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发商区位决策实际上是开发商对不同区位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权衡的过程。与大多基于完全理性和企业同质视角的现有研究不同,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和企业异质性假设入手,以杭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前景理论的思想设计开发商调查问卷,探讨区位因素和开发商规模因素对开发商偏好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收益和风险大小的判断、效用曲线、参照点、最低收益要求和最高风险容忍度这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剖析开发商在区位选择中的权衡过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本文依次进行开发商偏好与区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开发商偏好和区位、企业规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区位因素对开发商偏好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源于开发商区位参照点差异;名声效应降低了开发商在市中心开发时的损失感;开发企业规模因素对开发商区位选择偏好无显著影响;开发商的风险容忍度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影响城市居住用地区位的因素入手,进而探讨了城市居住用地的郊区化现象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居住用地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青年就业群体作为城市发展资源,也是面临住房困境的主要群体。文章以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为例,基于SP场景模型对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特征和居住偏好进行偏好模型建构与分析。研究发现:(1)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空间特征表现为临近就业地居住,居住偏好的空间特征为青年就业群体的预期住房价格从低到高,逐渐形成现状居住空间特征;(2)青年就业群体现状预期价格较低,现状和潜在需求存在偏差,青年就业群体受限于自身经济能力和市场资源配置而难以获得所需的区位资源;(3)为优化居住条件,研究认为应从供需平衡角度,提供居住空间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居住空间扩展对城市空间发展,人们居住区位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广州市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就出现居住空间向外扩展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居住空间扩展的主要区位和方式进行研究,试图为居住空间规划和开发建设的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学生的行为活动为主线,探讨了它对大学生居住社区的选址和布局的影响,指出良好区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规模的控制和充分尊重社区人群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
9.
广州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在城市空间发展中不断发生重大变化.居住的空间区位变化也成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居住空间区住的演化是怎样的呢?产生这样变化的动力机制又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对低收入阶层的居住空间区位的演化的调查基础上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
进行区位因素的修正是房地产估价方法——市场比较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针对不同类型房地产区位因素的相关概念、具体内容做详细的说明,进而影响到估价结果的准确性,不能真实地反映估价对象的价值,鉴于此文章以建设部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的课题研究为背景,对居住房地产的区位因素的概念、指标体系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宜居住宅”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再循规蹈矩,盲目崇尚“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化理论,真正做到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改善居住空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改进居住空间内部功能元素的组合,以及居住单元内部空间要素等方面狠下功夫。,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变单一的居住功能模式,倡导多元化的社区模式;打破封闭住区的藩篱,构建开放和谐社区;运用生态节能策略,倡导低碳生活,以及人性化的居住建筑设计,阐述如何构建宜人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concepts and standards of livable city in China and abroad,the paper creates a conceptual model and a fundamental formula for livable city developmen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foundation,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the ecological status,and the city governance as three pillars,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two paradoxes of livable city.The paper suggests that China should choose Path C,which combi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city livability.It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rules of livable city under Path C,and talks about the fundamental ideas of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in China.In the end,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lated planning strategies in terms of spatial struc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cultural construction,transportation system,and housing system,in order to establish a livable city development model that is suitable for China’s pract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信息化对市民居住选址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信息化将对城市发展及其功能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影响对居民住选址可能产生的结果,从一个侧面探讨了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可能的演变趋势,并对上海近期的城市发展提出了几点重要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人才保障房政策对大城市城镇化进程有重要作用。以南京市为例,将大数据(POI等)与小数据(问卷和访谈)结合,利用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方法,总结已建(在建)人才保障房的居住空间特征和新就业人才居住需求偏好,并探析人才保障房住区和需求偏好的适配与错位;最后透过问题反思讨论人才保障房的发展。主要结论为:(1)人才保障房围绕产业园区布局,选址考虑职住平衡,却远离城市中心;周边配套设施缺乏,而内部配套又不足;住区社会空间流动性高,住户场所感低。(2)在既已形成的功能格局和基于土地财政的经济理性下,当前人才保障房居住空间难以满足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大连近百年来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变化过程的分析,归纳得出自1899年以来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殖民统治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二是消除阶级、阶层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三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通过对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机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机制主要可分为五大层面社会制度、市场经济,技术变革、城市管理、居住心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