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四丰 《福建建材》2012,(10):54-55
本文结合厦门某大楼冲孔灌注桩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通过技术方法来实现冲孔灌注桩后注浆法在发挥后注浆补强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可以充分达到设计意图,工程实践显示,该施工技术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桩端后注浆为隐蔽工程,注浆后浆体在地底的活动过程无从观察。为了控制超长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施工质量,通过文献资料法、统计及调查分析法研究分析出质量问题存在的具体施工环节,通过控制注浆管套管及连接施工质量、采取正确的焊接方式、控制注浆管连接垂直度等措施,有效保证了注浆量、注浆压力和持荷时间,从而控制了超长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施工质量。实践中采取文献资料法、统计及调查分析法制定施工技术措施,使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桩端后注浆冲孔灌注桩技术在该工程的应用,本文通过桩端后注浆冲孔灌注桩技术在该工程的应用,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参数的工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冲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是用于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桩基沉降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阐述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的要点和应用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雪 《福建建设科技》2014,(1):18-19,37
本文阐述了大直径后注浆冲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性状及作用机理,以工程实例总结了灌注桩后注浆的设计方法及施工要点和质量检测与控制。通过灌注桩后注浆的技术经济比较,说明了该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应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注浆是作为处理桩底沉渣、提高单桩承载力、确保桩身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有力保证,在越来越多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引用的工程实例得益于冲孔灌注桩后注浆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确保该工程质量可控,有力地支持了工程建设的进度要求,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以厦门世茂湖滨花园D2地块1号楼冲孔灌注桩孔底后注浆施工为例,简要阐述冲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某地区冲孔灌注桩水平静载试验结果,对桩侧、桩端后注浆技术在冲孔灌注桩承受水平荷载工况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冲孔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临界值以及极限值主要取决于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通过比较单桩与后注浆单桩试验结果,后注浆桩基水平临界荷载提高了25%,极限荷载提高了14.3%;(3)后注浆单桩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提高了57%;(4)对于双桩承台,后注浆承台实测值相对比于未注浆承台的计算值,其水平临界荷载值提高了33.7%;(5)基于各种土层变形模量与桩侧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的关系,建立了土层变形模量与m值的直线型关系式,并推导出了后注浆桩周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表达式,给出了计算后注浆桩周土的m值计算方法。试验与计算均表明:采用桩侧桩端后注浆技术,可较显著的提高冲孔灌注桩的水平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工程实例,阐述了冲孔灌注桩后注浆质量控制方法,说明该工艺的应用效果,并为提高冲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家全  朱存金  李磊 《工业建筑》2012,42(12):146-150
结合广西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工程实例,分析影响地处岩溶地区冲孔灌注桩质量各因素及其检测方法,并对低应变反射波法和超声波透射法及钻孔抽芯优缺点进行综合比较。根据各冲孔灌注桩自身情况的不同,提出如何综合运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和超声波透射法及钻孔抽芯的不同组合,对地处岩溶地带冲孔灌注桩质量进行检测分析。此外,针对有缺陷的灌注桩,提出了有效的高压注浆法处理方案,对处理后的灌注桩再次运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测,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层建筑的桩基基础基本都是采用冲孔灌注桩,由于地下情况比较复杂和施工时间较长,使得冲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难以很好地控制,尤其在砂砾石土层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沉渣过厚、塌孔等质量缺陷。结合霞镜新城(海峡体育中心14#安置房)(四区)工程实例对试验桩承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经过论证后采用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接着对该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地阐述,实践表明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冲孔灌注桩桩的承载力,对加快工程进度和节约工程费用具有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小钻孔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践证明,钻孔灌注钢筋混凝土桩(灌注桩)是一种较理想的水闸基础。但由于灌注桩在我国应用的历史较短,其计算方法还不够完善,故在一些重大的工程中不得不进行现场试验确定灌注桩基的承载能力。水闸桩基均为群桩,桩数多,承载力大,做现场原型群桩试验困难较大,故一般是做现场单桩试验,然后用单桩资料推求群桩承载能力。大家知道,单桩和群桩在结构和工作机理方面差异较大,两者的可比条件不充分。单桩资料不能较准确地反映群桩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特别是桩距变化时,这种情况更明显。为克服群桩试验的困难,我们进行了小钻孔灌注桩试验,用小桩对单桩、双桩、群桩进行了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将现行的单、群桩关系,改为双、群桩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桩底土(桩底与基岩间的土体)的厚度和分层情况对桩体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使用锥形虚土桩模型对单桩纵向振动进行求解。桩底应力以一定扩散角度传递至基岩表面,将扩散锥面内部土体看作虚土桩。由虚土桩底部的位移限制条件和阻抗传递法得到桩底和桩顶的复阻抗。将桩底土层的参数转换为虚土桩的参数,通过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进而判断桩底土层对桩体刚度和阻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桩底土层厚度小于5倍的桩体半径时,桩体刚度明显提高,阻尼减小;桩底土层存在软夹层,则桩体刚度会相应降低,阻尼增大,若存在硬夹层,结论相反。桩底土存在不同土层时,若只使用第一层土体的参数估算桩底刚度,误差较大,尤其对处于准静力状态的桩体。  相似文献   

13.
