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能源形势和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分析中国各种能源资源供需形势、供应潜力和新型能源开发利用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能源政策的战略选择应是立足国内,加大非煤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持较低的对外依存度。我国完全有能力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最终实现对能源利用的平稳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中国各种能源资源供需形势、供应潜力和新型能源开发利用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能源政策的战略选择应是立足国内,加大非煤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持较低的对外依存度。我国完全有能力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最终实现对能源利用的平稳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3.
《煤矿设计》2008,(3):119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领导组第一次会议,标志着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李侃 《中国煤炭》2004,30(6):12-13
提出我国的能源政策应加强宏观调控,从主导转向均衡调节市场,用多种方式缓解能源供求矛盾。认为我国已具备了能源市场放开的条件。应放开煤炭市场,着重于市场调节,增加对煤炭的投资、生产、流通、消费方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我国初级能源利用结构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锋  余钦范 《中国矿业》2006,15(2):6-8,12
本文从近十年我国初级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的开发利用结构及目前的探明储量和发展潜力出发,并根据有关部委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过与部分国家的对比分析,初步提出了我国初级能源利用结构的发展目标。即:加强对天然气、核能、水电的开发利用,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性;调整利用结构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建立能源安全供应体系,降低对重点能源的过度依赖,减小风险;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实现对能源的集中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是延伸我国矿业全产业链的战略要求。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占比逐渐降低,面临关闭或已关闭的矿山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应对多元化、低碳化、清洁化的能源发展趋势,运用地质学、生态学及系统论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资源化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的理念,剖析了矿山环境正效应的内涵,建立了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矿山环境正效应的不同属性,提出了4类正效应开发利用目标,即资源正效应、能源正效应、科普文娱正效应、生态服务正效应;在此基础上,按照“对象-目标-技术-模式”的系统化思维,秉承“目标导向”思路,分析了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梳理了正效应模式在工程应用中所需的常见技术方法,构建了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理论模式。以“生态立体农牧业”模式为例,通过内蒙古西部典型生产矿山的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研究,分析了矿山中赋存的正效应资源与模式技术的可行性,经案例工程实践验证了正效应开发利用理论模式的适宜性。最后,探讨了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能源格局演变和碳中和背景下,分析了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与我国资源安全保障战略、资源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如何节能减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经济发展规律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变化,以及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现状,阐明应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清洁能源,而煤炭地下气化是应推广的首选技术,同时阐述了煤炭地下气化的3个应用市场.认为通过煤炭地下气化有效提高回采率是极其有效的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既迅速消耗着地球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影响气候变化.造成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直接戚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不断深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石峻 《陕西煤炭》2006,25(4):2-6
论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估算了陕西境内的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和近期可开发利用量,指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对陕西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领导组第一次会议,标志着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瓦斯含量在突出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刚  程卫民  谢军  周刚 《煤炭学报》2011,36(3):429-434
为了研究瓦斯含量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作用,采用能量法分析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能量关系、掘进进尺为L时煤体的应力条件与弹性变形潜能和煤层瓦斯积聚内能的释放功,研究了煤与瓦斯突出时的抛出功、破碎功和瓦斯突出的动能,得到了煤与瓦斯突出的能量条件。并以贵州化处煤矿二采区突出为例,对煤与瓦斯突出的能量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与瓦斯突出的能量来源为瓦斯内能,瓦斯内能做功比弹性潜能做功大。煤层的地应力越大,坚固性系数越小,发生突出时所需煤层的瓦斯含量越小;在地应力一定的情况下,进尺越大突出时临界瓦斯含量越小;煤层的厚度对突出时的临界瓦斯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能量耗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蒋承林  俞启香 《煤炭学报》1996,21(2):173-178
