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来对钛合金中α与β相交界处存在的界面相,一直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对界面相的形成机制以及它对性能影响的看法,也有根本的分歧。本文利用EM400T电镜,对经不同双重处理和长时间阶段处理的Ti-4.5Al-5Mo—1.5Cr合金的薄膜试样,用明场暗场观察比较;用微区衍射进行结构测定以及用EDAX9100能谱仪进行成分分析得出:界面相的形成主要  相似文献   

2.
应用单辊法快速凝固技术获得的重量百分比为Al—7Si—2,3Ti—2Ce的合金条带中,第二相呈显微颗粒分布,其尺寸不超过100nm,第二相的分布与冷却速度有关,在接触甩带机铜辊的一面第二相呈弥散状作整体分布。而在离开铜辊一段距离后,第二相主要集中在胞晶边界,如图片1示。应用多晶衍射法发现,第二相中除硅外还有未知物相的存在。中心暗场象及能谱定点分析相配合,发现非硅第二相颗粒主要成分为Al、Ti及Ce,原子百分比大约为Al—15.7Ti—6.88Ce,对于尺度为500~800A的该种中间相进行会聚束μ—衍射。结果亦示于图1中,标定为复杂立方,点阵常数为14.284A。由于此物相尚未见诸于报导,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是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三种PE(HDPE、LLDPE和LDPE)高取向超薄膜的结晶结构。不同种类PE高取向超薄膜以特殊的熔体拉伸方法制备。该方法的特点是以较低的拉伸速率(4cm/Sec)在很窄的熔体流动区域内(0.5—1.0μm),获得非常高的纵向流动梯度(4×10~4/Sec)和过冷速率。所得超薄膜厚度为50-100nm,可直接用TEM观察。所用电镜为H-600型,操作电压为100KV。明场像采用欠焦成像技术。并利用电子显微镜的多功能,诸如衍射、明场、暗场、样品旋转及倾斜等严格确定了三种PE熔体拉伸膜取向态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分析组合型余弦光栅的衍射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有菊 《激光技术》2011,35(1):89-93
为了研究组合型余弦光栅的衍射场,采用波前相因子判断法并考虑到光栅孔径的影响,得到了组合型余弦光栅的衍射场所含基元成分,导出像面上的衍射场振幅分布公式,并数值模拟了像面上衍射场振幅分布和光强分布,最后得出各焦斑的半角宽度。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余弦光栅用于滤波和光学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Cu基合金析出相的电子显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Cu—Zr、Cu—Zr—Si合金的析出相。认为Cu—Zr合金的析出相为Cu_5Zr。对析出物形状、析出面、位向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用衍射、衍衬分析得到了Cu—Zr—Si析出相结构方面的初步信息。  相似文献   

6.
Cu-Cr-Zr合金时效析出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及系列欠焦像出射波函数重构技术,探明了在大气环境下,Cu-Cr-Zr合金峰值时效时存在氧化物析出相。研究结果表明:Cu-Cr-Zr合金经950℃×1.5 h固溶处理、450℃时效6 h硬度达峰值;此时样品中除早期的具有花瓣状应变场衬度的共格析出相外,另一类强化相为圆盘状形貌的CuCrO2;该氧化物析出相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 3 m(166),与基体具有特定取向关系:[011]Cu//[010]CuCrO2,(111)Cu//(003)CuCrO2,惯习面为{111}Cu。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V_(2.1)TiNi_(0.3)Zr_x(x=0~0.12)贮氢合金,系统研究了该系列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显微组织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无Zr合金由体心立方结构的V基固溶体主相和Ti Ni基第二相组成,当加入Zr后,合金第二相变为具有六方结构的C14型Laves相而主相不变,所有第二相均呈网状分布于主相晶界附近。随着Zr添加量的增加,合金主相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呈增大趋势。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一定量的Zr既能提高其活化性能,又能提高其最大放电比容量;同时,随着Zr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能力及交换电流密度均有所提高。通过比较发现,V_(2.1)TiNi_(0.3)Zr_(0.06)合金电极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常山  许洋 《激光杂志》2014,(10):61-63
本文利用瑞利—索末菲矢量衍射公式经适当推理导出微光学系统矢量衍射像点光强度分布的解析计算式,探讨了矢量衍射成像的原理与技术。模拟实验表明,微光学系统的矢量衍射成像,不但要考虑横向场通常还要考虑纵向场,并讨论了波长和偏振态对成像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微光学衍射理论与成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文已制备了一种具有非 S 态稀土离子(Gd_4Fe_3和 Y_4Fe_3)的非晶合金。用 x—射线衍射和差式扫描热测法来检验非晶。合金的结晶用变热速率法来研究,结果由 Kissing-ers 方法来分析。在结晶过程中的形成相用x-射线衍射和热磁测量的方法来鉴别。在高达140kOe 的稳定场中以4.2—400K 的范  相似文献   

