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分子间质子转移和诱导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理,合成了以萘酰亚胺为发光基团、苯甲酰为F-检测基团的荧光单体,并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将其与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IPAM)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种可以用于F-检测的共聚物荧光探针poly(NIPAMm-co-Napn)(简称PNap334),并分别在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9/1,V/V)溶液和固体薄膜中考察了聚合物PNap334对F-的响应。研究发现,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膜对F-均有很好的识别作用,聚合物溶液对F-的检测限为1.05μmol/L。  相似文献   

2.
纪红兵  江红果 《精细化工》2011,28(6):525-528,534
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通过调整交联剂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 I)用量,合成了亲水性能理想的不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溶解度和溶胀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TD I与-βCD发生交联后,生成的聚合物保留了β-CD的空腔结构,分解温度提高至350℃。同时,该聚合物在常见溶剂中的溶解度低于0.1%,在水中的溶胀能力仅为0.4 mL/g,说明产物在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方面均得到了提高。最后,将该聚合物用于肉桂醛氧化生成苯甲醛的反应,催化效果明显,苯甲醛的收率提高至48%,且可重复使用。说明该聚合物不仅保留了-βCD的包结催化性能,并且能够稳定地用于水相有机反应中。  相似文献   

3.
王Jun 《杭州化工》1995,25(3):14-16,3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氧化乙烯)接枝共聚物(简称PS-g-PEO)在氯仿、乙苯、硝基甲烷两两组合溶剂体系中特性粘度〔η〕随混合溶剂组成变化而改变的关系。发现混合溶剂体系中,共聚物特性粘度〔η〕是溶剂分别对共聚物各组份链段作用的共同贡献。由此推测,聚合物在混合溶剂中有可能存在分子链段最为舒展点,即〔η〕极大值点,并且极值点的位置与共聚物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环糊精对黄酮的包合作用及其在银杏黄酮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β-环糊精(-βCD)进行甲基化修饰和表征,并通过相溶解度法研究了β-CD以及甲基化β-环糊精(M-β-CD)对银杏黄酮的替代品———芦丁的包合作用。实验表明,两种环糊精都能有效增加芦丁在水中的溶解度,尤其是M--βCD可使溶解度增加30倍。以此为依据,该研究用含有β-CD和M-β-CD的水溶液来提取银杏叶中的黄酮,探讨了环糊精与黄酮的摩尔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当n(M--βCD)∶n(黄酮)=3∶1,60℃下提取3 h后,黄酮的提取率达72%,w(黄酮)=12.4%,较传统的水浸法〔提取率42%,w(黄酮)=4.5%〕和醇提法〔提取率63%,w(黄酮)=6.1%〕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通过-βCD及M--βCD对银杏黄酮的溶解和包合作用,可有效地提高黄酮的提取率以及提取物纯度。  相似文献   

5.
β-环糊精是由7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键连成环的超分子主体分子,“内疏水、外亲水”的独特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分子识别能力;氧化石墨烯类材料凭借其优良特性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由β-环糊精和氧化石墨烯构筑的超分子杂化体在兼具二者特有性能的基础上又有新功能的引入。本文综述了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超分子杂化体的构筑方式,按二者间的连接方式,分别为共价键和非共价键两种连接方式,其中通过共价键连接是目前最主要的构筑方式;此外对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超分子杂化体的特征和表征进行了简述。同时对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超分子杂化体在水污染处理、电化学检测、药物控释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超分子杂化体在构筑和应用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1-二茂铁基-3-(4-氟苯基)丙烯酮(FFPAK)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和分子极化率;采用Z-扫描技术(532 nm,180 fs)测定了FFPAK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β=-6.8×10~(-13) m/W,n_2=2.1×10~(-19) m~2/W,γ=5.55×10~(-32)esu;结果表明,FFPAK容易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分子容易被极化,显示出超快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相似文献   

