面回转运动的分析是研究转轴空间回转运动的基础.本文将根据对平面回转运动的几何学分析来研究回转运动的瞬时回转中心(简称瞬心)与回转运动误差之间的关系.讨论瞬心线与轮转曲线的关系及其物理意义.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分析和讨论有关偏心、一次谐波、敏感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测量远距离多光轴激光发射系统的光轴平行度,提出了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自准直仪光学系统的光轴代替被测系统出射光轴,再通过基准变换使两个激光自准直仪互相对准,从而由激光自准直仪测得光轴偏差,得到两出射光轴的空间角度。通过两台激光自准直仪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测量远距多光轴的平行度,且由于两激光自准仪相互独立,针对不同距离的多光轴光学设备都可进行光轴角度测量。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了通过中轴线和边界曲线的对应关系计算中轴线的方法.首先根据边界信息找到中轴的端点,然后利用边界不同距离等距线的自相交点计算出正常点和分叉点,最后将这些点通过B样条插值得到区域的中轴线.该方法计算精度高,且不需要额外的剪枝操作,可以快速求解出平面域的中轴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国辛辛那提公司的H5-800型五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强力型主轴部件及摆动A轴结构的介绍及主要运动参数计算,说明了该机床是如何解决主传动及摆动A轴大扭矩问题的,同时讨论了作为加工中心的高速主轴部件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梁柱连接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节点的受力性能是准确进行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的前提。本文基于替代荷载路径法并考虑楼板的组合效应,以两跨三柱型组合梁-柱子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H型柱弱轴方向刚性拼接的栓焊连接、全螺栓连接子结构试件并命名为RWUF、RWUT。对子结构试件进行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并对比了破坏模式、变形性能和抗力机理。结果表明:试件的加载过程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压拱阶段、混合机制阶段(梁机制与悬链线机制的混合阶段),且子结构试件首次断裂均发生在混合机制阶段,悬链线效应的发挥为断后荷载的提升起到有利作用;试件的断裂均发生在梁段拼接处,弱轴栓焊连接试件在正弯矩区受拉侧焊缝断裂后破坏持续向腹板扩展直至丧失承载力,弱轴全螺栓连接试件的破坏仅为正弯矩区受拉侧盖板的断裂;螺栓发生有限滑移后,螺栓孔壁持续受到挤压发生轴向变形有利于塑性铰的转动,也为轴力的传递提供了路径,结构受荷后期悬链线效应显著,整体抗力得到提升;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对子结构进行动力评估可知,节点的非线性转动能力直接影响了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弱轴采用全螺栓连接的结构具备更高的动力倒塌抗力。  相似文献   

18.
在垂直承重拱结构中,拱轴线应与荷载压力线相吻合,以保证拱圈受力状态最好。但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偏离的现象却大量存在。尤其在水工渡槽中,因荷载压力线随输水流量改变而改变,实际上它是一条总在改变着的荷载压力线或不同时出现的多条荷载压力线,因此拱轴线不可能总能与之相吻合,轴线偏离现象必然存在。而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必使拱圈受力状态恶化,甚至达到不安全程度。为此,文中归纳分析了形成轴线偏离现象的4个条件,通过推导给出了变截面圆弧无铰拱轴线偏离附加内力的计算方法及算例。  相似文献   

19.
该论文详细论述了大型阶梯轴直径、圆度、圆柱度及同轴度的非接触在线检测原理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失效的16P8热载体泵轴进行全面的检验及分析,认为泵轴断裂发生在轴阶梯部位圆角过渡表面处,是由于该处圆角半径过小,并有蚀坑存在,在交变旋转弯曲载荷的作用下,产生了严重的缺口效应,形成了很高的局部应力集中,从而使泵轴在该处产生了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