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吴勇  尤亚平  张玲 《四川建筑》2007,27(5):143-145
对控制结构整体性能的楼层侧向刚度比、地震周期比、楼层位移比、地震作用下的剪重比、结构薄弱层控制和结构稳定性验算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归纳了现行规范对上述问题的主要规定,指出了进行这些控制的基本意义和PKPM程序为了实现这些控制针对不同结构类型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和阐述了设计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的主要问题,对结构工程师做好结构概念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不规则结构扭转效应控制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子武  李进  李青宁 《四川建筑》2010,30(3):151-153,156
依据国内外规范对不规则结构扭转控制的条文规定,对不规则结构扭转控制进行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偶然偏心问题的来源,分析耦联、非耦联周期比与偏心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现行规范在偶然偏心问题和周期比限制方面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计算结构扭转效应时无论单、双向地震输入都需要考虑偶然偏心,在考虑偶然偏心的同时可以放宽对周期比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嘉润·中华园A、B座为一幢转换层设置在5层且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本文以设计总结的形式介绍了嘉润·中华园A、B座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从基础设计直到总体结构分析并着重阐述了采用概念设计如何处理高位转换与结构竖向不规则带来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的超限问题,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采取结构做法加强此类不规则建筑,结合规范在应用中使设计更加完善,建筑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黄敏 《山西建筑》2010,36(32):69-70
通过几组算例,对斜向吊脚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性能与普通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山地建筑吊脚框架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往往率先发生弹塑性变形集中,甚至造成结构局部或整体倒塌。而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结构抗震能力评价工具,可以较为快捷地判明结构的薄弱部位,并用于指导结构的抗震设计。本文简要介绍了Push-over分析的实施步骤,并运用结构通用分析软件SAP2000对几种典型不规则形式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说明Push-over分析方法在探测结构薄弱部位方面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值范围 ,供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的抗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规》(JGJ3—2002)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笔者以某工程为算例,归纳了结构抗扭设计的几点体会,与设计人员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结构竖向不规则性对抗震不利,但目前对这类结构采取隔震措施后的减震效果、薄弱层等问题尚无研究。本文将竖向不规则隔震结构分为质量分布不规则和刚度分布不规则两类。在小震下用弹性时程分析,讨论了层质量、层刚度变化对隔震结构的层剪力分布模式和减震系数等参数的影响。在大震下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竖向不规则隔震结构的薄弱层情况。结果发现:竖向不规则结构采取隔震措施后,层剪力分布比不隔震时要均匀,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也会明显减小,说明用隔震可改善竖向不规则结构的抗震性能。但质量、刚度分布的不规则程度和刚度突变层位置都会影响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且第1层、质量或刚度突变层及相邻层会出现较大的层剪力比或可能成为薄弱层,设计时应适当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9.
郑永信 《浙江建筑》2009,26(8):35-37
通过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园生活区企业职工宿舍的抗震分析,探讨了平面不规则建筑的结构布置方案.对多种计算模型进行试算,保证结构布置尽町能满足建筑平立面设计.工程计算分析表明,当主要抗侧力构件布置严重偏心时,结构的平面扭转规则性很难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γ,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转换层设在第1层的14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加强落地剪力墙和减少转换层上部剪力墙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钢筋混凝土(RC)框架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HPFRC)耗能墙结构中RC框架和HPFRC耗能墙的刚度退化规律,建立了RC框架HPFRC耗能墙结构在开裂、屈服和峰值荷载点的侧向刚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RC框架与HPFRC耗能墙在同一特征荷载点的刚度退化规律差异较大,HPFRC耗能墙比RC框架的刚度退化缓慢很多;基于RC框架与HPFRC耗能墙的刚度退化规律所建立的有效侧向刚度计算模型,基本反映了RC框架HPFRC耗能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按此模型计算所得的结构位移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对两层带Maxwell阻尼器的耗能减震结构在随机地震响应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结构运动方程,然后用前两个振型将上部结构展开,因所得结构运动方程的刚度、阻尼均为非对称的,因此采用扩阶复模态方法解耦,获得了结构各层在白噪声激励下的随机地震响应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对两层框架结构设置阻尼器与未设置阻尼器进行对比,得出了设置阻尼器结构的位移响应方差大大小于未设置阻尼器结构的结论,从而实现了阻尼器耗能减震的目的,并建立了两自由度体系在任意非经典阻尼、非对称刚度下随机地震响应解析解分析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等效线性化理论研究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金属阻尼的确定方法。利用等效线性化理论,演算推导出附加金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性能曲线,并介绍利用其进行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金属阻尼的确定方法—减震性能曲线法。建立30层钢框架结构消能减震结构模型,利用减震性能曲线法对其附加金属阻尼量进行确定。利用时程分析法验证了利用减震性能曲线法设计的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性能。研究表明,减震性能曲线法能够较好的预测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金属阻尼的减震性能,减震性能曲线法的设计效果优于屈服强度倍数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双重耗能摇摆桁架-钢框架结构体系,即在摇摆桁架和钢框架连接处安装黏滞阻尼器,并在桁架底部设置自复位支撑(SCED).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值模型,并与摇摆桁架-钢框架对比分析,以研究其在地震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充分发挥耗能能力,自复位支撑在地震作用下的残余应变基本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摩擦耗能支撑装置在改进前后的构造 ,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模型 ,并用有限元法得出了耗能器的启动力与结构在相应位置处遭遇到的水平地震作用力间的关系 ,最后还介绍了摩擦耗能支撑装置在洱源县振戎中学试点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潮汕星河大厦结构消能减震有限元时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采用消能减震新技术的潮汕星河大厦进行了模态分析、瞬态动力有限元分析。该工程的消能部件采用复合型铅粘弹性阻尼器。在确定了复合型铅粘弹性阻尼器试验性能及耗能器布置位置和数量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结构在安装阻尼器前后的模态变化以及遭遇设防烈度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中,针对结构的具体特点利用粘弹性阻尼器来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合理的,消能减震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双板型摩擦阻尼器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该摩擦阻尼器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使用该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动力方程,并从实际结构各层摩擦阻尼器的初始滑移值出发,计算讨论了由结构层间位移的不同导致的摩擦阻尼器的耗能差异,由此得出摩擦阻尼器初始滑移值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特性,从而进一步探讨了初始滑移值与实际结构各层摩擦阻尼器滞回特性和地震时程响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如何改变摩擦阻尼器的初始滑移值以使各层摩擦阻尼器耗能最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晶仁  袁慧  马福 《工程质量》2009,27(3):64-67
运用PKPM-SATWE软件中的EPDA和Pushover两种方法,对某不规则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厂房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和静力分析,得出了该结构在大震下的内力变化和变形规律,分析了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找出了结构的薄弱部位。通过对这类不规则结构抗震设计特殊性的讨论,为做好类似结构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关于楼层刚度比计算的三种方法,通过对四个方案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对框架结构楼层侧向刚度不规则判别方法进行讨论,可供修订规范及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和刚度较大。随着转换梁质量和刚度的增加,转换层上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差距明显增大,仅限制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无法有效控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定义层间位移角比为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最大比值。计算分析发现,采用层间位移角比对结构进行控制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