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引入可信度这一基本概念及其有关知识.对用于含油气层厚度定量解释的地震层速度资料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汤原凹陷地震层速度资料用于解释1000米埋深下100米厚的地震层内25米厚的欠压实泥岩层、正常压实的泥岩层、含气砂层和含油砂层的最大可信度.分别为76.1、61.0、43.4和25.4;解释500米埋深下对应厚度的上述各地层的可信度分别为75.4、67.9、56.8和29.3.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新思路,对东濮凹陷老区勘探提出了新的认识、观点和方案。一是由地震反射特征提出的油源新认识得到了证实;二是由断层解释提出的新观点、新方案,发现了新油田并解决了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震层速度精度分析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层速度是地震资料定量解释的重要依据,它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取决于其精度和地质体的埋藏深度。一般来说,精度越高、埋藏深度越浅,利用层速度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越强。例如精度为5%的层速度、埋深1000m,可以识别26m厚的气层。利用层速度研究岩性,必须使其误差小于岩性变化所引起的速度变化。当层速度的误差大于因岩性变化所引起的速度变化时,由岩性引起的速度异常被淹没在误差之中了,这样的层速度不能用于岩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复杂断块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复杂断块油藏已成为油气深化勘探的重要研究对象。但这类油藏构造复杂、隐蔽性强,识别与描述十分困难。研究以泌阳凹陷新庄地区为例,从地震地质层位精细标定入手,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为主,综合应用三维可视化、相干数据体、面块切片、地震属性提取分析等技术手段,准确落实目的层段的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规律,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常规地震解释中难以解决的复杂构造断裂系统分布和储层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含水储层逐渐增多,开发井解释的难度越来越大。为经济有效地搞好肇源地区开发井的解释评价工作,开展了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定量解释评价储层的研究。通过对多块井壁取心样品气相色谱资料进行处理,得到各单个组分参数,结合试油资料,绘制出油水层定量解释评价图版(符合率在90%以上),依据解释图版,得出油水层判别标准,定量地解释评价油水层。该技术可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从而更好地为油田勘探、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6.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地质学、构造学、沉积学等方面基础知识为一体,对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能够有效地解决油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的构造、地层、岩性、油藏等实际问题。本文首次将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作为一种新的油田勘探实用技术,从建立区域构造模式、盆地充填模式、盆地油藏系列、测井资料分析、钻井动态追踪、二维、三维资料大交叉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内容,为该项实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侧重应用主测线,对地质体的横向展布研究不足。相关数据体具有能揭示三维地震数据体中不连续反射信息的优点,应用相关数据体生成的相关切片进行地质解释可以弥补主测线法的不足。具体做法是:先将所研究层段的相关数据体生成相关切片,并在相关切片上解释可能的断层及特殊地质体,然后对照主测线修正解释结果。应用这一方法,研究了江汉GN工区区域大断层的接触关系,以及小断层的分布情况,进一步认清了浩口,车挡断层的接触关系以及康家台区小断层的展布。  相似文献   

8.
代建春  刘震 《石油学报》1994,15(Z1):82-88
在讨论差异层间速度分析原理以及岩石物性对地震纵波速度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将差异层间速度分析法引入到三维地震储层物世分析之中,并使其达到定量化.该方法在辽东湾地区锦州15-2构造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砂层中发现了储集物性有利的部位,并指明东下段中部砂体的储集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油田在中、后期勘探开发的特点,提出利用钻井、地质、试油、试采、地震等资料,与勘探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套科学、系统的油气勘探方法和技术,主要用于预测储层分布范围,落实现有油藏分布范围,发现新的目标圈闭,拓宽新的含油层系,优选滚动勘探目标。采用这套方法与国内许多油公司合作进行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不仅积累了有关的具体技术和经验,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深受客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及其在汤原断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构造复杂、相应剧烈是陆相断陷盆地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常使地震资料的品质受到很大影响,给地震资料的正确解释带来了很大困难.断裂解释模型的多少、地质观点的差异和解释经验又造成同一地区不同的解释人员不同的解释结果.笔者在广泛调研陆相断陷盆地基础上,总结前人解释经验,运用“平衡地质创面”等理论方法,计对防相断陷盆地的特点,建立了“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该技术对减少人为因素,消除解释的多解性.使地震资料解释更为合理有益挂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油气勘探目标常常受构造、岩性等多种地质因素控制,靠单一的地震解释技术很难奏效,迅速发展的地震综合解释技术为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查干凹陷实现油气勘探突破后,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勘探难题.该项研究针对查干凹陷相变快、储集体类型复杂、断裂发育、火成岩分布广泛、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发育等特点,以高精度三维地震...  相似文献   