对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煤体质点内的能量耗散过程用热力学定律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由地应力引起的弹性潜能最先消耗在煤体的破碎上,为谋体内瓦斯能的释放创造了条件;在突出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煤体本身释放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通过突出模拟及测定表明,受地应力破坏后的含瓦斯煤体在卸压初始时刻确实有一个释放瓦斯膨胀能的能量峰,并且该能量峰的大小与揭煤时的动力现象显著与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煤与瓦斯突出强度能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能量耗散类型与岩石爆破机理的相似性出发,利用新表面学说和热力学定律分别计算了突出煤体的破碎功和突出瓦斯的膨胀内能,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强度能量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1960-2010年间38起煤与瓦斯突出强度评价分析表明,一半左右突出的瓦斯膨胀能比破碎功大1~2个数量级,仅用抛出煤体的质量来评价煤与瓦斯突出的强度是不合理的;煤与瓦斯突出强度能量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突出过程中煤体的破碎功与瓦斯膨胀能,将煤与瓦斯突出释放的总能量折合成TNT当量,依据不同数量级TNT当量标准,将煤与瓦斯突出强度类型划分为C类突出(小于1 t的TNT当量值),B类突出(1~10 t的TNT当量值)和A类突出(大于10 t 的TNT当量值)3类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瓦斯对煤冲击倾向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瓦斯对煤冲击倾向性的影响,在不同瓦斯压力下测定了煤的冲击倾向性指标,分析了含瓦斯煤样在多级循环加载和单轴应变加载时能量积聚与耗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孔隙瓦斯压力和吸附瓦斯共同作用下,煤样冲击倾向性指标由强向弱或由弱向无转变;瓦斯降低了煤样的强度,在多级循环过程中由损伤和塑性变形引起的耗散能增加,煤样储存弹性应变能的能力下降,完全破坏时煤样盈余能量减少,瓦斯弱化了煤的冲击特性;伴随瓦斯压力的增加,能量跌落系数逐渐变大,表明瓦斯致使煤样的破坏形式由脆性向脆塑性转变;基于瓦斯对煤的冲击倾向性和破坏形式的影响,在含瓦斯煤层冲击倾向性测定和冲击危险性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瓦斯对煤层冲击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瓦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景国勋  张强 《煤炭学报》2005,30(2):169-171
为了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分别从孕育和突出两个阶段阐述了瓦斯在煤与瓦斯突出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了煤层吸附瓦斯和裂隙瓦斯对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由于空隙瓦斯的存在, 加剧了煤体失稳破坏的过程;特别指出突出的主要能源来自于瓦斯的膨胀能;并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应的防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选用贵州省平寨煤矿I,Ⅱ,Ⅲ煤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取煤样观测煤的破坏类型、测定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的坚固性系数及结合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综合判断该类煤层是否具有潜在突出危险性.测试结果表明:平寨煤矿I,Ⅱ,Ⅲ煤层瓦斯压力均未超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的临界值0.74MPa,但煤层煤样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均超过了突出的临界值42.98MJ/g.综合评定该3层煤均为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层.  相似文献   

17.
晨光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煤与瓦斯突出是威胁煤矿安全的重要灾害之一。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突出危险性预测评估工作,对规范矿井生产、科学制定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措施、指导保证生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煤的各项单项指标的测定(包括相对瓦斯压力、煤的破坏类型、煤的坚固性系数、煤样的瓦斯放散初速度),结合煤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指标对煤层的突出危险性进行综合性预测。  相似文献   

18.
仿制构造煤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及采用一定破碎程度的非构造煤来仿制构造煤试验,研究仿制构造煤在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方面的特征,并探讨其用于鉴定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瓦斯解吸的初始阶段,构造煤与仿制构造煤的瓦斯压力、瓦斯放散量、膨胀能均以负指数规律衰减,且在1000 ms之后就基本维持恒定值,并且膨胀能在超临界压力下的衰减速度小于亚临界状态下的衰减速度,衰减曲线在临界压力处产生拐点.相同破碎程度的仿制构造煤与构造煤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表现基本一致,这对解决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鉴定过程中,由于无法采集或不易采集到那些导致突出的构造煤煤样而采用非构造煤样做出判断失实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瓦斯对冲击性煤样能量耗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煤的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测定方法,进行了不同瓦斯压力下煤样冲击倾向性测定,应用能量积聚与耗散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瓦斯压力环境中煤样单轴压缩与循环加卸载过程中能量积聚与耗散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煤样的冲击倾向性指数减小,冲击倾向性降低;煤样破坏前储存的弹性能降低,破坏时耗散能增率呈非线性快速降低趋势;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煤样在相同循环中耗散能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不考虑瓦斯膨胀能的情况下,瓦斯压力的增加降低了煤层冲击地压的破坏性。因此,高瓦斯矿井在深部开采中进行冲击倾向性评价时应考虑瓦斯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杜振宇  杨胜强  赵波 《煤矿安全》2012,43(11):57-60
选取2个煤矿,分别在不同标高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在实验室对各点煤样进行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和瓦斯放散初速度测定。通过观察发现,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与煤层瓦斯压力及瓦斯放散初速度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用多元线性回归来构造三者关系模型,得出三者关系曲线。在考虑瓦斯放散初速度为常数时,根据关系曲线可以得到石门揭煤前的安全瓦斯压力,为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