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系统收集和整理安塞桥19井区三叠系长3油层组岩心、薄片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岩石特征、孔喉类型、储层物性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储层发育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云南化工》2019,(10):165-166
通过对子长采油厂L346井区长6储层岩心物性分析、砂岩薄片鉴定分析和测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该区的"岩、电、物、油"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子长采油厂L346井区长6储层主要是极细粒石英砂岩。在物性较好的细粒砂岩段其在测井曲线上的解释结论为油水层时,其电性特征为自然电位呈现负异常,自然伽马呈现低值以及电阻率中—高值  相似文献   

3.
黄艳 《广东化工》2012,39(15):83-84,156
长6储层是杏子川油田坪52井区的主力油层,通过对该储层的岩心、测井、试油等资料的整理,总结出研究区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的特征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录井、化验分析等资料,得出研究区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研究区储层评价和油气田开发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风城油田重37井区齐二段储层四性关系进行研究,明确了该区储层岩性、电性、物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齐二段储层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其次为含砾砂岩。该区储层具有高孔高渗的特点,物性越好含油级别越高。通过建立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并结合试油资料,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标准:电阻率≥16Ω?m,孔隙度≥26%,含油饱和度≥50%。为储层精细刻画评价奠定坚实基础,为指导生产调控提供依据,对提高油田生产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柳泉油田E31储层是重要的滚动勘探开发目的层之一,其储层物性较差,成岩作用复杂,导致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因此对其储层特征的研究工作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红柳泉油田E31储层岩心、录井和试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测井资料分析,明确了该地区E31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及其相互关系,确定出了该区的岩性、电性、物性下限标准,进而为油水层解释和储层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G油田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2油层作出较准确的解释,掌握油水分布特征,系统收集了研究区所有探井岩心描述、岩矿鉴定、物性分析、试油压裂等资料,并重点对多口井进行岩心描述,通过对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岩电归位,进行详细的四性关系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涵 《辽宁化工》2014,(6):789-790
吴93井区位于陕北斜坡中部,发育一系列由东向西的低幅鼻隆构造,以岩性油藏为主。本文依据研究区测井和岩心分析等资料,分析长6储层成岩作用类型,通过孔隙度、渗透率对比掌握长6储层物性特征,进一步认识影响储层特征的因素,为研究区的油田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东  罗杰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9):106-108
通过对延长油田甘谷驿油区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的研究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建立了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和响应方程,得出了该区的油水层电性识别标准和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甘谷驿油区进一步开发评价和增储、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齐37井区杜家台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设计通讯》2016,(6):25-26
通过对曙103井区钻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研究,认识了该井区构造特征和沉积背景,对该井区杜家台油层储层进行沉积相及微相划分,分别描述了储层沉积微相特征和物性特征,讨论了储层物性与沉积微相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为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安塞油田杏北区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的研究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在对有关资料详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四性关系解释图版,得出了该区的油水层电性识别标准和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安塞油田进一步开发评价和增储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安塞化子坪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安塞坪桥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评价储层,开发气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7,(11):91-9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长8储层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和溶蚀粒内孔等孔隙类型,多为小-微孔—微细喉型和中孔—细-微细喉型孔隙结构。通过储层物性与电性特征分析等途径认识储层性质。研究区长6储层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长8储层属于超低孔、超低渗储层。长6、长8储层测井解释孔隙度、渗透率结果与岩心物性实测结果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3.
张宏  胡海涛 《辽宁化工》2012,41(10):1014-1017
为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精度,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测井资料对川道地区长2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长2储层属于典型的中孔低渗油层;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中-细粒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并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为12.0%,渗透率为0.40×10-3μm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4 Ω·m,声波时差为237μs/m.  相似文献   

14.
李沼  何文忠  何廷鹏  李净红 《辽宁化工》2011,40(4):378-379,430
通过露头剖面、岩心、样品分析及测井等资料对富县Y64区延长组长6段储集砂体分析表明,区内长6段低孔低渗砂体的非均质性强,不同小层存在差异。垂向上,长63至长61的非均值性逐渐增强;平面上各小层非均质性随着砂体变厚总体上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查48区块葡萄花油层经历了复杂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具备低孔低渗特点。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分析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出了该区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孔隙度为10.2%,渗透率为0.14 mD;电性下限电阻率为5.5Ω·m,声波时差为250μs/m,含水饱和度小于63%。从而为查48区块进一步储层评价和增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岩心、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沉积相各种标志的分析,认为陕北松新区长6储层属三角洲沉积体系,长61为三角洲平原沉积,长62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探讨了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认为该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本区主要含油砂体。控油规律分析表明,沉积相对该区油藏的形成和油水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手段,分别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储层渗流特征等各个方面对东仁沟地区长21油层组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21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以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以粘土矿物高岭石为主、储层物性较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