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旭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5)
李清照在诗、词、等领城中都作出了杰出的成就,其作品具有艺术的双向性,即与社会现实的必然联系和与自然的天然联系.过去的研究,多侧重前者,而后者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探索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永恒命题,也是中国文学的永恒主题.李清照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不仅仅因为其诗词的成就,也是因为其在人格上的卓然独立.本文主要从母性文化思维的视野出发,结合李清照的生平探究其思想的形成,从她的个性意识、爱情t识、爱国意识三方面来探讨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并结合作品中展示出来的女性觉醒意识,阐述李清照思想深处的"回归自我"的个性特征,从而展示出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是其所处时代,乃至整个封建时代其他女于身上所缺少的. 相似文献
2.
张萌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气和才华的女词人.李清照作为宋词大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李清照的<漱玉词>在宋词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作为一名中国古代闺秀,李清照出身不凡,她的夫家和娘家在当时有一定的地位,让她能有不一般的见识和经历,因此也受过更多,更良好的教育.所以,她才能有如此之高的成就.但是,她有着同样身为古代女子的处境,依附于丈夫,行动大多局限于闺房绣楼的小小天地,生活寂寞无聊,枯燥琐碎,所以李清照的作品内涵中表现出中国古代女性内心深处的哀愁. 相似文献
3.
从颜色词的联想意义看汉英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色词除了表示客观色彩意义外,还具有更多的联想和比喻义.由于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思维习惯等的不同,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也就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和文化内涵.注重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正确理解词汇载有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女性设计入手,分析女性在艺术设计领域社会身份多样性,从其作为消费者和设计者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女性设计的一些常用手法,以期更好地为女性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5.
詹丽琴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4)
韦庄是唐末五代著名的文人。以入蜀为分水岭,韦庄前期以作诗为主,在诗中直截了当地抒发情思;后期以创词为主,在词中抒写鲜明的个性化情感。唐末五代的乱世现状、大半生的颠踬困顿和所见所感构成了韦庄丰富的情感世界,所以在词这种婉约的体式中,他通过"男子作闺音"和打破"男子作闺音"两种方式来抒发个性情感。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数量众多,作用巨大.在英译汉过程中,想要将颜色词正确地翻译成汉语,必须了解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作用和用法.同时,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与文化精密关联.所以,英汉文化的不同也是英汉颜色词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虹影擅长于从家庭叙事角度考察女性本体,在她的笔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身体中醒来,从家庭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大胆追求她们想要的生活,体现出勃发和张扬的女性意识.这种真实、性感、可把握、无遮拦的女性意识,体现了人性的全面丰富和完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更贴近女性生存现状的人文关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董鑫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8(1)
女性观众作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元素,在影像世界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此,借助劳拉·穆尔维理论宏观剖析女性观众的特质,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梳理女性观众的心理过程,并且以当代电影实例来诠释女性观众的处境,从而展示出影像世界中的另一双眼睛.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艳丽的奇葩.颜色词在<红楼梦>中出现频率之高,使得<红楼梦>可称为是五彩斑斓的红楼世界,颜色词的巧妙运用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曹雪芹的文学才能.本文将时<红棱梦>中的颜色词及其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顾娜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
本文从中国民族歌剧女性角色作为切入点,从几个方面诠释其形成的各种原因及特征,从而剖析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常明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3)
仅凭一部长篇小说《飘》就获得较高文学声誉的美国女作家米切尔,让郝思嘉的故事风靡全球,家喻户晓。米切尔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对郝思嘉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让众多女性读者跟随郝思嘉一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惊险的旅程,在女性世界里引发了巨大反响,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来源于现实女性世界的一种广泛存在的"郝思嘉情结",一种深深地隐藏在女性内心的共鸣心理结构,下面我将对这种心理结构进行逐条分析。 相似文献
12.
薛娇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
本文主要以罗稻香和金东仁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卖淫不伦现象的分析找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宋辉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
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会职工组织自身建设是推动女职工工作发展的基础,也是女职工工作生命力的源泉,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做好女职工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本文就女性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战国策》中对于各种类型的人物都有着生动的刻画,虽然女性这一形象所占比重小,但也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对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进而来探讨这个时期女性所特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尿壶在护理女性骨盆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48例女性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使用尿壶接小便,对照组使用传统便盆接小便,其余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骨折部位发生疼痛和骨折移位的例数、小便护理上的耗时、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发生疼痛、骨折移位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小便护理上的耗时短于对照组[(0.2±0.1)hvs(1.2±0.1)h,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8%vs50.0%,P<0.01).结论女性骨盆骨折患者使用尿壶小便能减少搬动,减轻疼痛,减少骨折再移位的危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女性题材是我国诗歌的一个传统内容。唐代王昌龄以其深婉细腻的笔调对女性生活和女性心理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观照。其笔下女性题材主要有三类:闺情、宫怨和以采莲女为代表的表现少女少妇形象的江南情歌。在诗坛上留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 相似文献
17.
高鸿萍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3(1)
在女性创作中,充斥着大量变态心理描述,这种描述是一种极端边缘化陌生化的言说方式,必以其新奇强化着审美趋动;表现变态心理,通过对女性欲望、女性性心理的刻划或对男女两性性关系的描绘,突破禁忌,建构独特的个体精神世界;同时,突破由中国古典文化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学的美学规范--和谐与平衡,化丑为美,这便是对变态心理之审美效应的艺术解读. 相似文献
18.
马腾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4)
现代作家萧红对女性命运给予了深切关注,本文从她的思想经历和其<呼兰河传>、<生死场>等作品出发,从女性本体、男权社会下女性的重负及女性悲剧命运的角度分析了其作品的女性意识,并对其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相似文献
19.
刘欢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6)
爱尔兰著名现代主义作家詹姆士·乔伊斯在其半自转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描写了一系列女性角色,这些角色出现在主人公斯蒂芬人生的不同阶段,影响了他的思想和人生.本文将通过女性意象来分析斯蒂芬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20.
曹建辉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12-15
《红楼梦》中包含了大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文化负载词。由于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杨宪益夫妇《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原则及常用的方法,即音译+注解、直译+注解、意译、文化替换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