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实际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因开采地下水引发了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是判定地下水超采的主要依据。通过阐述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的概念、适用条件及应用,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尽快以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成果为依据,公布超采区范围,为新时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刘文君  徐文 《山东水利》2004,(12):19-20
1 超采区概况超采区按其超采程度及造成的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超采区划分的标准是依据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的比值划分的:K=I/M式中:I为地下水实际开采量M为地下水可开采量K≤1时为非超采区,I相似文献   

3.
辽宁西部是辽宁省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在保障辽西地区城乡生活和各行业生产用水及维护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辽宁西部地下水超采区现状与变化趋势,划分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围,对严格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加快推进辽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至关重要。文中主要评价了辽西地区4个城市的地下水超采区,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几项治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省1984~1993年系列及现状年1993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划分了地下水超采区,分析计算了全省及超采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在对全省2010年需水量预测及现状条件和规划条件下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的基础上,对全省及超来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规划研究;并通过供需平衡分析,提出实现全省地下水资源合理、有效、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启峰  吕淑英 《山东水利》2008,(12):10-12,46
针对德州市地下水超采的实际,就超采区范围的划定,超采区水位、开采量、水质、地面沉降、地面裂缝等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环境生态地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分了含水层系统,分析并给出了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结果是地下水总的补给量与总的排泄量相等。提出地下水资源潜力的计算方法及分级标准。最后得出评价结论:全区总体上不超采,但个别地区如宝泉岭农场、创业农场等地区超采,建议超采区减少开采量或采取其它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日,渭南市出台《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计划四年内逐年核减用水量100万m~3,力争到2010年年压缩开采量390.05万m~3,允许年最大开采量2568万m~3,从而实现渭南城区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据了解,渭南市城区划定地下水超采区2处,总面积29.23km~2,年均超采量390.05万m~3。其中,杜桥严重超采区(限采区)面积7.3km~2,年均超采量222.23万m~3。城区超采区面积21.93km~2,年均超采量167.82万m~3。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随着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取用情况等的变化以及超采区治理的实施,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河西走廊超采区面积13 156.96km~2,2016年减少为8 210.66 km~2,减少37.6%。研究显示,2006—2016年,超采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明显减缓,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回升。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与降水量、地表水来水量及地下水开采量有密切的关系,2001—2016年河西走廊降水量变化不大,出山径流量明显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减少。开采量减少和地表水来水量增加是超采区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及超采状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分析河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地下水开采状况、水位动态资料及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 ,将河北省平原区浅层、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为轻微超采区、中度超采区、严重超采区 ,对划分依据、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 ,给出各超采区在河北省的分布情况 ,分析其超采状况 ,指出河北省已成为全国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阜阳市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及超采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阜阳市水文地质条件与区域内重点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初步评价 ;划分超采区 ,并调查超采区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 ;制定合理开发利用和控制超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明盆地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其引发问题等因素评价了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划定了超采区域。评价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昆明盆地地下水总超采区面积为128 km2,属于中型超采区,且各超采区均为禁采区。同时提出了治理超采区的措施和建议,可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湛江市目前已有的3个不同类型的地下水超采区,提出了超采区水源替代、地下水修复治理与保护等工程与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武口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深层地下水是研究区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形成了较大的降落漏斗,保护地下水资源形势严峻。根据历年地下水动态资料,参照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技术大纲.对研究区域深层地下水进行超采区综合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均属于超采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建议,为大武口地区地下水资源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及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孔隙承压水盆地超采评价与限采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月赞  席道瑛 《水利学报》2005,36(5):0624-0628
为客观评价孔隙承压含水层的超采程度,以地下水资源的可循环再生能力作为可持续开采的约束,通过对各项补给的来源、途径和性质的分析,确定可持续开采量的构成。文中以安徽淮北平原西部孔隙承压水盆地超采评价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阐述,结合承压水流系统的数值模型,评价研究区的可持续开采量和超采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限采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Rapid expansion of groundwater irrigation has transformed the rural economy in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leading to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rising incomes. Farmer investment in wells and pumps has driven this expansion on the demand side; however, the supply of cheap agricultural energy—usually electrical power—is a critical though often overlooked driver of the groundwater boom. One serious outcome in numerous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has been groundwater overdraft; where pumping exceeds aquifer recharge, water tables have declined and water quality has deteriorated. India and Mexico are two of the largest users of groundwater in the world and both face critical overdraft challenges. The two countries are compared, given that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and pricing are primary driving forces behind groundwater pumping for irrigation in India and Mexico alike. Both countries have attempted regulatory measures to reduce groundwater overdraft. However, with low energy costs and readily available connections, there are few financial disincentives for farmers to limit pump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energy and irrigation are reviewed,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India and Mexico. Examples of legal, regulatory and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to groundwater management are assessed. Fin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linking electrical power pricing and supply with ongoing groundwater regulation efforts in both countries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16.
运城市地下水超采引起生态环境变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对运城市地下水超采原因以及因此而引起的诸多方面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超采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局部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用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且需水量日渐增加。地下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压力,有效地对水资源进行二次配置,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国内外水权交易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的地下水利用特征,分析地下水水权交易过程中值得注意和完善的关键问题,为北京地下水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水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地下水超采现状,指出地下水超采容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针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将制约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治理超采区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受水区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十项措施和五点建议。强调南水北调受水区内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地下水保护区,控制地下水超采,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防止地下水污染,确定地下水合理生态水位,因地制宜修复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王政友 《中国水利》2011,(11):28-30
山西省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水资源贫乏,地下水超采严重。在分析山西省地下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地下水超采是导致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的根源。针对山西省地下水超采状况,提出了超采治理的思路、目标及具体调控方案,并对治理超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