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舒通过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女性形象最为深入人心。这些女性形象承载了她的理想,同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描绘出了现代社会中香港女性的生存图景,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个生动鲜明、独立坚强的女性,以及这些女性在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重登文坛的张贤亮以其小说创作引起文坛广泛关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得纯洁素朴、令人读罢油然心生敬意。但是,在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身上却深深地烙有男权主义的印迹,这种印迹使得作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陷入了格调不高的误区。分析了误区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文化语境解读《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菊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承袭着方兴未艾的"新女性"气质,又有其女权精神难以为继的悲哀。从社会文化视角透析女性形象塑造,能客观而辩证地认识她们作为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史上,一些优秀的诗人、作家为我们塑造了无数动人优美、具有特殊魅力的女性形象。其中,汉乐府诗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大部分是美丽、温柔、宽容和依从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女子是热烈、勇敢、智慧和刚强的,并且具有反抗精神。所以,汉乐府诗中这类刚烈女子形象的出现,在中国描写女性的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除了第一主人公贾宝玉之外,曹雪芹把他最精美的笔墨都用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塑造女性服饰形象时,精心描写了多种多样的裙子。但曹雪芹又没有像李汝珍写《镜花缘》下半部那样把灯谜的各种知识都塞进作品,而完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凸现人物个性服务的。试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犁笔下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有少女和青年媳妇两种身份类型。孙犁对农村青年女性形象塑造的偏爱,源于他一生所受的女性影响和丰富的情感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女性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7.
花间派是我国词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它衬后世词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花间词的若干表现手法:善于寓情于形象之中,善于描绘不同的生活画面,善于截取典型场景,善于捕捉细腻入微的思想感受,善于抒发朴质而强热的儿女情思。文中还以温庭筠和韦庄的作品为例,阐述了花间词派的艺术风格,即在统一的婉约倾向中。浓淡相间,辉映成趣。花间词派是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在《紫颜色》中,从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塑造颠覆父权传统的全新女性形象,刻画小说中人物不断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成功解构了父权制背景下女性的"他者"形象,重新定位女性自我价值,重新构建女性话语权以弘扬女性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京华烟云》成功地塑造了世纪末的一群女性形象,除了备受关注的完美女性姚木兰外,牛素云的形象同样让人过目难忘。她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物性格饱满,更为深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审视《1984》,其女性角色之形象特征从两个方面被构建:首先,在小说中被以老大哥为代表的现代极权主义构建;其次,男性叙事者本着男性中心思想预设了这些女性的形象特征。《1984》中的女性形象处于一种被双重塑造的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