10.
正交余弦光栅的衍射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有菊 《激光技术》2013,37(1):114-117
为了研究正交余弦光栅的衍射场,采用波前相因子判断法并考虑到光栅孔径的影响,对正交余弦光栅的衍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正交余弦光栅衍射场所含基元成分,导出了像面波前函数、像面振幅分布函数和光强分布函数,并得出主焦斑的半角宽度.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光栅用于光学信息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制入射光的振幅和相位,形成特殊结构分布的照明光以提高数字全息显微记录系统分辨率,结合结构光的特性设计了明场和暗场记录系统。明场记录系统中,在利用振幅型正弦光栅和随机散射元件调制入射光波前,将超出衍射极限的物体高频信息调制到系统截止频率以内,这部分信息可以通过成像系统被记录。数字再现过程中,将其与低频信息合成,可使再现像分辨率得到提高。在暗场记录系统中,通过在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相息图改变入射光的振幅和相位分布,分别用拉盖尔-高斯涡旋、径向艾里以及携带涡旋相位的径向艾里结构光照明物体,结合暗场聚光镜的应用,提高系统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相似文献   

12.
Al—Cu—Mg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广泛使用的时效强化铝含金。合金的时效强化相S′及S相(Al_2CuMg)的研究一直是材料研究者关注的课题。晶体科学家们借助X射线衍射对它们的晶体结构及其它晶体学特征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但仍然有一些未知的和有争论的问题。S′相和S相的晶体学异同就是讨论的焦点之一。我们用高分辨点阵像和选区电子衍射研究了这个问题,取得了下述有意义的结果:1.通过对选区电子衍射图的分析,用矩阵方法测定了S′(和S)相与基体的取向关系,得出(100)_s′∥(100)_m,(010)_s′∥(021)_m。这个结果与Silcock用x射线衍射测得的结果一致。基体[112]_m方向的s′相与基体的高分辨点阵像(图1(a))显示它们的位向关系为(001)_s′∥(0(?)2),[(?)(?)0]_s′∥[112]_m。这即是上述典型取向关系的一个具体表述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Mg-15.4Gd-1.6Nd合金200℃时效初期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HRTEM)技术并结合增强漫散射信息的HRTEM像处理分析方法研究了Mg-15.4Gd-1.6Nd(wt.%)合金200℃时效0.5 h后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合金时效初期的结构表现为稀土(RE)原子再分布形成的各种局域有序结构,其尺寸很小,一般只有几个nm,处于析出相形成的胚芽阶段。这些结构与传统意义上的β″相(DO19结构)有区别,本文称为β″关联相。在原子层次研究了β″关联相的结构,认为其由单层DO19结构、DO19结构和RE原子聚集三种基本的团簇单元组成。并利用高分辨像模拟法和动力学衍射模拟法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结构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分析(EDS)研究了主要合金元素对7000系铝合金铸态和均匀化状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条件下,含Cu合金存在明显的Cu元素晶界偏析,而不含Cu合金没有明显的偏析现象。对含Cu合金且Zn/Mg>1.5时,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在晶界或者枝晶界上呈断续分布,主要是η(MgZn2)相;Zn/Mg<1.5时,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在晶界或枝晶界上呈连续分布,主要是S(Al2CuMg)相。经过均匀化工艺处理后,前者易溶解,后者难以溶解。无Cu合金中的粗大第二相粒子主要是Al5Mg11Zn4相,均匀化处理易溶。除此之外,均匀化后的合金中总会含有少量的杂质相Al3Fe相或Al7Cu2Fe相。经过系统的分析,绘制了第二相粒子与合金成分之间的关系图。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电子显微学的发展,电子束直径可以小到几个nm,因此,透射电镜带能谱可以分析直径小到10~20nm的第二相质点的成分。这是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不可能做到的。本文用此方法分析了三种高温合金中的四种小尺度(20—100nm)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四种相是GH901合金中的η相,GH169合金中的δ—Ni_3Nb相和γ″相,和U—700合金(含Co13.98%)中的γ相。试验是在透射电镜EM400T和能谱仪EDAX9100上进行的,电子束斑直径为4nm,加速电压为100kV,用两种方法试验,一种是采用萃取复型样品,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基体成分的影响。另一种方法是在金属薄膜上,直接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射线追迹法和Stratton-Chu衍射积分公式研究透镜像空间的矢量衍射场,说明了决定衍射场分布样式的口径场相位分布的确定方法,对双曲面透镜给出了不同入射倾角时的焦区场功率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并考察了焦区场的矢量特性,计算与实验在毫米波频段完成。  相似文献   

