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个欧亚种葡萄品种二茬果的产量及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红地球、美人指、粉红亚都蜜3个欧亚种葡萄品种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矮壮素分别处理2次,并辅以摘心、施肥等措施,以观察其对二茬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处理均可促进二茬结果,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各品种二茬果比一茬果延后2~3个月成熟,二茬果产量稍低,果粒稍小,但果实内质优于一茬果.  相似文献   

2.
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两茬果酿酒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NW196是利用毛葡萄做母本与欧洲酿酒葡萄杂交选育得的酿酒葡萄新品种.以该品种的两茬成熟浆果为材料,分析测定了果实性状和酿酒样品理化指标,并采用先进的红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鉴评.结果表明,一茬果外观糖度、总糖、总酸和出汁率分别为16.0%、131 g/L、12.8 g/L和65.0%;二茬果除出汁率略低外,其他指标均明显高于一茬果,二茬果原酒总糖、还原糖、总酸和干浸出物含量均高于一茬果酿造的原酒.两茬果原酒呈宝石红色,半透明状态,酒香和果香较协调,酒体较丰满,具典型性;一茬果原酒入口圆润,有时略有皮渣味;二茬果原酒无皮渣味,但入口酸味较大,更具典型性和优良山葡萄酒风格.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西葡萄花期灰霉病发生严重的状况,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葡萄二茬果开花期间对避雨栽培的14个品种的花序开展灰霉病抗性调查和分析。根据田间自然鉴定结果,对抗性差异大的4个代表品种花序人工接种灰霉病菌,验证田间自然鉴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田间调查筛选出2个高抗品种(龙紫旺、龙紫宝)、2个抗性品种(金光、沈农脆丰)及3个感病品种和7个高感品种,并且两种方法均显示‘龙紫旺’‘龙紫宝’是高抗灰霉病的葡萄种质。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银川地区对‘优玫瑰’‘KM183’‘京香玉’进行日光温室葡萄一年两熟栽培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3个品种都具有易成花、连年丰产能力强、休眠期短、二次结果产量高、果实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通过适宜的环境调控和树体管理,一茬果在6月中上旬成熟上市;然后对树体加强管理,经过2个月的营养生长恢复树势,8月上旬更新修剪,涂抹“荣芽”打破休眠,12月下旬二茬果成熟上市。此技术的推广利用可为农民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5.
以‘夏黑’‘阳光玫瑰’‘魏可’3个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GA_3、CPPU处理果穗,分析了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中消解规律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A_3、CPPU浓度的增高,其消解速度随之加快;第2次处理后的14 d果实中GA_3、CPPU的残留远低于我国、日本等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在着色后15 d,所有处理中的GA_3和CPPU含量几乎为零,说明两种调节剂对葡萄的安全性没有影响。GA_3、CPPU对不同品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粗蛋白含量影响存在差异性,为生产实践中科学合理地使用GA_3、CPPU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3个甘蔗品种和3种氮磷钾肥比例进行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按N∶P2O5∶K2O=2∶1.5∶1.5或2∶1∶1.5施肥比按N∶P2O5∶K2O=2∶1∶1施肥增产、增糖;3个品种中,ROC22产量、糖分最高.另外,不同的品种在产量方面对氮磷钾养分配比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玉/豆"套作模式为背景,三个不同株型的玉米和三个不同熟期的大豆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大豆地上部氮素积累和转运,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大豆品种中,以晚熟大豆在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为最高,分别高出中、早熟品种121.09%和165.33%,其氮素积累速率、有效荚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3.78kg/hm2.d、60.27荚、3 840.22kg/hm2和48.71%,均显著高于中、早熟品种;大豆地上部氮素积累总量、积累速率、转运量和单株有效荚数均随着玉米株型的变化(从紧凑型到平展型)而减少,紧凑型玉米下的大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2 609.10kg/hm2和1 203.83kg/hm2,显著高于其他玉米株型处理;交互作用分析表明,玉米株型与大豆熟性在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上互作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极显著相关。因此,选择紧凑型玉米与晚熟大豆品种搭配有利于提高套作大豆的产量,从而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8.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巨峰’葡萄坐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矮壮素、缩节胺、烯效唑和PBO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巨峰’葡萄坐果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前7~10 d喷施PBO对‘巨峰’葡萄坐果及坐果期穗长无显著影响,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缩节胺和烯效唑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坐果率,其中500 mg/L缩节胺、50 mg/L烯效唑和500 mg/L矮壮素处理效果较好。500~700 mg/L缩节胺、50 mg/L和150 mg/L烯效唑、1000 mg/L矮壮素处理有极显著降低坐果期穗长的作用,而500 mg/L矮壮素、300 mg/L缩节胺、100 mg/L烯效唑处理后,穗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坐果率与果穗初始小花数有极显著相关关系,初始小花数保留150朵左右,并结合花前喷施500~700 mg/L矮壮素等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坐果率,达到生产高标准优质葡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牦牛肉为原料,以剪切力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为指标,考察了牛肉嫩化处理常用无机盐:氯化钙、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钠浓度及四种无机盐的处理时间对牦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盐类在不同浓度、不同天数下对牦牛肉嫩化效果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盐类和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牦牛肉剪切力影响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W-B剪切力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化,以减少盐用量和嫩化时间为目的,确定出CaCl2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4%,处理2d;焦磷酸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4%,处理1d;焦磷酸二氢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5%,处理3d;三聚磷酸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3%,处理4d。