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经济适用房是保障性住房中的一种产品,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民生工程。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高迭千亿元。一系列涉及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该文在对武汉市等中部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适用房建设与发展进行综合评述,研讨我国中部城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保障体系经验与启示,探讨我国大中城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杰  陈龙乾 《江苏建筑》2006,(6):65-66,72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按普通住宅标准建设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具有社会保障性的商品房。从1998年开始,经济适用房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以来,各地的经济适用房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文章以江苏省徐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情况为例,从购买对象、建设数量、住房定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抓住机遇,搞好经济适用房建设。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单位职工集资建房、旧城改造和危房改造与安居工程同步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格局,初步建立起了面向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今年国家下达给陕西省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共901.5万平方米,总投资77.64亿元。三秦大地上掀起了经济适用房建设热潮。该省经济适用住房总规模为1114.04万平方  相似文献   

4.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产物。自199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以来,经济适用房制度便正式成为我国住房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来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解决了众多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困难,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城镇“十二五”经济适用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应该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以满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借助《辉煌山西60年》以及市场调查等统计资料,通过分析山西省商品住房市场价格、城镇新增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情况,预测得到经济适用房的保障线标准和保障比例,从而确定出十二五期间新增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数量。  相似文献   

6.
1994年我国出台的<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将经济适用房定义为,由相关部门向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提供按照国家住房建设标准而建设的、以建设成本为基础确定价格的普通住房.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住房保障问题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国家接连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以及《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许多地方政府按照中央要求,制定并公布了住房建设计划,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做出了明确要求,力度颇大。本文旨在从经济适用房建设中开发商、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各方的博弈分析,为如何有效地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围绕“住有所居”的目标,从保障困难家庭住房入手,大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有效解决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为城市困难群众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保障。衢州市从1997年开始建设第一批经济适用房起到2008年底,全市经济适用房建设资金5.7亿元,建设面积55.58万平方米,5368户家庭住上了温暖舒适的“安居房”,其中衢州市区共建设经济适用房6期,建设面积47.43万平方米,3991户家庭住进了“安居房”。  相似文献   

9.
面向居民消费,进一步发展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房地产业。 一是要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房地产投资结构,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投入。要拓宽经济适用房内涵,扩大实施范围;符合实施条件的集资建房、合作建房、棚屋区改造都应列入经济适用房范围。要根据市场要求,合理安排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力求供求关系平衡。要拓展经济适用房建设资金渠道,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形式。要正确处理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关系,不要一块地两者都有,只能一块地搞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住房改革之初,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23号文),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的住宅供应体系:向高收入者提供商品房,向中低收入者提供经济适用房,向最低收入者提供廉租住房,并明确经济适用房为住房供应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廉租房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低收入市民住房条件的利民措施。本文研究了北京市廉租房住区景观的建设现状,指出了北京市廉住房住区普遍存在空间选址偏僻、配套设施不完善、绿地后期养护缺失等现实问题。为了应对上述廉租房住区建设的难题,应该将模块化设计策略引入廉租房住区景观设计中。模块化景观设计有高效、经济、通用等优点,能使得廉租房住区景观的设计和建设科学化、高效化、经济化。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经济适用房供给问题比较突出,是由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均缺乏积极性。在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问题上,政府显然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才能尽快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供给方式,通过将土地拍卖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捆绑的机制设计,引导市场力量承担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任务,兼顾土地收益和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政府在促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引导开发商参与的问题上要有决心和强硬态度;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开发商的利益,吸引开发商参与投标建设。政府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和提高拍卖实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吴晓清 《中外建筑》2012,(6):140-144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把保障房的建设办好是头等大事。我国建筑行业一直走的是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标准化缺失,模数化没有真正落实。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节能减排的大前提下,住宅产业必定走上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如果保障性住房和住宅工业化生产能完美结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在此,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住宅房型,既能满足保障性住房的功能需求,又能满足建筑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住宅房型的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组合化、系列化、模块化,是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邓志勇 《福建建筑》2014,(11):80-82
为了满足中低收入者愈来愈迫切的住房需求,政府需要加快建设保障房。然而传统的建造方式施工劳动生产效率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建筑环境污染大、建筑寿命低,采用保障房工业化建设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延长寿命。随着中国保障房工业化建设时代来临,它需要有一套专门的技术体系,比如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安装方法的标准化、配套设施一体化。如果能够实现这"四化",中国的保障房工业化建设之路会走的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5.
While critical work has focused on revealing underpinning motives of affordable housing strategy, there has been lesser attention given to how factors beyond affordability undergird affordable housing definition. The cultural embeddedness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Israel enables the concept to exist without formal definition, thus, laying bare the agendas and causal narratives and providing an effective laboratory to explore affordable housing’s varied interpretation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60 interviews, analysis of legislation, policy documents and newspaper articles. We use the framework of problem defini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o explain how affordable housing can be manipulated by various institutions and actors to promote interests or agendas that may have little to do with affordabilit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Israel’s affordable housing definition, or lack thereof, reflect both various demographic, fiscal, social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a perpetuation of an ideological shift from the social welfare state to a neoliberal regime.  相似文献   

16.
杜万军 《山西建筑》2011,37(16):228-229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通过对经济适用房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求解决经济适用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对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目前我国一个热点,保障性住房的选址问题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着集中建设,选址偏远等突出问题,这会导致城市空间分异,激发社会矛盾等,因此有必要慎重对待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本文从保障性住房选址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选址的现状,阐述了我国保障性住房选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城市老城区、新城区以及城市外延区的保障性住房选址时的五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速跑"时期,国家与各省政府签订了保障房建设的协议,各城市政府也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与落实方案。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保障房建设,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政策,讨论了新加坡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政策内容和特色,并以乌兰新镇的开发管理为例总结新加坡社区建设和管理经验,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深圳作为人口倒挂问题突出的城市,日益高昂的房价、巨大的住房缺口成为留住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重要制约。回顾深圳住房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了目前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需求结构矛盾鲜明、空间供给制约突出、分配机制有失弹性公平3方面的核心问题。基于以上问题,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对转型语境下的保障性住房如何建设进行了针对性探讨,进而指出深圳在转型期间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创新集中体现在服务人群扩展、空间配置引导、管理机制完善3个方面。具体而言,通过鼓励以需定建,满足不同阶层的住房需求;拓宽住房供给,优化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制定准入退出机制,维护保障性住房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