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采用工件运动的方式进行复杂曲面线切割加工是个很好的选择,而对工件的三维空间定位伺服机构的精确控制是进行零件加工的关键.以研制的三轴联动高精度数控转摆摆工作台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的五轴联动线切割机床伺服控制系统.介绍了机床的总体结构和PMAC卡的PID控制算法.控制环节采用底层开发的开放伺服PID控制策略,利用PMAC TURNING软件对转摆摆工作台各轴的PID参数进行了调节并获得了合理数据.试验表明工作台获得了较好的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实现了工作台的精确位置伺服控制.为实现高精度复杂曲面线切割加工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研制复杂曲面电火花线切割智能制造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复杂产品协同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协同仿真技术已经日益成为了解复杂产品行为、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整体性能和质量的有力工具和重要手段.在分析了复杂产品协同仿真特点、主要仿真类型及其协作模式、协同仿真平台功能的基础上,研究了以PDM为支撑系统通过拓展其功能和性能的协同仿真平台及其体系结构.并就协同仿真建模、模型生成方法、模型重用、仿真模型库/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建立以产品层次结构树为核心的集成化信息模型,研究了协同仿真信息管理与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复杂曲面形成原理出发,提出了利用工件转动、摆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加工复杂曲面的方法,建立了加工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插补方式和工件运动形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复杂曲面形成原理出发,提出了利用工件转动、摆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加工复杂曲面的方法,建立了加工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插补方式和工件运动形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线切割上下异形锥度曲面加工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现有高速走丝线切割机上下异形锥度曲面加工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并对其实现方法作了详细介绍,从而有望较好地解决现有控制模型中存在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现有高速走丝线切割机上下异形锥度曲面加工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并对其实现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从而有望较好地解决现有控制模型中存在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复杂曲面微细零件切削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机电系统已成为人们从微观角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高新技术.对于微机电系统,更重要的是微细零件的制造和加工.通过对复杂曲面微细零件的切削加工研究,对微细零件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加工机理及表面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复杂曲面零件的几何模型重构是逆向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由零件表面的数字化数据提取边界线是构造几何模型的重要步骤。针对由CMM获取的三维数据“点云”,提出了经纬线扫描算法自动提取单值曲面边界线,提出了基于局部增量网格扩张的三维散乱数据三角剖分算法,实现了任意非封闭曲面边界线的自动提取。实践证明,通过该算法得到的复杂曲面的边界线能够满足模型重建的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基于UG软件提出了一种复杂曲面覆盖件模具的分区加工方法,并以汽车前盖内板的凸模加工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该法的模具CAM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0,(9)
针对目前复杂曲面产品的需求,首先,通过采用Preston方程与Hertz接触理论建立复杂曲面柔性抛光的材料去除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经理论计算得到的表壳工件的接触区域压强与接触面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对偏差约为20%;其次,引入修正后的Preston方程,建立了最终的材料去除模型且更加符合抛光的实际过程。研究表明:材料的去除量与法向抛光力、抛光轮线速度、进给速度、接触面几何性质、抛光工具与工件的材料性质均有关;最后,通过对进给速度的修正,在恒定不变的法向抛光力下,工件材料去除量不受抛光轮磨损的影响而改变。为了合理控制接触压强和抛光轮的磨损,随着抛光的进行,进给速度逐渐减慢,可加工的工件数减少。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冲模CAD/CAM3B(4B)格式指令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包括模具刃口尺寸计算,二维图形的定义和交点坐标的计算,3B(4B)格式指令自动生成原理。 相似文献
20.
机架双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船用柴油机H型构件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不高、焊接质量人为因素影响大、生产工人劳动强度高等问题,提出了双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系统的焊接技术方案.应用KUKA SIM Pro软件,建立了H型构件、三维滑轨、变位机、机器人模型,开展了H型构件双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焊接模拟研究,获得了组成系统的结构型式与有效尺寸,系统可有效地防止机器人发生碰撞和保证其手臂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为适应H型构件"L"型焊缝成形控制要求,提出了焊枪姿态控制方法,并经焊接实践得到了良好的"L"型焊缝成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