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纯度二氧化碳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连续鼓泡碳化法为研究对象,以高纯度CO2为碳化气,用双膜理论探讨了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反应机理,为实际生产中碳化反应速率与产品粒径大小实行分级控制、防止包裹返碱现象的发生、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结论虽来源于连续鼓泡碳化法,但对其它生产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碳酸锂碳化反应动力学,利用气-液-固三相机械搅拌反应器,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CO2气体的压力变化与消耗情况,计算出反应速率,简化了分析步骤.实验发现,在实验范围内,得到的碳化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均经历一个非单调的从大变小,再增大,后又减小直至为0或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通过反应机理分析,借助气-液传质的双膜理论模型,导出了碳酸锂碳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并根据动力学方程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某矿山的白云石粉、二氧化碳、氯化铵为原料,采用二次碳化法制备大立方体碳酸钙,主要考察碳化温度、通碳速率、通碳量、陈化温度、陈化时间对方解石碳酸钙形貌的影响,并探究了碳酸钙的成型及生长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在40℃时通碳、通碳速率为50 mL/min、通碳200 s停止第一次通碳,升温陈化90 min后继续第二次通碳并陈化40 min后,可以制备得到大立方体方解石碳酸钙,纯度可达98%以上,白度可达95%~99%,其形貌规整,粒径较大,为15~20μm。此研究为储量丰富的碳酸盐矿物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涡旋脉冲式反应装置制备纳米碳酸钙的碳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涡旋脉冲式反应装置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选择Ca(OH)2-H2O-CO2这一多相反应体系,利用涡旋脉冲式反应装置制备纳米碳酸钙。实验研究了气液比h、喷口速度up、Ca(OH)2悬浮液初始浓度Ci、混合气体中CO2气体含量j、脉冲发生器的频率f等操作条件对碳化反应时间R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h、pu、j增大,Rt明显减小;Ci增加导致Rt增大;在5Hzf<的范围内,随f增大,与液滴在涡旋室内的飞行时间相比,液滴表面更新速率增大占优势,导致Rt减小,在5Hzf>的范围内,随f增大,相撞的瞬间液滴的相对速度及在涡旋室内的飞行时间降低,导致Rt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以电石渣的氯化铵浸取液——氯化钙-氨水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平台,分别探讨了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和碳酸氢铵+二氧化碳复合碳化过程的反应机理。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时间长、速度慢、粒子粗、团聚严重,其根源是氯化钙-氨水体系pH低,吸收二氧化碳反应速度慢,碳化初期不可能形成大量碳酸钙晶核,不利于粒子超细化。复合碳化过程则相反,其根源在于碳酸氢铵的复化学碳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碳酸钙晶核,有利于粒子超细化。无论是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还是碳酸氢铵+二氧化碳复合碳化过程,氨都属于关键少数,体系难以达到氨的平衡,游离氨的离解反应都是慢速反应和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
比较纳米级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的几种间歇碳化工艺,选择搅拌式+鼓泡式(组合式)碳化法。介绍关键设备一次碳化塔和二次碳化缸(加温陈化)主要工艺控制点的设置情况,并提出优化工艺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型气液膜接触器是很多具有共同特点膜过程的总称,它使用高分子膜将两流体分隔开,膜孔为两流体提供有效传质的场所,与传统分离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日益成为分离科学研究的热点。简述膜接触器在不同气/液分离体系中的应用,针对膜吸收、膜蒸馏、膜结构填料等三种典型的气/液界面膜接触分离过程,从结构、膜材料、传质、分离效率等方面详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相关领域膜材料学的研究进展,如高分子膜材料、成膜方法以及膜材料的改性方法(等离子体改性法、紫外辐照法和表面涂覆改性法等)等。  相似文献   