排水刚性桩是一种将竖向排水体与刚性桩相结合的新型桩基。为研究抗液化排水刚性桩的单桩抗液化作用效果,采用振动台试验对排水刚性桩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排水效果、地基孔压响应、加速度响应以及在上覆荷载作用下桩顶的侧向永久位移等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不设排水体的普通桩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抗液化排水刚性桩是一种有效的抗液化措施。在排水刚性桩桩身1倍桩径范围内,土体的喷砂冒水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普通桩试样中喷砂冒水现象严重。距离桩身排水通道0.5倍桩径处,排水桩超孔压比峰值约为普通桩超孔压比峰值的50%,排水桩可以更快地消散地基内的超孔压,超孔压比从峰值减小为0.7时,排水刚性桩用时6 s,普通桩用时17 s。排水刚性桩距排水体0.5倍桩径处加速度峰值为0.2g,相同测点处普通桩加速度峰值为0.09g,与排水桩相比,减少约100%。随加载过程的持续,排水桩桩顶震荡幅值基本不表现,在惯性力作用下,振动荷载初始时间段内(3 s时间内),桩身发生轻微震荡。普通桩桩顶水平震荡幅值为0.6 cm,且震荡时间持续整个加载过程中(10 s),普通桩桩顶的侧向永久位移约为排水桩的3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开口和闭口试桩在黏性土体静力沉桩过程中荷载传递规律及承载性能的差异性,采用桩身开槽预埋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方法,针对黏性地基土,开展两组不同桩端形式模型试桩承载性能对比试验,测得沉桩过程中压桩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及桩身轴力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沉桩过程中桩身受力状态;开口和闭口模型管桩的压桩力、桩端阻力等荷载均随着沉桩深度的增加呈增长趋势,而不同贯入深度下的桩身轴力却逐渐递减;黏性土中的静力压桩、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的桩端阻力占比均超过50%;在桩侧摩阻力发挥上,双壁开口模型管桩外管是内管的3倍。当开口管桩贯入深度达到最大值90cm时,土塞高度稳定在33cm,此时,桩侧单位侧摩阻力的分布呈下大上小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压扩多支盘灌注桩是在挤扩支盘扩孔灌注桩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新桩型,是将静压桩、沉管灌注桩、扩底桩和多支盘灌注桩的多种优点集于一体的新型桩基技术。压扩支盘桩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经济性好的优点。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竖向受压时的二支盘压扩支盘桩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竖向荷载下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变化规律。桩的多个支盘构成了多支点摩擦端承桩,竖向荷载主要由承力盘承受,上支盘受力大于下支盘受力。提出了压扩支盘桩的支盘竖向临界间距、布桩最小间距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6.
XCC桩是根据等截面异形周边扩大原理改造而来的异形截面桩,通过改变截面形状来改变桩土荷载传递机理。为了得到真实应力状态下XCC桩-土荷载传递机理,开展了单一均质Toyoura干砂中XCC单桩与等截面面积的圆形单桩的离心机对比模型试验,得到了真实应力状态下XCC异形桩的极限承载力、轴力和侧摩阻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以10%桩径沉降作为承载力判别标准时,XCC单桩极限承载力较圆形单桩提高了约30%,其主要来源于桩侧摩阻力的提高;XCC桩侧摩擦力稍大于圆形桩,其总侧摩阻力至少是等截面面积圆形桩的1.65倍,侧摩阻力的提高部分来源于截面周长的增大,其余来源于XCC单桩的“异形效应”。  相似文献   

17.
加鳍桩是一种通过在桩身设置侧鳍片或在桩端设置尾鳍片以提高单桩抗扭能力的新型桩形式。圆截面单桩通过桩–土界面摩阻力提供扭转反力,单桩承载力一般较低。加鳍桩通过鳍片挤压土体,从而提升单桩扭转承载力。大尺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桩身增加鳍片使单桩扭转曲线由陡降型变为缓变型,其抗扭刚度和承载力均有显著提高,在3.6°扭转角时扭转反力提高4.7倍。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加鳍桩在水平偏心加载1×2群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加鳍桩通过显著减小群桩扭转变形降低了两基桩间内力差异,明显降低群桩中基桩的最大剪力和弯矩,降幅分别达30%和79%,有效提高群桩抵御偏心加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桩顶沉降是桩基的主要控制参数。均质土和成层土中单桩桩顶沉降由桩端力引起的沉降、桩侧阻力引起的沉降和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三部分组成。针对摩擦桩桩身压缩引起沉降的现有算法没有考虑到其非线性压缩,基于剪切位移法,考虑桩身非线性压缩,从理论上推导它的计算方法,进而得到单桩的沉降。经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实测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表明,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占总沉降较大时,应考虑桩身的非线性压缩。最后对影响单桩沉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侧土破坏比、抗剪强度是影响单桩沉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以及位移的主要因素—桩长、桩径、竖向荷载、桩身抗弯刚度、桩身截面积、桩顶形式等。在影响单桩承受水平荷载作用性状的诸多因素中,桩长的影响相对较大。在单桩的桩长范围内,桩长越长其水平承载能力越高。通过分析比较,为改进和提高桩基础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了依据,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桩的刚度计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桩的刚度计算大都假设桩为刚性。当桩较短时,由此带来误差不大,但当桩较长时则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本文提出用分层荷载传递法计算单桩刚度,能方便地考虑桩的可压缩性、分层土的性质和桩截面的变化。本文讨论了桩的刚度随桩长、直径、桩身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影响,并把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