7.
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SnO2电极的阻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二茂铁衍生物——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SnO_2电极在Fe(CN)_6~(3-/4-)溶液中的阻抗性能,用单纯形法求出了等效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值,计算了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_s。从分析SnO_2电极修饰不同层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的界面阻抗和电极反应的动力学性能,表明与在固相中研究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的阻抗性能明显不同,在Fe(CN)_6~(3-/4-)溶液中表现了电活性分子修饰电极的界面阻抗行为,进一步证实了修饰在SnO_2电极上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在Fe(CN)_6~(3-/4-)的氧化还原电极反应过程中,起电荷传递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控制二甲四氯农药分子的释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使用一种最近发展的分子动力学/量子力学/连续介质溶剂模型(MD/QM/CSM)方法计算β-CD及其甲基、羟丙基衍生物对二甲四氯(MPCA)农药分子的包合机理。揭示了溶剂效应在决定对这3种CD相对包合能力时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真空包合自由能顺序与溶剂中的正好相反。算得的3个体系包合能力强弱排序为:DM-β-CD>HP-β-CD>β-CD,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且线性相关度达到R=0.99。结果表明:MD/QM/CSM方法对于计算不同主体的超分子复合物体系的相对稳定性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鲁娟  刘郁杨 《应用化工》2014,(5):800-804
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为骨架,将β-环糊精(β-CD)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引入到BPEI上,合成出了接枝共聚物(BPEI-CD)-g-PNIPAm。用FTIR、SEC/MALLS和1H NM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温度敏感性和超分子包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三氟甲基苯胺在农药中的应用与合成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红飙  林原斌 《农药》2003,42(1):36-37
对 -三氟甲基苯胺〔p - (trifluromethy)aniline〕 ,缩写为PTFMA ,CA登录号〔4 5 5 - 14 - 1〕 ,熔点 (3~8)℃ ,沸点 83℃ / 12mmHg〔1〕,是一种重要的含氟精细有机中间体 ,它在农药、医药、染料、含氟聚合物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产品 ,近些年来 ,由于它是广谱杀虫剂Regent等的关键中间体之一〔2〕,而倍受人们的关注。1 对 -三氟甲基苯胺 (PTFMA)在农药中的应用〔3〕1.1 广谱杀虫剂Regent(锐劲特 )广谱杀虫剂Regent(锐劲特 )是由法国罗纳谱朗克公司八十…  相似文献   

11.
赵方园  毛炳权  伊卓  黄凤兴  刘希 《精细化工》2012,29(12):1226-1231
选用过硫酸铵〔(NH4)2S2O8〕和亚硫酸氢钠(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和尿素为助剂,采用水溶液绝热反应合成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考察了AM与AMPS绝热共聚合的放热过程,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主要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降低引发温度和减小引发剂用量,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链的增长,合成的共聚物溶解性好,相对分子质量达2 500万;在95℃、采用新鲜污水配制共聚物溶液,60 d的黏度保留率达84.2%,模拟油藏条件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可提高原油采收率达17.38%。  相似文献   

12.
Ni(Ⅳ)引发丙烯酸甲酯与三元尼龙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二过碘酸合镍(Ⅳ)钾〔Ni(Ⅳ)〕为氧化剂,共聚尼龙上的弱的还原基团(酰胺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直接在共聚尼龙分子骨架上产生接枝点,引发丙烯酸甲酯(MA)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较高的接枝效率(可达9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i(Ⅳ)〕=8×10-4mol/L,c(MA)=1 5mol/L,θ=35℃时,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可达到最高值。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提出了建立在镍(Ⅳ)还原为镍(Ⅱ)的过程为两步单电子转移的基础之上的引发机理。将所得接枝共聚物用作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的增容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该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延长臭氧的半衰期,保留其选择氧化性,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与臭氧包络的方式。研究了臭氧/羟丙基-β-环糊精包络物(O3/CD)的氧化特性,研究对比了两种不同液相制备方法制备包络物的氧化性能,探究了O3/CD对靛蓝三磺酸盐(indigo)、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以及甲基橙(MO)的氧化特性,O3/CD能够延长臭氧的半衰期,并提高其氧化性,在环糊精溶液中通入臭氧的氧化性明显优于文献报道的方式,在通入饱和臭氧下,表现出较高的氧化性能,向0.5 mmol/L的环糊精溶液中通入10 mg/L的臭氧后,对Indigo、ABTS和MO均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氧化能力,为水体和土壤污染物氧化修复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杨  李晓明  胡芬  高爽 《精细化工》2024,41(4):820-828
为提高紫苏醛(PA)的热稳定性和水溶性,扩展其应用,以甲基-β-环糊精(MβCD)为主体分子,PA为客体分子,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MβCD包合物(PA/MβCD-IC)纳米纤维(PA/MβCD-IC-NF)。采用SEM、1HNMR、XRD、TGA、FTIR和分子模拟对PA/MβCD-IC-NF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测试了其相溶解度,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性能。结果表明,PA已被成功地包裹在MβCD空腔中,形成PA/MβCD包合物;PA/MβCD-IC-NF为非晶体结构,直径分布较均匀且表面光滑,平均直径为(134±60) nm。质量浓度为12 g/L的PA/MβCD-IC-NF(2 cm×2 cm)在1 s内可完全溶解。与PA相比,PA/MβCD-IC-NF中PA的热稳定性和水溶性都显著提高。PA/MβCD-IC-NF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PA,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6.2%±0.1%和94.0%±0.3%。  相似文献   