研究结果为牦牛肉的嫩化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牦牛肉为原料,以剪切力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为指标,考察了牛肉嫩化处理常用无机盐:氯化钙、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钠浓度及四种无机盐的处理时间对牦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盐类在不同浓度、不同天数下对牦牛肉嫩化效果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盐类和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牦牛肉剪切力影响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W-B剪切力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化,以减少盐用量和嫩化时间为目的,确定出CaCl2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4%,处理2d;焦磷酸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4%,处理1d;焦磷酸二氢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5%,处理3d;三聚磷酸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3%,处理4d。研究结果为牦牛肉的嫩化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取广西区内推广种植的3种基因型甘蔗:粤糖00-236、粤糖55、桂糖02-901,研究NPK在不同基因型甘蔗上的积累和利用。结果表明:在当年低温干旱的影响下,3个品种的产量均受到了影响,但粤糖55各项指标都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产量的高低与养分积累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分析NPK在各部位的含量及积累。NPK在3个品种各部位的含量数据间差异并不大,不同品系间分布规律有所差异,N和K对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甘蔗生长过程中养分逐步积累,最终在蔗茎中的积累量粤糖55仍然最高。养分积累量的高低与养分利用有关,因此养分的利用率是决定最终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比较3个品种的养分利用率,粤糖55对NPK的利用率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综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最终的结果说明粤糖55较为适合在这一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矮壮素在荸荠生长中使用必要性与安全性。方法:基于QuEChERS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g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荸荠中矮壮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aCl和MgSO4盐析除水后,用UPLC-MS/MS分析,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 (MRM)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通过残留模拟试验,分析用药量与残留量之间、荸荠产量和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通过消解试验,分析矮壮素在荸荠及水环境中的消解规律,并根据样品的检测数据进行矮壮素在荸荠上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目标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34),在0.01、0.1、1 mg·kg-1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0%-115%,相对标准偏差 (RDS)为1%~12%;方法定量下限为0.01 mg·kg-1。试验中用50%矮壮素水剂 (稀释倍数667倍)喷施荸荠植株一次,通过消解规律研究发现,喷施矮壮素后,荸荠植株样品中残留量是先升高后降低的,28天时的植株样品中矮壮素含量降到了1.13-1.35 mg·kg-1;田水中矮壮素的含量是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的,21天时的田水中矮壮素均未检出。试验条件下,荸荠样品中矮壮素残留对成年人的慢性风险商均处于低风险水平,荸荠上使用矮壮素是安全的。结论:试验验中矮壮素不但能增加荸荠产量,而且没有引起品质明显变化,因此荸荠在生产中有使用矮壮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以重穗型品种矮早8和中间型品种周麦18两个中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180~300 kg/hm2范围内3个梯度氮肥用量和三种基追比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运筹模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有明显的调控作用.重穗型品种矮早8以中氮水平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5:2的M1处理单产最高,为8 319.0 kg/hm2;中间型品种周麦18以中氮水平下基肥与拔节肥并重的M2处理籽粒单量最高,为9027.0 kg/hm2.氮肥对中间型品种周麦18产量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对单位面积稳数的调控来实现的,对重穗型品种矮早8则主要是通过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调控来实现的.重穗型品种矮旱8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氮肥用量和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升高,高氮水平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5:2的处理H1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中间型品种周麦18籽粒蛋白质含量则以中氮水平下基肥与拔节肥并重的M2最高;供试品种的淀粉直/支比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和追肥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在180~300 kg/hm2纯氮范围内,根据品种不同穗型特点,采用中氮水平,适当加大追肥比例,重穗型品种矮早8以中氮水平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适为3:5:2适宜,中间型品种周麦18以中氮水平基肥:拔节肥为5:5是实现高产优质同步提高比较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K326、贵烟11和红花大金元(红大)3个品种的风干种子为材料,设置了60Coγ射线剂量和NaN3浓度及其组合处理,研究γ射线与NaN3对不同品种烟草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NaN3、γ射线×NaN3(交互作用)、γ射线×品种、NaN3×品种、γ射线×NaN3×品种等因素均对种子活力有极显著影响;3个品种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排序为责烟11≈红大K326;γ射线处理种子对烟草诱变的适宜剂量为330Gy;3个品种对NaN3的诱变敏感性排序为红大贵烟11K326;NaN3处理种子对烟草诱变的适宜浓度为3.5~4.3 mmol/L;3个品种对γ射线与NaN3复合诱变敏感性排序为红大贵烟1lK326;复合处理中γ射线对烟草种子活力指数的损伤效应大于NaN3.  相似文献   

15.
