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高双歧杆菌酸奶中双歧杆菌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研究以脱脂牛奶作为培养基,用经耐氧驯化的双歧杆菌及酸奶混合菌,比较了3种不同的工艺产品在不同的保存期内(1~15天)对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菌混合发酵工艺在制作中较为简单,工艺Ⅰ产品在1~9天保存期内的双歧杆菌数为7.0×108~7.6×108cfu/ml;工艺Ⅱ为6.6×108~7.3×108cfu/ml。而双歧杆菌发酵乳与酸奶按1∶2(V/V)比例混合的生产工艺Ⅲ产品中双歧杆菌数量最高,在1~15天的保存期内可达6.8×108~9.4×108cfu/ml。 相似文献
2.
纯双歧杆菌酸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双歧杆菌经过筛选驯化使其岈厌氧驯化成有氧生长良好的菌种,制作纯双歧杆菌酸奶。C4菌可在牛乳中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而且品味优良,成本不高,设备简单,不需添加酸奶菌种即可制得纯双杆菌酸奶。 相似文献
3.
4.
从市售合生元中分离鉴定出嗜酸乳杆菌,以脱脂乳培养基或MRS液体培养基培养菌株,探讨嗜酸乳杆菌的生长特性,研究不同pH、保藏温度以及西红柿汁含量对嗜酸乳杆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在pH6.5培养基中培养6h后的活菌数最大,且在pH2.5的培养基中0~2h内保持106CFU/mL以上,即能在较低的胃酸环境保持其益生作用;嗜酸乳杆菌酸乳在4℃下保藏活菌存活期较长;在脱脂乳培养基中添加西红柿汁对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且以添加15%的西红柿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6.
7.
双歧杆菌发酵黑米酸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世彦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8,14(1):21-22
以双歧杆菌为主要发酵剂,黑米为主要基质进行了双歧黑米酸乳生产技术参数的研究。以黑米浆70%添加30%的牛乳、6%蔗糖,4%的混合发酵剂和0.25%的SSL-1复合剂,发酵3 ̄4小时,4℃后发酵4 ̄5小时可获得酸甜适口,口味纯正的双歧黑米酸乳。 相似文献
8.
9.
以双歧杆菌为主要发酵剂,黑米为主要基质进行了双歧黑米酸乳生产技术参数的研究。以黑米浆70%添加30%的牛乳、6%蔗糖、4%的混合发酵剂和0.25%的SSL-1复合稳定剂,发酵3~4小时,4℃后发酵4~5小时可获得酸甜适口、口味纯正的双歧黑米酸乳。 相似文献
11.
12.
双岐杆菌和双岐杆菌乳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3株两岐双岐杆菌、2株长双岐杆菌、1株青春双岐杆菌和1株婴儿双岐杆菌进行了研究。制备了双岐杆菌发酵剂,该真空冷冻干燥发酵剂含双岐杆菌活菌3×10~9个/g至1×10~(10)个/g。将发酵剂粉与普通乳粉混合均匀,即可制得双岐杆菌乳粉。经150例临床疗效观察,此乳粉对控制肠道感染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良好的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双歧杆菌进行耐氧驯化,选育出耐氧菌株,并且通过正交试验,活菌计数,确定适合工业化生产双歧酸牛奶的工艺及技术参数,该产品在6℃冰箱保存5天后,其双歧杆菌活菌数仍≥10^5efu/ml。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提高双歧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双歧杆菌的种类、特性和活性条件,重点总结了双歧杆菌活性的抑制因素及提高其活性的方法,对双歧杆菌酸奶的生产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