8.
董畅  高启君  吕晓龙  贾巍 《化工学报》2017,68(5):1913-1920
针对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DCMD)过程存在的膜通量小及膜污染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膜蒸馏组件。以蔗糖溶液为处理液,考察了膜组件装填密度Φ、膜曝气量q、蔗糖浓度c与温度T0对DCMD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Φ、q的增加,DCMD过程的膜通量先增大,后逐渐降低,Φ、q均存在最优值;随着c的增加,膜通量逐渐降低;随着T0的增加,膜通量增大;对c为30%(mass)的蔗糖溶液进行DCMD法处理330 min时,膜曝气可使DCMD的初始膜通量Jinitial提升24.7%、膜通量衰减率ΔJ降低55.0%,维持高膜通量的连续运行时间t0延长4倍。主要原因是膜曝气强化了DCMD过程的传热传质,进而强化过程的分离性能;有效控制了DCMD过程的浓差极化,进而延缓过程的膜污染进程。研究结果有利于推进DCMD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旭 《生物化工》2021,(2):61-63,66
在对比液滴模型和液膜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大牛地气田泡排井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式.针对该式计算工作量大、参数确定困难、现场应用受限的问题,借助Wallis液膜经验模型建立了新的临界气流速经验计算式,并基于现场流压测试数据确定了大牛地气田泡排直井临界携液状态对应的无因次速度数.该式基于现场实际数据建立,计算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双膜理论 ,分析了气液反应的吸收机理。提出气液反应的吸收速率的两种计算形式 :( 1)界面式RA=rAiδi-DAldCAdx|x =0 ,该式适用于任意速率的计算 ;( 2 )一般式RA=∫x0 rAdx-DAldCAdx|x =x ,该式计算过程较繁琐 ,但对反应器设计 ,尤其是对带有反应的气液吸收过程的计算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11.
碳化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工艺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以石灰石为原料碳化法生产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工艺步骤 ,对碳化过程中的化学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了工艺过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碳酸钙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间歇碳化与稠厚的生产方法,间歇碳化与稠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为改变这种落后的传统工艺,采用了连续碳化与自动稠厚的新工艺、新技术。这种工艺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进后的工艺,可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的操作,实现DCS的自动控制,对于碳酸钙的生产属于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苏承炎 《广东化工》2012,39(7):56-57
石灰石经煅烧、消化、碳化可制取纳米碳酸钙产品,文章考察了碳化前的工艺条件对制备的纳米碳酸钙产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加热方式煅烧石灰石能过提高消化反应活性以及石灰乳的产率,并能提高碳化得到的纳米碳酸钙产品的比表面积,降低吸油值,提高产品的白度;采用高温消化以及增加石灰乳的陈化时间的方法,也能提高石灰乳的产率以及纳米碳酸钙产品的比表面积,并且在消化时加入药剂H能过缩短陈化时间。  相似文献   

14.
电石渣制备超细碳酸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电石渣为原料,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利用间歇鼓泡碳化法制备超细碳酸钙的工艺条件.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优化工艺条件:Ca(OH)2质量分数4%、CO2体积分数60%、碳化温度10℃、搅拌速度1000r/min.产物的纯度98.5%,粒度0.98μm,白度95,钙回收率为90.2%.XRD与TEM表征显示,产物是纯净的方解石型CaCO3,产物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约为50nm.  相似文献   

15.
造纸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碳酸钙在纸张中的作用主要是作纸张的填料,以保证纸张一定的强度和白度,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从目前纸张的产量和结构来看,碳酸钙的需求将会有很大增长。着重介绍了造纸用微细碳酸钙的技术工艺。指出碳酸钙行业应推广机械化立窑、连续碳化、母液闭路循环等新工艺,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微细产品,优化发展环境,并增加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刘亚雄 《广东化工》2010,37(9):51-52
讨论了通过在PVC中加入纳米碳酸钙进行填充,通过实验表明:表面处理纳米碳酸钙时,以多元复合酸、硬脂酸纳、椰子油复合较好;纳米碳酸钙经过陈化后,改良了加工性能和分散性,陈化时间以2~4d为宜;在纳米钙中加入15%~25%的重钙较好,2000目的重钙优于粒径大的1250目的重钙;用于生产黑色料时,采用普通粉碎较好,而生产浅色料时,采用超细粉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小芳  苏志学  吴成宝 《广州化工》2005,33(5):10-12,20
简要介绍了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基本工艺、传统的碳化法工艺及其特点,对近些年出现的新型碳化法制备技术的生产工艺条件及其特点做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纳米CaCO3的结晶过程、形貌控制、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碳化方法等。分析对比了几种合成方法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尿素生产过程的未反应气为碳化气,采用连续鼓泡碳化法联产超细碳酸钙,使传统的氮肥工业与新兴的纳米产业实现联合生产,这对提高尿素转化率、简化尿素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同时联产高附加值的超细碳酸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球状碳酸钙的两种生产方法,利用碳化法制备了球状碳酸钙,讨论了添加剂,碳化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氢氧化钙浓度对产物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制备球状碳酸钙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