17.
将熔融的Fe—Nb合金在高速旋转的铜辊上急冷,得到长约2~6mm,宽1~1.5mm,厚40~80μ的条带。把这样的条带直接进行离子减薄,然后供电镜观察。实验证明,该样品中同时存在着5次对称相(i相)(图1)和10次对称相(图4)。从[图2]可以看到,沿5次轴拍摄到的高分辨象上,象点的排列是非周期性的,但可找出10个象点(白点)在一个圆周上的区域(图2上已用黑点标出一部分)。实验中亦观察到i相经常与晶体相μ相长在一起(见图3)。与Al—TM中的10次相的电子衍射图相比,Fe—Nb合金中10次相的衍射斑点较少。通过大角度倾转  相似文献   

18.
自从Shechunan等1984年首次报道在急冷铝合金中观察到二十面体相(I相)以来,已发表了大量有关准晶I相的结构与缺陷的工作。但用甩带法制备的溶体急冷Al_(76)Si_4Mn_(20)合金带中I相内存在着大量缺陷,其透射电镜衍衬象过于复杂。将它在673K退火2小时,以期获得较完整的I相。再用离子薄化法制备透射电镜试样。在双光束条件下的明场象(图1)中可观察到清晰的等厚条纹,偶而还观察到图l中用箭头指出的双黑瓣衬度。暗场象(图2)则具有大致相反的衬度。采用不同的衍射失量(→g),±(→g)并在不同的偏离参数s下观察其衬度特征的变化,初步判断这是小位错圈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横截面电镜试样方法研究了W/C、Mo/Si、W/Si、Pt/Si四种多层膜的热稳定性。它们均生长在Si(100)衬底上,其周期数分别为125,65,288,35。透射电镜实验在H—800上进行。W/C多层膜有未退火,500℃,800℃退火0.5hr的样品,Mo/Si多层膜有未退火和500℃退火0.5hr的样品,W/Si多层膜有未退火和400℃退火0.5hr的样品,Pt/Si多层膜有未退火的样品。退火的真空度优于3×10~(-5)托。典型的衍射花样和明场像如图所示,根据衬未退火、W/Si多层膜的衍射花样及BF像。底单晶Si的衍射斑作内标可以精确地测定多层膜的周期,发现不同退火温度后其多层膜的周期不同。400℃退火后的W/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选区电子衍射,并结合X射线衍射对六种不同成份的急冷合金及其退火后的相组成进行了鉴定,得到了它们的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