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聂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10):92-94
通过对EPCglobal Class 1 Gen 2标准下典型RFID双向认证协议进行分析和比较,针对大规模标签环境下协议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案,能够有效抵御消息泄漏、重放、伪装、定位跟踪、DoS等常见攻击,并提高了协议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3.
王悦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5):42-44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一种利用射频信号在物联网中实现自动识别的关键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销售,物流,医疗,交通,二代身份证等领域.但随之而来的,是RFID技术潜在的安全隐私问题.由于低成本的RFID标签计算能力和存储功能非常有限,所以现有... 相似文献
4.
5.
基于PRF的RFID轻量级认证协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认证协议可实现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身份识别,保证只有合法的读写器才能访问标签的数据.由于标签的成本限制,设计最轻量级的RFID认证协议是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达到不可预测性隐私,标签至少需要具有伪随机函数PRF的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PRF的RFID轻量级认证协议的基本框架,给出了抽象描述.基于对消息认证函数F\\-i的实例化,提出了一种新的RFID轻量级认证协议ELAP.与现有协议相比,该协议可以实现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双向认证,并能抵抗已知的所有攻击方式.在效率方面,标签只需要进行2次消息摘要运算,让标签的计算代价达到了最小. 相似文献
6.
吴立知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3,(24):5419-5422
对于轻量级RFID系统的认证协议的研究,既要考虑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安全性问题,又需要兼顾系统在计算量、存储量和通信量等方面的硬件资源限制。该文针对现有的轻量级RFID安全协议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SASI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并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RFID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有的一些RFID系统安全方案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问题。通过对一些典型安全方案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双向认证协议,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该协议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实现了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RFID技术的计算机身份认证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景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10):3415-3418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中的信息安全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针对计算机的性息泄漏问题,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计算机身份认证系统;系统由USB-Lock和无线Key两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组成,当无线Key处在USB-Lock的感应区域时,双方保持通信,计算机处于可用状态;当无线Key超出USB-Lock的感应区域时,双方通信中断,计算机进入不可用状态,当用户回到计算机附近时,双方通信得到恢复实现计算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9.
王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20):57-60
RFID技术安全性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一个一般化RFID安全认证授权协议模型,在Seo等提出的RFID四角色模型的基础上调整了系统读写过程以便简化RFID应用模型且更接近实用要求,并引入了RFID标签管理者、数据所有者、数据运载者和数据读取者等新角色,给出了新的RFID认证/授权模型的基本结构、角色职责和实现该模型的系统化协议原型。与之前的RFID认证授权模型相比更加灵活,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RFID设备之间更加多样的管理、认证、授权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日益普及,作为其中重要技术之一的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电子票据将RFID技术应用于传统票证,使得传统票证具备可存储、可识别、可验证等特性,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和高效.尽管如此,RFID系统在电子票证上的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安全风险,比如隐私泄露.针对RFID技术在电子票据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轻量级的安全高效的认证方案.和一些采用复杂加密运算的方案相比,该方案采用简单的逻辑运算和时间戳同步升级机制,可有效抵抗失同步攻击和重放攻击,并可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同时,该方案在数据库中采用时间戳匹配标签信息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搜索效率.经过对安全性和高效性方面的分析以及对性能的仿真比较,可知所提方案相比现有方案在安全性和效率上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射频识别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防伪等领域,其安全性越来越得到重视。介绍了其安全机制和在防伪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RFID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和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射频识别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防伪等领域,其安全性越来越得到重视。介绍了其安全机制和在防伪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RFID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和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射频识别(RFID)应用信息在实时控制网络和拥塞通信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与实时性问题,根据RFID的非对称结构特点,提出一个基于公钥密码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Rabin-PSS-MR签名方案和改进的ElGamal签名方案中签名与验证计算量的非对称性,能保证传输安全并节省通信带宽。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当前轻量级的射频识别(RFID)加密方案信息防护手段有限的问题,结合由阻变存储器(RRAM)构成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利用多级响应加密机制实现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安全认证处理。结合RRAM PUF模型,采用了特殊的纠错处理方法提高PUF响应的可靠性并阻止了信息泄露。此外添加了密钥更新机制和异常攻击标识,抵御了追踪攻击和去同步攻击等威胁。经仿真、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抵抗多种攻击手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确保RFID系统中用户安全风险、隐私及数据安全,分析了相关RFID协议的安全性问题,利用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难解性,结合一次性口令OTP,提出了一种基于ECC口令认证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实现了密钥同步更新,读写器与标签、标签与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有效地抵抗了重放、伪装、流量分析及跟踪等攻击。协议能很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的安全,具有密钥长度短、计算量小及安全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现有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与算法复杂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级加密标准AES与公钥体制NTRU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可抵抗重传、窃听、篡改、跟踪等多种攻击手段,实现了双向认证与密钥更新,适合安全性能要求高、电子标签用户数多的RFID应用场合。分析了此协议的安全性及算法可行性,并利用BAN逻辑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