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常温常压轧卷染色机的控制系统,变频、伺服、PL、触摸屏在轧卷染色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皇甫传智 《印染》2006,32(6):31-32
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自控器件,根据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利用触摸屏、PLC等自动控制系统对进口电气设备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染色机,具有线速度和张力恒定,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于会泳 《丝绸》1993,(10):68-68
目前,我国的印染加工设备,特别是染色设备自动化水平较低,很难适应织物染色高质量的要求,因而,从改进设备性能方面入手来提高产品质量这一手段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采用最多的是用微电脑来控制染色过程,而其中又以采用PID控制算法和连续执行机构为最多。这种控制系统有以下两个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已步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纺织行业也不例外。黄石纺织机械厂作为印染机械大型制造企业 ,在产品研发中 ,所有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 ,始终以新技术为中心 ,以提高产品自动化、智能化为目的 ,率先在国内将工控机成功地应用于热熔染色联合机、直辊丝光机等设备中 ,起了对国产印染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控制的开端。该控制系统不仅具备完全覆盖PLC人机界面的所有功能 ,而且其灵活多样的编程方法 ,丰富多彩的数字 ,模拟动态画面 ,强大的…  相似文献   

5.
谢水英  韩承江  姜磊 《纺织学报》2010,31(7):135-140
针对染色机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方式单一且自动化程度落后;同时对水;电资源浪费大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控制方案。运用PLC及组态技术使系统实现集散控制;在相应环节上运用变频及智能PID技术;解决了染色机控制方式的单一、落后、实时性差等问题。实验证明;经改造后的系统简化了工艺操作;使操作流程规范化;布匹染色均匀、质量显著提高。在加入PID算法后;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良好;精确度提高;系统达到了节能降耗;减小污染;提高生产运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ARM系列芯片中的LPC2210嵌入式微处理器,选用实时处理多仟务的μ C/OS-Ⅱ操作系统,设计基于ARM的溢流染色机控制系统:对电源电路、存储器、A/D等电路进行设计,系统采用485网,实现对系统各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处理及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8.
本系统可对远程供水进行自动控制。不仅能保证水质。而且合理、高效、节能地进行供水。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染色机温度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硬、软件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系统的控制算法。该控制具有灵活性、鲁棒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有效地解决了染色机温度控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系统用来控制整个染色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在升温、保温和降温时段内对温度和时间进行高精度控制,可提高染色质量。实际运行结果证实,该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品种的织物染色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汪海燕 《丝绸》2004,(7):32-34
采用西门子公司的PROFIBLS-DP总线卡构成间歇式染色机温度控制系统,通过中控机可以设置不同的染色温度曲线,温度控制过程由现场控制器实现。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间歇式染色工艺与设备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集散控制方案。该集散控制系统由生产管理层、过程控制层和现场执行层组成,其中生产管理层对染色工艺与设备集中管理和监控,过程控制层由分布在各个生产工位的染色机控制器组成,实现对各台染色机的控制,现场执行层由染色现场的智能传感器、智能执行器等模块组成,实现对染色现场数据的获取和染色工艺参数的控制。生产管理层与过程控制层采用以太网通讯,过程控制层与现场执行层之间的通讯采用基于MODBUS协议的RS485总线。文章以温度控制为例,介绍间歇式染色机实现集散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应用测试表明,该系统在控制功能和网络通信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是染色企业对间歇式染色生产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实时控制的有效方法,可提高间歇式染色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产生色差的设备因素着手,论述浸轧染色、巨型卷染、冷轧堆染色等染色装备防患色差的技术更新,阐述了防患色差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羌晓阳  钱震  王海平  胡峰 《丝绸》2001,(5):9-11
真丝针织绸采用Silk Flow 4溢流染色机染,产品质量较稳定,文中介绍了150g/m2真丝针织绸精炼,染色,固色和柔软处理工艺,以及大生产时快速测定脱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践,分析了筒子染色工艺的配套设备在引进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环节。主要从松式络筒机、筒子染色机、染色筒管、筒纱烘干机四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聚酰胺染色过程中的pH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性产及金属络合染料对聚酰胺染色通常都使用温度控制方法。温度的控制一般基于经验,并且常根据织物质量,色泽深度及使用设备来加以选择。在PH恒定工艺中这些裼 最优化过去已经描述过。为了增加染浴的竭染率并由此来改善染色的重现性和资源匀染性,在工艺操作中实施降低PH同时井高温度是切实可行的。要一文就这类PH滑动工艺的最优化作了概念。由于最佳的PH范围随着没的被染物而改变,因而本语文所述的方法也考虑到了这些  相似文献   

17.
根据活性染料固色原理和真丝绸冷轧堆染色工艺要求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固色碱体系,并应用于真丝绸冷轧堆染色。实验结果表明:该固色碱体系可以代替传统的泡花碱体系,且用量少,约为泡花碱体系的1/3~1/2,固色牢度好,不粘轧辊。  相似文献   

18.
溢流喷射机染活性黑色染料的选择与匀染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浩然 《染整技术》2003,25(1):22-25
通过对国产活性黑上色性能的测试,找出了溢流喷射染色往往上色不匀的根源,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匀染工艺。并对国产活性黑染料进行了较广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钟益联 《中国造纸》2002,21(3):65-67
对纸机控制系统作了简要论述,介绍了QCS系统技术参数,并从通信网络,操作站、控制站、I/O、工程师站及软件组态工具等方面对DCS系统作了一般技术性论述,指出纸机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纸机的首选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大豆纤维与棉混纺织物溢流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利  李晓英 《染整技术》2004,26(1):20-22
探讨大豆纤维与棉混纺织物的溢流前处理和染色工艺,同时对各种助剂的用量、染色工艺条件、染色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