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气候条件下,对单粒型甜菜品种中甜-吉洮单301、吉丹单301、HYB-13及其不同播(栽)期的3个试验点的经济性状试验研究表明:各品种的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等均以在5月5日播种及移栽的表现最佳,达到5%或1%显著水平。品种处理分析结果:吉洮单301(移栽)根产量与产糖量最高,九台、大安、洮南3个点次根产量结果分别分为48227.9kg/hm^2、47264.8kg/hm^2和46493.7kg/hm^2,与其它品种处理呈1%显著水平;对应3个点次,产糖量结果分别为6650.4kg/hm^2、7172.1kg/hm^2和7703.5kg/hm^2,与其它品种处理呈1%显著水平。吉丹单301(直播)含糖率最高,3点次含糖率分别为:16.4%、18.0%和19.3%。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组成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淀粉积累随灌浆进程推进呈上升趋势,淀粉积累速率则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均在花后21~28 d时积累速率最快.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以较高密度的B3处理(225×104/hm2)成熟期籽粒淀粉含量最高,直/支比最低;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以最低密度的C1处理(300×104/hm2)籽粒淀粉含量最高.两种穗型品种的多数淀粉糊化参数以高密度或较高密度处理的数值最高,而适宜的种植密度既能改善两种穗型小麦品种的淀粉组成,又有利于提高其粒重与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吴志平  王廷良  刘琳  陈国强  谈建中 《丝绸》2012,49(11):32-37
以6个家蚕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抗保幼激素"金鹿三眠素"对不同蚕品种的三眠化诱导效果,并比较分析了茧丝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眠蚕的诱导效果、发育经过与蚕品种及处理时期密切相关,表现为二化性杂交品种优于多化性品种,中系原种优于日系原种;诱导三眠蚕的茧丝质成绩因蚕品种和处理时期而不同,三龄处理区与四龄处理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春蚕和秋蚕茧丝纤度最细分别可1.199 dtex(1.079 D)和0.892 dtex(0.803 D);秋季处理的茧质成绩不如春季,但茧丝纤度较小;在供试的6个蚕品种中,"两广二号""秋丰×白玉"和"白玉×秋丰"3个杂交品种及2个原种"菁松""皓月"适用于诱导三眠蚕,可优化调控生产不同规格的细纤度茧丝。  相似文献   

18.
以33个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出不同穗型品种穗部性状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不同穗型品种穗部性状之间有显著关系。阐述了单穗重、穗部性状与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水稻穗部性状之间的每穗粒数、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率呈极显著的关系。穗部性状对产量的探讨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缺锰对葡萄试管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以红地球、京秀、超级无核3个品种试管苗为试材,利用B5培养基,设置缺锰、1/2锰2个处理,以正常供锰为对照(CK),30d后分别测定不同处理试管苗的株高、新根数、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POD、NR活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缺锰处理的试管苗株高显著低于CK,1/2锰处理时红地球和京秀的株高与CK差异不显著;缺锰和1/2锰处理,3个品种的新根数均显著低于CK;缺锰处理下,3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高于CK;缺锰和1/2锰处理对3个品种POD活性、NR活性的影响较小。3个品种对锰胁迫的抗性表现为京秀>超级无核>红地球;缺锰对葡萄试管苗根系生长抑制要大于对茎、叶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前处理及仪器条件优化,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EChERS-GC- MS/MS)法测定粮食和油料油脂中矮壮素残留的分析方法。选用小麦粉、大米、玉米、大豆、大豆油、油菜籽、菜籽油作为样品,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脱水、再经N-丙基乙二胺(PSA)、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吸附剂净化。采用衍生质谱方法考察了不同基质(小麦粉、大米、油菜籽、菜籽油)的基质效应,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中矮壮素在0.05~2 μg/mL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 0。检出限为0.004~0.009 mg/kg,定量限为0.01~0.03 m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3.6%~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4%~7.78%(n=6)。该方法高效、灵敏度高,可满足粮谷和油料油脂样品中矮壮素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