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探索乙醇提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大蒜油的成分分析.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对大蒜油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提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大蒜油成分.经实验选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30 ℃,提取时间70 min;提取的大蒜油成分主要为酯、含硫有机物、醇类物质,酯类物质占47.21%,烯炳基硫醚类化合物占29.2%,醇类物质占22.37%,其余为烷烃和醛类物质占1.23%.  相似文献   

2.
以花椒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酶解法结合响应面优化花椒油树脂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50%的乙醇为提取剂、纤维素酶用量62.3mg/L、酶解时间2.3h、酶解温度50℃、液料比47.41(mL/g),该条件下花椒油树脂提取率为37.2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花椒油树脂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7种化合物,主要有D-柠檬烯、芳樟醇、月桂酸、柠檬烯二醇、松油醇、驱蛔萜、柠檬酸月桂酯、花椒素等。  相似文献   

3.
花椒油的超声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花椒籽核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提取花椒油的工艺条件,考查了提取介质、温度、时间和液固比对花椒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介质,在液固比为3∶1(mL∶g)、60℃温度下超声提取90 min,花椒油的提取率可达7.8%,比加热提取法高48.9%。花椒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出16种成分,其中有9种为烯烃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对影响喷雾干燥法花椒油微胶囊实验的因素:心材比例、均质温度和次数、壁材组合、进风温度、有效成分滞留率等进行考察,以期为花椒油微胶囊化的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保鲜青花椒和干红花椒混合原料制取花椒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装置取样,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以麻味素含量测定和香气感官评价为依据,通过工艺优化确定料液质量比1∶3、混合花椒质量配比8∶2、油浸温度110℃、油浸时间15 min,花椒油中麻味素含量达到3.8~4.2 mg/g,感官评价综合得分为92。共鉴定出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43种,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和柠檬烯,其中芳樟醇46.50%,柠檬烯21.45%。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荷叶的利用率,研究了乙醇提取荷叶功能性成分的优化工艺。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4个工艺参数与浸提率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应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得出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系统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浸提率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效率及成本等,最终得出荷叶功能性成分的醇提优化工艺为:提取温度90℃,乙醇体积分数80%,溶剂倍数40倍,提取时间136min。该优化工艺经过实际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葛根醇提物体外降脂功效。方法:以油脂、胆固醇、甘胺胆酸钠及牛磺胆酸钠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葛根醇提工艺;通过比较由棕榈酸(PA)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脂肪肝模型胞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积累水平和胞内脂滴聚集程度,从而进一步验证其体外降脂活性。结果:葛根的最佳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 h,提取次数3次;葛根醇提物可明显降低细胞内TG、TC的含量,有效减少胞内脂滴聚集。结论:优化的葛根醇提工艺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好,且体外降脂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提取条件对花椒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提取溶剂、温度、时间和液固比对超声辅助提取和加热提取的花椒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花椒油的性能影响较显著,溶剂、时间和液固比对油的性能影响较小。温度从20℃升高到80℃,超声辅助提取和加热提取的花椒油,酸值分另4增加66.98%和93.75%,过氧化值(POV)分别增加62.08%和62-39%,碘值分别增加44.96%和46.26%。实验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超声辅助提取和加热提取的花椒油的酸值、碘值和过氧化值差另4不大。  相似文献   

9.
花椒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使用海藻酸钠作囊材,用凝聚法将花椒油微囊化。报道了花椒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的技术参数,微胶囊的稳定性和释放度。  相似文献   

