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定位——立足航空面向国防服务社会愿景——做航空材料检测技术的领航者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检测研究中心)隶属于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专门从事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分析检测,各种航空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对外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是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中航工业检测及焊接人员资格认证管理中心、中国商飞机械失效分析中心运行机构所在部门,检测研究中心下设无损检测研究室、化学检测研究室、力学性能研究室、失效分析与物理检测研究室和机械加工厂,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员工300余人,其中,研究员10余人,高级工程师30余人,技师及高级技师30余人,仪器设备等固定  相似文献   

2.
<正>定位——立足航空面向国防服务社会愿景——做航空材料检测技术的领航者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检测研究中心)隶属于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专门从事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分析检测,各种航空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对外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是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中航工业检测及焊接人员资格认证管理中心、中国商飞机械失效分析中心运行机构所在部门。检测研究中心下设无损检测研究室、化学检测研究室、力学性能研究室、失效分析与物理检测研究室和机械加工厂,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员工300余人,其中,研究员10余人,高级工程师30余人,技师及高级技师30余人,仪器设备等固定  相似文献   

3.
《失效分析与预防》2013,(3):F0002-F0002
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检测研究中心)隶属于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专门从事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分析检测,各种航空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对外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是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中航工业检测及焊接人员资格认证管理中心、中国商飞机械失效分析中心运行机构所在部门。检测研究中心下设无损检测研究室、化学检测研究室、力学性能研究室、失效分析与物理检测研究室和机械加工厂,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员1300余人,其中,研究员10余人,高级工程师30余人,技师及高级技师30余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1.3亿元,检测设备先进,检测技术完备,具有高水平的材料性能检测和综合评定能力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对社会开放、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
正定位——立足航空面向国防服务社会愿景——做航空材料检测技术的领航者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检测研究中心)隶属于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专门从事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分析检测,各种航空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对外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是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中航工业检测及焊接人员资格认证管理中心、中国商飞机械失效分析中心运行机构所在部门。检测研究中心下设无损检测研究室、化学检测研究室、力学性能研究室、失效分析与物理检测研究室和机械加工厂,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员工300余人,其中,研究员10余人,高级工程师30余人,技师及高级技师30余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1.3亿元,检测设备先进,检测技术完备,具有高水平的材料性能检测和综合评定能力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对  相似文献   

5.
<正>定位——立足航空面向国防服务社会愿景——做航空材料检测技术的领航者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检测研究中心)隶属于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专门从事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分析检测,各种航空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对外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是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中航工业检测及焊接人员资格认证管理中心、中国商飞机械失效分析中心运行机构所在部门。检测研究中心下设无损检测研究室、化学检测研究室、力学性能研究室、失效分析与物理检测研究室和机械加工厂,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员工300余人,其中,研究员10余人,高级工程师30余人,技师及高级技师30余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1.3亿元,检测设备先进,检测技术完备,具有高水平的材料性能检测和综合评定能力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对  相似文献   

6.
郭征教授是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骨科医院院长、骨科主任、全军骨肿瘤研究所所长,已累计发表论文210篇(其中SCI论文72篇),发明专利授权12项。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3D打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与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盆学组组长、全军骨科学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还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骨肿瘤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他倡导数字技术(导航、3D打印、机器人)辅助骨肿瘤精准外科治疗理念与植入器械相结合,并于2014年领衔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钛合金个性化锁骨和肩胛骨假体植入手术,开创了3D打印个性化假体临床应用的先河,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陕西省卫计委授予“三秦最美医生”称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经过评审论证与批准,河南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8年7月23日在维恩克(鹤壁)镁基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维恩克公司有相当强的技术力量,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先后建成了研发_大楼和检测中心,组建了洁净镁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室、镁合金铸造与成型研究室等10余个实验室和研究所,还与大学组建了“维恩克熔体净化实验室”和“维恩克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为使期刊宣传服务于企业改革和发展,本刊编辑部于1996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海南海口市召开了部分特约撰稿人会议。50余名特约撰稿人出席了会议。本刊主编、总公司研究室主任刘兴利、本刊常务副主编陈远望、副主编方运国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铸造》2011,(1)
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于2010年11月28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交流与发展。第二届理事会全体成员全部到会。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荣立辉、高岩主任到会。荣立辉副秘书长做了工作报告。第二届理事会分三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中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王程系讲师、共产党员席辉楚同志,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工业材料的科研和试制工作,先后担任系钨钼试验室主任、钨钼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一日在辽宁省本溪市钨钼厂执行厂校科技协作任务时,因积劳成疾,隐性冠心病发作,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席辉楚同志是我们党培养的优秀中年知识分子。他重视党性锻炼,对共产主义理想有坚定的信念,时刻按照党章规定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他与研究室的同志为实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将出口钨  相似文献   

