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举白 《中外建筑》2012,(7):123-125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当前城市街道特色塑造中环境小品设计存在问题及原因,对城市街道特色塑造中的环境小品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归纳总结出其创作设计的要点,提出了城市街道特色塑造中环境小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前门大街改造后投入使用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以改造后前门大街的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环境行为心理学角度,采取文献收集、实地测量、行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和总结前门大街街道空间设计的不足,并提出了改善建议。重点调查了前门大街街道空间尺度、街道空间变化、街道小品设计和街道场所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活力的发生器,塑造街道活力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北京世贸天阶,以塑造街道活力的两个条件,营造空间形态良好的街道场所和创造丰富多样的街道生活为切入点,对世贸天阶如何塑造街道空间活力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以期为现代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东方 《中州建设》2011,(13):71-72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街道空间良好秩序的营造,临街业态的梳理,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以及环境小品设施的布局等,都成为增强城市交往空间的活力、提升环境和文化品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现实出发,结合实际建设项目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对建设可持续的街道空间提出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雷济铭 《四川建筑》2013,33(4):18-21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体现城市特色、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街道空间特色的基础在于其连续性,一条连续的街道是人们感知城市的意象基础。人民南路作为成都城市中轴线的重要组成,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对其连续性特色的塑造将有利于提升成都城市特色,也有利于人们对成都城市的意象认知。  相似文献   

6.
张健  赵茹丰  吕元 《城市住宅》2021,28(2):92-95
研究深入分析城市街道在城市发展触媒影响下的街道功能、行为心理及文化情感诉求的变化,针对性地提出与其相适应的街道空间人本化设计策略,以期对营造特色、活力、人本的街道空间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街道是城市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街道的空间设计只是城市设计这个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本文从街道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针对目前我国街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街道空间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街道空间和街道景观的设计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活性街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城市空间,街道环境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积极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基于健康街道理念和人性化设计理念,结合文献研究,对影响情绪体验的街道空间要素进行归纳。针对广州市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性街道类型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街道中各类空间要素对情绪的影响,从促进情绪健康的角度出发,从视觉感受塑造和行为需求满足两方面,对生活性街道的空间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卞广萌  程琦 《城市住宅》2021,28(5):124-125
后疫情时期"地摊经济"逐渐成为提振城市经济、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但街道空间自身诸多不足及其对街道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日渐显露.研究以重塑街道活力、有序引导摊位布局为目标,以典型街道适应性设计为实证,从街道平面与断面优化设计、街道家具与标识等方面,提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街道空间管控及重点地段设计改造策略,以期打造安全、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风貌.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街道盲目建设引起街道空间特色丧失的现状,从对街道的体验和心理感受出发,研究了街道两侧建筑的表现性,即街墙表情,根据风格分类法,对街墙表情的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对塑造富有魅力的城市街道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道墙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广君 《城市规划》1991,15(5):47-52
街道墙是城市设计与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本文分析了街道墙的历史形成与发展,介绍了街道墙设计与管理在美国分区法中的地位与影响,并探讨了街道墙的构成规律和设计要点,旨在完善我国的城市街道环境的设计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街道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骨架,是城市的特色与活力所在。分析了传统山地城市街道中人的各种活动与自然共存的根本所在,指出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具有适应性、立体性、层次性与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的探讨,力图在现代山地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与旧城改造中,为重构被破坏的环境秩序提供规律,再现传统街道美学,从而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地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城市街道的功能及意义,并从街道定位、发展趋势、设计技巧、生态环境等方面,阐述了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法,指出街道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的街道设计可提升城市片区形象。  相似文献   

14.
健康街道是存量规划及健康城市背景下,街道发展的新模式和街道设计的新方向,健康街道可以充分发挥街道的身体、心理、社会层面的健康服务功能,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出行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基于国内外文献梳理,从促进体力活动、改善物理环境、提升街道安全、增强社会交往4个方面,提出多路径多因素的综合性研究思路,讨论城市街道促进公共...  相似文献   

15.
余璨 《中外建筑》2013,(5):30-31
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创造了城市街道空间环境,反过来,城市街道空间环境也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性化的街道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息息相关。本文针对街道的现实功能,通过分析人在空间环境中的行为心理特性,提出人性化街道空间环境构建框架,为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设计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街道是展示城市形象和风貌的重要场所。城市中的街道和道路是不同的概念,道路的本质属性即是其交通性.而城市中的街道是营城建屋后留下的空间.供人们穿越,接触及交流的途径。除街道两侧的建筑城市广场等重点要素之外.街道设施虽然看似“点缀”但无论从功能还是景观效果上,它们对街道空间个性的塑造和丰富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体现城市特色、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北京旧城街道的系统调查和研究,总结出针对特色街道空间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北京旧城街道进行分类和梳理,进而提出有步骤的保护和发展策略,从而激活北京旧城特色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8.
街道是城市的缩影,是人们交往及活动密切的场所。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发展,老旧街道作为城市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街道空间的人性化改造需求日益凸显。枫林街道中部分老旧街道空间狭窄,设施陈旧,交流空间匮乏,已无法满足市民对街道生活和社区归属感的向往。以上海市枫林路街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和走访调研,总结分析了街道改造的根本需求和改造要素,从尺度、功能、文化、设施、景观等方面,探索人性化设计在街道空间改造中的方法,促进街道空间的整合梳理,创造邻里交流休憩场所,激发城市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林磊 《规划师》2009,25(12):94-97
《美国城市规划和设计标准》是美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城市产品开发研究领域最全面的参考书,它为街道设计提供了设计标准,是应对城市街道特色丧失的良药,反映出美国街道设计活动的多样性、步行的网络化、视觉的美观性、地域的特色化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五大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童乔慧 《华中建筑》2005,23(Z1):103-105
澳门城市景观独具特色,特别是澳门半岛传统的道路环境,它具有尺度宜人、结点状布局、依地势自由发展的特点.该文对澳门传统街道空间特色进行分析,指出在保护澳门城市建筑遗产的同时,应该注意保留和发扬传统街道的空间特色,从根本上保护澳门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