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城市拆迁补偿等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文章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城市拆迁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住户之间的动态博弈和利益分配过程,通过甘肃陇南事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关于减少城市拆迁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完善城市拆迁和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拆迁管理是政府部门与拆迁人对策博弈的行为过程,城市拆迁管理政策的制定,要求充分考虑有关利益方的博弈与均衡。研究城市拆迁中政府管理政策的决策环境,构建政府与拆迁人之间博弈基础上的城市拆迁管理政策决策模型并分析其均衡,以此作为完善政府管理行为的制度化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提出完善政府关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问题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旧城更新拆迁博弈中的帕累托最优悖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庞骏  朱金华 《规划师》2008,24(9):84-88
通过对旧城拆迁博弈群体、博弈方式及博弈结果的分析可知,拆迂制度内容上的种种漏缺导致了拆迁制度在现实中的失效,这是旧城拆迁过程中形成帕累托最优悖论的根源,而权力高度垄断的地方政府所形成的“划桨”与“掌舵”双重身份的合一促使了悖论的发展。在旧城更新拆迁博弈中,地方政府及开发商都得到了可观的利益,并且他们利益的增加不少于被拆迁人利益的损失。基于此,在制度层面上,应加强《城市房屋拆迁法》的立法,修正与完善拆迁补偿制度,建构讨价还价的契约协商机制;在政府管理层面上,建议政府行政权力退出非公益性拆迁,实现政府“划桨”与“掌舵”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当前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工作中公众群体参与不足、政府决策忽视公众利益等问题,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将政府、公众和企业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建立三方主体非对称性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各主体演化稳定策略,并对其演化路径及影响机理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过程是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掣肘的社会行为,政府、公众和企业三方博弈群体最后将达成“不激励、参与、努力”的稳定状态,公众参与行为激励机制的构建必须重视多方主体协作,采取措施增加公众参与行为收益,降低参与行为成本。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5):134-135
城市拆迁问题是开发商、政府与被拆迁人利益间的冲突,本文从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入手,分析不同利益相关方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立足于政府的适度干预手段,实现对开发商拆迁行为的规制,寻求调和三者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受权力、资本和使用群体的影响,是政府、市场和市民三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三方之间的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这势必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文章在提出经济社会转型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转型期政府、市场、市民三者关系改变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以及所引发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需求的变化,借助于实证研究,分析了新需求下,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诸如综合价值认知局限、使用矛盾突出和标准缺失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价值观念、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管理者提供参考,达到充分挖掘公共空间价值,提升空间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基于Z理论的拆迁竞合博弈可以降低拆迁风险的原理,并对城市建设拆迁中政府、开发商、被拆迁人三者之间的拆迁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Z理论的避免和防范拆迁风险的相应措施,有助于城市建设拆迁实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扩张"与"旧城改造"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增大的有力注脚,而与之相伴的则是城建拆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和群体性事件,业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隐患。通过梳理我国城建拆迁中的主要利益群体即政府、开发商、被拆迁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本文基于城市规划的视角对我国城建拆迁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反思,并以常熟琴湖片区为例,对其城建拆迁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继而对规范今后我国城建拆迁中的政府行为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统城市更新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土地再开发行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保证了强制性产权变更更新模式的推行,并因其在公益界定、程序规范和补偿机制方面的缺陷造成城市更新利益分配结构的失衡。在《拆迁条例》修订的背景下,结合城市更新运行机制,探讨城市更新制度创新的基本要点,包括公益限定、程序正义和公平补偿等基本原则。进而指出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更新过程中利益的分配与还原,应围绕城市更新政策制定和执行建构一个平等博弈的平台,使得政府、市场和居民等多元主体能够通过多方反复博弈实现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房屋拆迁量日益增大,同时拆迁各方间的纠纷也愈演愈烈,房屋拆迁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城市房屋拆迁的主体是政府、开发商和被拆迁人,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将我国城市拆迁中各主体间的博弈进行简单阐述,并提出政府应避免角色错位,完善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听证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型公用建筑设计项目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公用建筑设计项目主体主要有政府(业主)、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文章在寻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政府(业主)、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三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混合最优解的现实意义,为减小大型公用建筑设计项目风险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强制拆迁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农村房屋拆迁工作的进展一直不是很顺利,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农村房屋被拆迁人之间的博弈,来寻求解决农村房屋强拆现象的方法。采用进化博弈的协调博弈理论分析被拆迁人之间的博弈,设定既定的政府进化稳定目标,把二元语义语言评价参数应用到进化博弈的得益矩阵之中,求解博弈进化的稳定状态。在求解进化稳定状态的过程中,得出了如何实质性地解决农村房屋强制拆迁的办法。农村房屋拆迁工作是一个基于被拆迁人之间相互学习和模仿的进化博弈的过程,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有效地解决农村房屋强制拆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代建制模式下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关系复杂,容易因代建单位的投机行为产生寻租风险,而规避寻租风险是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分析代建制项目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出发,对政府投资代建项目寻租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阐述,结合约束与监督机制建立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算例分析证明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并运用该博弈模型求解出最优监督成本与最优激励系数,为代建双方签订契约提供参考。该研究方法的提出与应用旨在为政府投资代建项目寻租风险的规避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Inventory planning is the mainstream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the future. However,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ventory planning, demolition issues generally cause se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lead to a great increase in the implementation cost of inventory plann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demolition of shantytowns in Qiaodong Jiedao, Taiyuan as an example, reviews the process of urban demolition from forced promotion by the government to reversed monopoly by the owners of demolished buildings, and points out that ambiguous connot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lack of authority to define public interest, and unclear boundary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protection and private interest protection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leading to forced demolition and reversed monopoly. Meanwhile, requesting high compensation on grounds of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habitation is also a major reason leading to reversed monopoly in the demolition of urban shantytowns. This paper proposes establishing a demolition legal system with balanced righ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balance theory, that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laws concerning demolition from both the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aspects to mak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lear and balanced and to make procedure complete and fair on one hand, and formulating a soft legal system containing incentive clauses to encourage equal cooperation between multiple subjects and to complete demolition through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开发商在保障房建设中推行住宅产业化动力不足的问题,从政府激励机制的角度,通过梳理政府已出台的激励政策,阐释保障房产业化建设的激励机制现状并剖析原因,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分析政府和开发商群体的互动行为及策略选择,得出当前政府激励强度不足的结论,并据此提出政府应采用以经济激励为主,多种激励方式并行,分阶段、分地区差异化建立激励机制的建议,以促进住宅产业化在保障房建设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公益性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三超”现象,政府机构与建设单位之间总是处于超投资,追加投资状态,为了深入探讨“三超”现象,引入博弈论方法,按照现行工程管理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及信息模型,建立了项目各主体之间的行为动态博弈模型,基于寻租经济理论,给出了混合纳什均衡解,根据均衡解给出解决权力寻租活动的相应对策,并提出完善推进代建制、有效监督机制和权力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以从根本上杜绝建设项目的寻租行为,最大限度降低三超现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公共设施的相关使用方,往往存在利益和偏好的不一致,具有明显的博弈特征。通过问卷分析与博弈均衡分析,表明公共设施设计功能目标实现的优劣,与相关方博弈均衡状态是否具有较高帕累托占优相关。因此,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利用“前向展望,后向推理”的博弈逻辑,通过对相关使用方博弈行为的预测,以及博弈模型与公共设施属性关系的分析,可更好地实现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