10.
花椒油萃取回流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正交实验法方法研究不同工艺条件萃取回流法对花椒油的提取工艺的影响,得出最佳浸提工艺及相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溶剂用量1:3(g/mL),萃取时间(32h),回流温度(55~60℃),回流时间(1.5h)的工艺进行花椒油的萃取效果最好,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纯度高、得率高、无需加热,剩余物无有害残留,可以综合利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香菜茎叶精油的提取及其成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法萃取香菜,以0.284%产率获得了香菜芳香精油,用GC-MS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解析出70种物质,占精油93.634%。其中,酯类化合物47.569%,饱和烃类化合物14.947%,醛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3.406%和12.595%。与水蒸汽蒸馏法获得的精油以及香菜原汁的抗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水蒸汽蒸馏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的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根霉菌的抑制作用大于香菜原汁。其中,水蒸汽蒸馏法获得的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远远大于超声波法。对枯草芽孢杆菌和根霉菌的抗菌活性,两种提取方法获得的精油抑菌效果相近,但是,香菜精油和原汁对米曲霉、黑曲霉完全没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亚临界萃取技术在提取花椒籽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亚临界萃取花椒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萃取工艺中的原料粒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对花椒籽油得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当原料粒度为40目、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次数为2次时,花椒籽油的提取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时间酶解后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进行成分比较,探讨酶解对萃取样品成分的影响.利用酶解不同时间作为预处理,采用乙醇萃取香草兰净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分别对5个酶解时间下得到的净油分析.结果表明:酶解6h作为预处理乙醇萃取后分离出化合物种类最多,峰面积总量最高,其中香兰素、正十六酸、亚油酸、1,2-苯二甲酸单(2-乙己基)酯、16-甲氧基-14-氧化十六碳-15烯酸、甲酯等14种化合物为共有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50%以上.酶解不同时间预处理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有醛类、酯类、酸、醇、杂环化合物等,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龙眼核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温度、不同粒度对龙眼核油萃取收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5℃、解析温度30℃、萃取压力20MPa、龙眼核粒度40~60目,在此条件下龙眼核油萃取收率为4.2%。GC-MS分析表明,龙眼核油中含22种成分,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42.07%),主要饱和脂肪酸为棕榈酸(20.45%)。  相似文献   

15.
崖柏挥发油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了优化崖柏挥发油的萃取条件,以二甲醚为萃取剂,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崖柏挥发油,并对萃取条件包括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次数进行优化,用GC-MS对所得的崖柏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崖柏挥发油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0℃,萃取次数3次,每次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崖柏挥发油的提取率为6.3%。GC-MS分析显示崖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罗汉柏烯和α-柏木脑,分别占挥发油的34.74%,20.09%。利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能高效的萃取崖柏挥发油。   相似文献   

16.
研究水代法提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沙棘籽油的品质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以沙棘籽油的出油率为目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炒籽温度130℃、炒籽时间20min、不浸泡、料水比1:1.5、振荡温度80℃、振荡时间4h、离心速度4000r/min。通过与索氏提取法相比较,水代法提取的沙棘籽油,其皂化值、碘价较高,酸价较低,因此水代法提取的沙棘籽油的理化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当归挥发油的提取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采用水蒸气法、溶剂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气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最高,其当归挥发油在保持较高藁本内酯含量同时含有更多其它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适于提取当归挥发油。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热风干燥的生姜中提取姜精油。通过GC-MS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到姜精油,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姜烯(18.99%),其次是β-倍半水芹烯(14.35%),α-合金欢烯(9.95%),α-姜黄烯(8.77%),β-没药烯(5.63%),这5种组分占全部被检出组分含量的57.69%,初步确定为姜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为对开展天山冷水藻相关功效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以新疆赛里木湖的天山冷水藻粉为原料,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蛋白质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其中的油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油脂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天山冷水藻中蛋白质含量为41.58%,多糖含量为15.34%,总叶绿素含量为2.42%;天山冷水藻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5、超声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32.80%。天山冷水藻油中共检测出14种脂肪酸,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酸的66.53%,主要包括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分别为50.77%、13.28%和2.48%。天山冷水藻中不仅蛋白质、多糖、叶绿素含量较高,其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热脱附结合气质联用技术(TD-GC-MS)对冷榨法、超临界法、亚临界法和溶剂提取法所得椰子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4种椰子油中共鉴定出8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酮类、酯类、醛类、烃类等化合物;亚临界法制得的椰子油中检出醇类化合物种类最多,达8种,与其他3种椰子油几乎无共同性;辛酸在4种椰子油中均有检出,在亚临界油中含量最高,达58.75%;酮类及醛类化合物在4种椰子油中种类与含量均较少;酯类化合物在各椰子油中种类最为丰富,δ-辛醇内酯在溶剂提取油中含量最高,达21.53%;D-柠檬烯在溶剂提取油中含量最高,为2.68%;1,3,4,6,7,8-六氢-4,6,6,7,8,8-六甲基环五-γ-2-苯并吡喃在超临界油中含量最高,为2.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