11.
协会动态     
国资委研究室领导到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检查指导工作7月2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陈国卫副局长,张涛处长和宋光兰同志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康义会长首先代表协会对国资委研究室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他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汇报:一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概况;二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领导成员、组织机构、分支机构、代管协会、直属单位情况及协会的主要职责;三是协会成立两年多来完成的十项主要工作;四是就国资委联系行业协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方式,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2.
1976年以来,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开展了油介质与高水基液压逻辑锥阀的研制,取得可喜成果,已成功地应用到锻压、冶金、军工、外贸、建材、农业等行业的40余台新老设备的设计与改造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为了进一步改善逻辑阀结构及其特性,开  相似文献   

13.
《贵金属》2002,(1)
《贵金属》季刊第三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于 2 0 0 2年 2月 5日在昆明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在昆的第三届编委会学术顾问、编委、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及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等共 3 0余人。会议荣幸地请来了苏君红院士、陈景院士和戴永年院士以及云南省科委方荣主任和云南省新闻出版局苏应奎处长。会上首先由《贵金属》季刊原主编赵怀志教授作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工作总结。他讲道 ,《贵金属》的前身是 1 973年由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创办的《贵金属冶金》 ,1 977年该刊物改名为《贵金属》 (季刊 ) ,由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主办。 1 979年和 …  相似文献   