15.
从双核二茂铁衍生物(DFD)分子结构入手,分析了DFD与AP之间的反应特性,研究了DFD分子结构特性与超细AP/DFD二元体系撞击感度间的结构-性能关系。找到了用于分析DFD与AP之间反应特性的DFD分子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双核二茂铁衍生物负电性二茂铁基的静电势、NH_4~+-DFD分子平均结合能与超细AP/DFD二元体系的撞击感度直接相关。由于DFD分子结构的差异,桥联基团为亚甲撑的DFD组和对称性分子结构的DFD组的两个参数与超细AP/DFD二元体系撞击感度的相关性不同。对于桥联基团为亚甲撑的DFD,分子中负电性二茂铁基的静电势越小,NH_4~+-DFD分子平均结合能越大,超细AP/DFD混合物的撞击感度越高;对于对称性DFD,负电性二茂铁基的静电势和NH_4~+-DFD分子的平均结合能越小,DFD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越大,超细AP/DFD混合物的撞击感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述评     
9802264水性涂料中颜料和树脂分散体的稳定性〔刊,英〕/Fujitani,Toshihide// prog.org·Coat一1996,29(1一4)一97一105 研究了水性涂料体系〔由分散颜料、聚合物粒子(分散体或乳液)和水溶性丙烯酸聚合物组成)中胶体分散体的稳定性。适当的超细粒子吸附在相关粒子上,可使这些粒子稳定,防止絮凝,第2期研究与述评53使粘度和屈服值降低,并显著地改进了最终徐膜的光泽和平整度。因为水性体系中胶态粒子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静电作用,所以测量相关胶体粒子的好电位可以评估这种作用。〔电位是表面层的外部电位,包括粒子周围的反离子。测定了一系…  相似文献   

17.
9606306涂层的分析〔刊,日〕/TsubouehiKenjiro// Bunseki一1995,(5)一375~550 一篇述评。评述了涂层的化学分析和表面分析。参89,606307.利用图象分析仪测定颜料粒径及其分布〔刊〕/胡建中等//涂料工业一1996,(3)一39~40,606308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乳液中的残余单体含量〔刊〕/戴文风等//涂料工业一1996,(4)一39~409606309船体水上防锈涂料体系加速试验方法研究〔刊〕/金晓鸿等//涂料技术一1996,(2)一44~489606310聚合物乳液检测方法〔刊〕/朱传架//中国涂料一1996,(3)一30一329‘06311原子灰市场概述及组分分析〔刊〕/贺群化等//河南化工…  相似文献   

18.
郑敏燕  安忠维 《精细化工》2006,23(12):1167-1170
以4-正丙基,4-正戊基取代的双环己基甲酸、联苯甲酸和环己基苯甲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用一次酯化、一次氧化的方法(酯化氧化法),合成了4个单酯基芳香酸类化合物:4-〔4-(反-4-丙基环己基)苯酰氧基〕苯甲酸,4〔-反-4-(反-4-丙基环己基)环己酰氧基〕苯甲酸,4-〔反-4-(反-4-戊基环己基)环己酰氧基〕苯甲酸和4-〔4-(4-戊基苯基)苯酰氧基〕苯甲酸,总产率分别为74%,76%,72%和71%。产物结构用IR,MS,1HNMR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DSC及偏光显微镜测定表明,4个目标化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  相似文献   

19.
乐薇  锁进猛  徐文广  杨立  龚乃超 《精细化工》2019,36(9):1795-1802
采用沉淀聚合法,结合Zn2+的配位作用,在水溶液中制备了木犀草素配位印迹聚合物(LUT-CIPs),并考察了LUT-CIP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UT-CIP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模板分子(木犀草素-Zn2+)〕∶n〔功能单体(丙烯酰胺)〕∶n〔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4∶30。在该条件下聚合物对醇相中的木犀草素的吸附量达36.45 mg/g、对芹菜素和芸香叶苷竞争底物的选择性系数分别达到5.09和3.35;木犀草素在LUT-CIPs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液中加入的14种金属盐均可提高LUT-CIPs的吸附容量,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种类对吸附有影响,其中加入Pb(Ac)2后吸附容量提高最明显,为加入Zn(Ac)2的2.48倍、未加金属盐的5.20倍。  相似文献   

20.
以乙醇为溶剂,在加热条件下采用LaCl3催化2-氨基吡啶、二茂铁甲醛和异氰类化合物之间的Groebke-Blackburn-Bienaymé三组分反应(GBB-3CR),合成5个二茂铁基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通过抑制HO·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对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采用淬灭2,2?-偶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二苯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体系探索了化合物还原自由基的能力,进而探究了取代基对二茂铁基咪唑并[1,2-a]吡啶抗化合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目标化合物不仅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也可很好地捕获自由基,是一类潜在的抗氧化剂。其中,在抑制HO·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5个化合物相对空白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TBARS)吸光度百分数(TBARS百分数)可达65.4%~93.7%;在抑制GS·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5个化合物TBARS百分数可达25.6%~62.5%;5个二茂铁基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均能够捕获ABTS+·和DPPH·;双二茂铁基化合物(N-二茂铁甲基-2-二茂铁-H-咪唑[1, 2-a]吡啶-3-胺,Ⅵ)抑制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活性和捕获自由基能力优于其他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