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肽泡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方法研究肽泡的形态结构及其特性。结果表明,肽泡大小不等,泡壁由厚度不均一且电子致密度较高的丝状物组成,轲与兔红血球碎片自然重组成双分子层结构,肽泡的包裹特性,有可能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2.
光盘是八十年代十大高科技成就之一。它是一种崭新的信息载体,被誉为“海量存储器”。每面12英寸光盘可存计算机二进制码10~(11)bit,或存54000页图象或文字,或存1个小时的电视图像和伴音,其存储质量都很高。 相似文献
3.
4.
近十年来,在对霍乱弧菌深入研究的同时,对大肠杆菌致泻问题的认识也有了进展。现在已分离到能产生肠毒素的大肠杆菌,它能引起轻度或中度婴幼儿腹泻、旅游者腹泻或霍乱样病状,可因水、食物被粪便污染而引起流行。由于形态结构和功能有一定关系,为此我们用电子显微镜作了观察。结果和讨论在负染标本中,不产毒株(N19)的菌体表面可见电子致密与透明的条纹交替存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菌体表面可见园形或四角形、六角形亚单位及纤毛,在超薄切片中不产毒株的胞浆中可见许多和动物细胞的微丝相似的细纤维,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未见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胞浆中可见细颗粒组成的“团块”(和鼠伤寒沙门 相似文献
5.
6.
竹杆锈病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竹杆锈病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周世国,甘习华,姜力(南京林业大学电镜室,南京210037)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竹杆锈病原孢子的形态,病组织中菌丝分布和致病机理。观察发现竹杆锈菌的夏孢子开始产生时仅是产孢细胞顶端的囊状膨大,表面光滑无疣状突,... 相似文献
7.
硒酵母粉末是含有微量硒元素的碳氢化合物,是低密度的有机物,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癌防癌药物。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有些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与该地区人群血硒水平呈负相关。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通过营养条件补充一定量的硒,有可能防止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武汉医学院照1978年全国抗癌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SiO_2/Si衬底上化学金相沉积多晶硅层经硼离子注入,再由Q-Nd∶YAG激光或二氧化碳激光或热处理退火后晶粒的变化。激光退火多晶硅的晶粒可由500A长大为7μm×3μm以上。本文并着重介绍了激光退火多晶硅的电镜试样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升温过程中由针形α-FeOOH→α-Fe_2O_3→Fe_4O_3→γ-Fe_2O_3的相变过程。确定存在下述晶体学关系:(100)_(α-FeOOH)∥(0001)_(α-Fe_2O_3)∥(112)_(Fe_3O_4)∥(111)γ_(-Fe_2O_3),〔001〕_(α-FeOOH)∥〔2130〕_(α-Fe_2O_3)∥〔513〕_(Fe_3O_4)∥〔110〕_(γ-Fe_2O_3)。在相变过程中针形单颗颗粒的大小和外形基本不变。分别测定了相变过程各个阶段生成物的针轴方向为: 〔001〕_(α-FeOOH),〔2130〕_(α-Fe_2O_3),〔110〕_(γ-Fe_2O_3)。并分析和讨论了α-FeOOH聚集时的择优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昆明郊区有50%以上的菜豆程度不同地感染上了花叶病,而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一般发病的菜豆减产10%~20%,严重发病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与深绿色相间的花叶,或叶面粗糙、皱缩、起疱斑等,全株呈矮缩及丛缩现象,株型矮小,苗期感染容易造成豆苗枯死,后期感染使结荚少而小。在云南省农科院蔬菜试验地内采集表现花叶的小黄金豆病叶,剪碎,加同等重量的0.02MPBS(pH7.0),磨细,少量汁液用磷钨酸钠负染后,JEM-100CXⅡ型电镜观察,其余汁液作为种毒用于接种。 相似文献
13.
14.
大豆花芽分化和发育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限型开花大豆品种东农47(Glycine max(L.)Merr.cv.Dongnong47)为实验材料,对其花芽分化和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花芽分化分为4个主要时期:(1)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和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雄蕊雌蕊结构分化期;(2)大豆花的发育过程中不同轮花器官发育时间上的重叠现象,以及同轮上的同种花器官存在着发育时间及程度上的差异,不符合ABC模型理论;(3)花瓣的发育在早期迟缓,后期才迅速发育,直至高过雄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江南一带流行的兔急性传染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及电镜观察,已确认为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但目前对该病毒的类属及性质尚存有不同意见。我们用人工感染致死的病兔肝组织作超薄切片及匀浆抽提液负染观察,发现有大量直径为30nm左右的颗粒存在,颗粒均位于白细胞的细胞质中,有的散在分布;有的聚集成堆; 相似文献
16.
韩辉钟宁宁焦淑静马勇王琪黄小艳朱顺玲姚立鹏 《电子显微学报》2013,(4):325-330
通过氩离子抛光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中国几个地区泥页岩中的粒间孔、粒内孔和有机质孔的形状大小等形貌学特征。结果表明,粒间孔主要呈不规则三角形状,大小在80~400 nm之间;粒内孔主要是溶蚀成因孔,其形状不规则,成群发育,孔隙壁呈曲线,大小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不等;有机质孔主要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大小一般在1μm以下,主要集中在几十纳米左右。泥页岩中有机质孔的发育程度不仅受热演化程度的控制,而且还可能和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采用液氮冷却脆断,离子切割和超薄切片等制样手段制备高聚物样品的断面,通过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其断面结构,提出适合维持高聚物样品断面原貌的制样方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