14.
《腐蚀与防护》2006,27(4):183-183
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首任理事长石声泰教授因病于2006年4月5日不幸在加拿大逝世,享年89岁。他于1957年从美国回来报效祖国。他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创建了腐蚀与防护研究室。他也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和《腐蚀与防护》杂志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他不断开拓我国腐蚀与防护科研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焊接学报》2001,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系既原焊接专业于1952年由苏联专家援建,是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国家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在我国从事焊接技术研究的四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三位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现有研究人员38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导师8人),副教授及高工11人,讲师及工程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余人。该系的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 焊接实验室现有固定资产1 577万元,面积4000余平方米。拥有C02激光加工系统、真空扩散连接设备、等离子喷涂设备、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装置、高速摄像机、YAG固体激光系统、弧焊机器人系统、VPPA焊接系统、热模拟系统、微小焦点X射线探伤机等国内外先进设备。此外还有X-ray应力分析仪、精密金相显微镜、高速摄影机、数字式超声涡流检测仪、超声波探伤仪、阻抗分析仪、光纤激光测振仪等先进测试设备。 焊接技术与工程系已培养出博士后5人,博士76人,硕士433人。现有在校生382人,其中博士生33人,硕士生49人。本校是我国唯一保留焊接专业并招收焊接本科生的院校,每年招收专业本科生7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毕业学生遍布海内外,多数成为焊接技术领域的技术骨干。本着培养合格焊接工程师的目的,与中国焊接学会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培养国际焊接学会(11W)认可的国际焊接工程师(IWE),从2001年起,毕业的焊接专业本科生除获得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之外,还有部分学生可以获得ⅡW认可的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 自1995年以来,共承担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76项,总经费1 8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高强钢薄壁壳体自动焊接系统、机器人焊接技术研究、异种材料及复合材料焊接技术研究、空间环境模拟大型真空容器的焊接制造、载人飞船返回舱变形控制与焊接等项目获得有关部委的表扬,在九五期间承担并完成国家课题6项。5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7部。 实验室每年向海内外学者提供与本领域相关的开放课题资助(教育部开放课题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近3年总计立题30多项,经费70多万元。1995年以来,实验室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已与7个国外知名焊接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本领域国内外著名学者任实验室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现有国外顾问教授10名,与国外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焊接过程传感与控制、微机原理及焊接工程应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金属力学性能、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焊接方法及弧焊电源、焊接结构力学等。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焊接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 下设机器人焊接研究室、焊接质量控制研究室、焊接设备研究室。其研究方向包括:(1)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各类传感器系统、焊接机器人的离线编程和路径规划、机器人空间焊接质量智能控制技术及其系统;(2)变极性等离子弧立焊及质量控制系统、各种熔透控制方法、高清晰视觉监控遥控焊接及远程焊接、不锈钢、铝合金和钛合金的活性化焊接技术机理及应用研究、焊接动态过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各种焊接自动化机器人及专机的开发与应用、焊接工艺装备方案设计及装焊CAPP的研究与开发等。主持人:吴林教授。 2焊接结构力学及可靠性评价 下设焊接结构研究室、无损检验研究室。主要包括大型及薄板壳结构焊接变形控制、焊接结构件应变及应力场规律研究、焊接结构力学不均匀性、几何不连续性和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焊接结构可靠性评定、焊接缺陷智能化识别与诊断技术、航天器特殊结构的可靠性评价方法等。主持人:方鸿渊教授。 3新材料及异种材料连接 下设新型材料连接研究室、材料焊接性研究室。主要包括异种材料扩散连接机理、连接技术及控制方法、陶瓷和金属间化合物以及复合材料和金刚石等材料连接与接头质量控制、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技术、扩散连接接头行为的数学模拟及接头质量实时控制技术、钛及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扩散连接技术研究、钢材和有色金属焊接性及焊接工艺的研究、计算机焊接工程软件开发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主持人:冯吉才教授。 4精密连接技术 下设微电子连接与钎焊研究室。包括各种材料的钎焊工艺研究、微细结构的高可靠连接技术,从接头设计理论、先进连接方法、接头可靠性预测与评估、以及连接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在学术研究上,对传热过程、金属溶解与扩散过程、金属液体的形态与流动、接头力学行为、接头组织与断裂行为、接头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量子力学分子轨道理论、合金相图计算等进行研究。主持人:钱乙余教授,王春青教授。 5特种焊接及材料表面工程 下设超声波连接研究室、等离子注入研究室、表面喷涂研究室、激光加工研究室。主要的研究包括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装置中等离子体鞘层扩展与注入过程动力学特性研究、多功能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航天材料及复合材料的超声波焊割技术、超声波焊接聚乙烯接头温度场的计算,激光熔敷过程的力学行为研究、特种材料及复杂结构的激光柔性加工技术、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的研究、激光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铝合金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激光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等。主持人:杨士勤教授,汤宝寅教授。 6空间焊接维修及地面模拟研究 已经和乌克兰巴顿电焊研究所达成全面合作协议,从巴顿所引进关键设备和技术,建设空间焊接维修及地面模拟研究室,预计2002年初建成。主持人:杨士勤教授,吴林教授,冯吉才教授。 地址:哈尔滨市西大直街9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436信箱邮编:150001 负责人:冯吉才电话:0451-6413951,6413952传真:0451-6416186 电子信箱: fengjc@ hope. Hit. Edu.Cn  相似文献   

16.
该资料为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参考了近年来日、苏、英等国的有关流态自硬砂专刊和文献70余种编译而成的。内容包括:(1)流态自硬砂的概况;(2)原材料、工艺和试验方法;(3)硬化机理,(4)设备和车间布置;(5)应用、经济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薄板冷轧卷隆起问题,经现场跟踪测量,确定了热轧带钢亮带与冷轧隆起缺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亮带长度与隆起缺陷对应关系。分析了亮带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亮带及隆起缺陷的某些措施。结果表明:亮带长度越长,隆起缺陷发生率越高;精轧区域带钢冷却不均造成的局部厚度不均以及局部浪形是亮带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他,有大智之略,所带领的企业10余年间,完成了由一家民营小厂到规模型企业的惊人一跃;他,有大勇之魄,能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绝处,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他,有大爱之心,10余年来,致力于光彩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达720余万元。他就是锦州新华龙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郭光华。  相似文献   

19.
傅又红 《硬质合金》2010,27(1):27-32
分别制得有表面亮花和无表面亮花钨钛钴类硬质合金刀片,对两种刀片的形貌、组织结构、组织成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表面亮花的形成机理,探讨了烧结气氛、真空度、生产环境、产品碳含量及碳浓度差对亮花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亮花的产生改变了产品的组织分布,对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降低了产品表面耐磨性和产品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20.
颜鸣皋,材料科学家、金属物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他是我国钛合金研究工作的开创者之一,领导创建了我国航空钛合金研究室,熔炼成功了中国第一个重3000克的钛合金铸锭,在指导开展钛合金和高温合金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及疲劳断裂与寿命预测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