13.
时移地震AVO反演在油藏定量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时移地震叠前资料包含重要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信息,能用于区分不同油藏参数变化及进行油藏定量解释。依据油田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计算疏松砂岩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的岩石物理模型,并依据该模型通过求解精确Zoeppritz方程来正演模拟油藏含油饱和度与有效压力变化时的地震AVO响应,分析了利用时移地震AVO反演区分油藏参数变化、实现油藏定量解释的可行性。根据Aki和Richards的简化AVO方程,详细推导了利用岩石物性与地震属性的近似关系进行时移地震AVO反演的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在S油田进行时移地震AVO反演是可行的,推导的时移地震AVO反演计算方法能有效地分离油藏含油饱和度和有效压力的变化,真正实现对油藏的定量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地震勘探中建立合理的速度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地震资料解释中时深转换的准确与否取决于速度。多项式拟合得到的时深关系在单口井较为准确,对于复杂地区显得不合理。为了得到更为合理的构造图,采取了混合速度模型技术。混合速度建模技术首先加入地震处理速度体作为参考,其次利用精细解释的断层和层位建立构造框架模型作为横向约束,钻井的时深关系和地质分层数据作为纵向约束生成混合速度模型。用混合速度模型得到的深度更接近实际钻井数据,误差更小,降低了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15.
川中—川南过渡带是四川盆地重要含油气远景区之一,主要储层为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其层速度与岩层背景速度比较接近。当孔隙、缝洞发育或含气时,在拟层速度剖面上,往往出现低速异常。这些低速异常在不同地层中的级差不尽一样。根据各个地层中低速异常的级差,可以帮助确定:地质层位分界面、构造侵蚀面、岩性、岩相及其变化情况;断层,裂缝发育情况;生物礁发育情况;含油气情况等。本文应用翔实的拟层速度剖面,结合钻井和其它物探资料,对川中—川南过渡带进行详细地分析,在含油气预测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利用速度谱资料获取地震层速度的准确性,以GeoMountain解释工程师软件系统作为平台,提出了一种新的层速度计算方法,包括区域经验值约束的广义DIX计算层速度、基于广义DIX公式的已知层速度的速度谱反推算法、层速度的沿层计算和方位平滑等新算法。经实际项目验证,用该方法计算的层速度用于时深转换成图,在平面上的变化具有更好的规律性,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以查干凹陷高精度三维资料覆盖区为例,从地震精细标定入手,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为主,综合应用相干体地层切片、变速成图、平衡剖面、岩性圈闭预测等技术手段,较清楚地认识了该区复杂构造断裂系统分布和解决了储集层描述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这对其他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三维地震处理与解释技术在发现陆梁油田过程中的应用 ,特别是对于表层结构复杂、主要目的层资料品质差、低幅度构造等不利条件时 ,如何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 ,就显得至关重要。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人员与解释人员密切配合 ,研究地震地质条件、钻探情况 ,通过相互交流 ,反馈信息。处理人员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技术 ,如采用折射静校正方法、改变处理参数等 ,最终获得了高品质的三维地震资料。资料解释应用多种方法 ,明确了构造高点 ,为勘探决策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部署的 L9井钻探获商业油流 ,为陆梁油田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震层速度进行定量岩性预测及在塔西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塔西南地区 ,钻井资料少且分布不均 ,而地震资料非常丰富 ,从而为利用地震层速度进行定量岩性预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建立高、低速层地质模型、等效模型、数学模型以及研究层的岩性量版 ,从而对高速层的百分含量进行定量计算。最后根据钻井统计的不同层序的不同岩类的含量 ,将地层岩性简化为二元结构 ,从而得到高速层对应的碎屑岩或碳酸盐岩的百分含量 ,这些资料可直接用于沉积相的解释 ,同时为盆地分析及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岩性比资料  相似文献   

20.
Stezyca油田位于波兰东南部的卢布林盆地中部。该油田发现于1993年,产层为上石炭纪的河流相砂岩层,三维地震显示背斜构造中有4个气层,2个油层。到目前为止,已完钻10口井,主要的油气层位于Ⅰ2砂岩层。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岩心资料与测井综合解释结果来提高Ⅰ层的Ⅰ2组的地层评价。Ⅰ2组的砂岩在每口井中均部分或全部取心。通过一系列岩相及岩石物理实验室分析、测量,包括:自然光和紫外线摄影术、岩心描述、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岩石成份的X射线衍射测量,确定岩石骨架密度,孔隙度、水平和垂直渗透率、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和毛管压力测试。利用一种确定的方法,由计算机程序实现测井资料的定量解释和分析。测井方法包括下列常规测井:自然伽马能谱、补偿中子、补偿密度、井眼补偿声波、双感应、双侧向、微球聚焦、六臂地层倾角仪。岩心资料与测井综合分析,并参照中途测试和生产测试结果修正选取的解释模型。利用改进的模型重新进行地层评价,计算油气储量。给出了Stezyca油田所选取的井中Ⅰ2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地层评价和岩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