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倪琪  王玉  菊地成朋 《城市建筑》2008,(11):107-108
本文以黄山市呈坎村的水系构成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的构成原理。  相似文献   

2.
街区是构成中国传统村落的基本组团单位,其潜在的含义是居住者的社会组成。本文从社会构成的角度分析街区所反映出来的村落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3.
倪琪  王玉 《城市建筑》2006,(6):87-89
本文通过对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传统民居的实地调查,分析徽州地区社会构造与传统民居空间构造在建国前后变化的原因,探求居住空间构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社会功能和空间的动态关系与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态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浩锋 《建筑师》2008,(2):23-30
本文质疑了把我国传统村落的形态看作是社会和空间之间的结构简单对应的通常观点。通过应用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本文对比研究了一组徽州村落在空间组织方面的异同及其与宗族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关联。社会和空间的动态关系显示了宗法制度和其他多种社会力量在村落发展演变中的交织作用。在这种动态关系的作用之下,祠堂和店铺等公共建筑趋向于在村落的特定地段分布和聚集;村落呈现与其社会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并通过祠堂在空间组构关系上的等级来微妙地体现宗族社会的血缘秩序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5.
安徽皖南地区的民居对于中国传统住宅形成和发展机制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清代村落卢村住居的实地调查为依据,总结传统民居形式构成的规律和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对山东省蓬莱市农村民居进行了研究,从民居的居住特点和村落空间形态两方面探讨了新民居各功能空间的立面造型、村落形态和设计构思,并提出了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7.
借以引用芦原义信有关空间消极性与积极性的阐述;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美学特制进行分析论述,以唤起对传统村落空间内涵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地域的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珠海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珠海传统村落及建筑在选址与规划和民居建筑方面的特点。作为"岭南建筑"的一部分,意在挖掘珠海特有的地方建筑特色。为保护传统建筑、承传历史文化提供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蒋明凯 《住宅科技》2021,(2):45-47,62
桂林漓江流域分布着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选取四个传统村落,采用空间句法对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空间形态间的差异性,为地域性传统村落的分析研究提供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建筑知识》2013,(11):32-32,37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关中村落以前伴随着自然状态演变而生成的丰富的村落层次和交往空间日益丧失,本文通过对关中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试图寻求出这一传统空间的特征并探讨其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之道。  相似文献   

11.
任丛丛  毕毅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10,28(5):112-116
窦庄古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东南部,始建于宋,明清发展至鼎盛,村落格局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该文通过对其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分析,试图揭示传统村落空间的独特魅力,同时究其成因、溯其本源,尝试解释传统村落空间对现代观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当下的建筑、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孙莹  何婷 《室内设计》2020,(4):104-110
空间生产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再生产,也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以广州市猎德村为例,对全面改造村落后村民与租户两类社会群体的空间活动与社会交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引入空间测度量化分析方法,探究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耦合关联。研究发现:城中村改造后形成了“传统遗存/再造空间”与“重组现代空间”两种空间类型。前者属于非符号化空间,有助于延续原住村民的社会记忆与社会联系,具有排他性;村民依然有较强的心理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社会较融合且个体间的社会联系较强,属于强势群体。后者是社区主要的公共空间,具有非排他性,但这类空间并无任何情感寄托,空间使用者很难在其中找到心理归属与文化认同,也难以实现社会关系的凝聚,新搬迁进入的社会群体出现“社会原子化”特性。两种空间类型导致社区出现空间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聚族而居的徽州村落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它们会因为血缘关系、宗族意识、佃户制度等人文因素,以及山川河流、地域空间、承载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扩张、析出,其裂变与演进适应自然环境,并最终形成人、地、村和谐统一的、场所空间有序的村落集聚形态,即村落群.文章以徽语体系下的徽州传统村落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方言区分布、地域构成和村落集群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出徽州传统村落群的发展演进、维系方式和空间结构原型,并分别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为建立基于徽州传统村落群保护与传承的自适应营造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提供一些具有创新和借鉴意义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哈静  潘瑞 《华中建筑》2009,27(12):89-91
该文论述了青海庄窠民居风格独具的地域特色,阐明庄窠民居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有着一定的生存价值,需要引起人们的大力关注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陈捷  张昕 《南方建筑》2006,110(6):121-124
在小农经济时代,各阶层人群不同的信仰造就了不同的崇祀建筑、传统村落中士绅阶层的文庙与宗祠,以及庶民阶层形形色色的村庙组成了崇祀建筑体系,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参与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塑造。本文以静升村崇祀建筑的缘起为线索,探讨了各类崇祀建筑在村落空间布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心区是展示城市核心形象的焦点,也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多元要素融合场所。西方大城市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中心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但新街口作为典型的中国大城市中心区,并没有发生衰退现象,同时随着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享有“中华第一商圈”称号。本文通过对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结构演变历程及特征的梳理总结,认为社会和物质空间相互作用是影响新街口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地区在政策、人口和产业等多方因素影响下从过去的商业中心转变为综合性功能的CBD,集中表现为商业、商务功能替代原先的居住功能,并且出现商业绅士化现象。聚焦新街口地区的时空特征,发现该地区空间利用具有明显的中心指向性,商业商务、文化、购物中心向外递减,新街口已经成为中高收入群体消费和聚居的地方,同时人口社会结构变迁对原住民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提出新街口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物质要素和社会需求的协调性,兼顾全球化消费发展和本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苏皖共建的南京都市圈中发挥城市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规划——公共建筑的聚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空间句法分析了一组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形态。研究显示,随着宗族人口的增加和分房,村落除了形成以祠堂为中心的空间节点,还出现了祠堂和店铺等公共建筑向特定地段聚集的"规划"现象。这种现象和村落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宗族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18.
高增元 《华中建筑》2009,27(7):128-133
该文以查济古村落中一个明代民居的改造为例,在介绍其真实性改造的基础上,阐述其意义和局限性,希望从这种有益的尝试中明确一些新的保护理念,获得更为合理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华中建筑》2000,18(4):123-125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绩溪始筑县城[45]。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以绩溪有徽岭、徽溪而名,州治歙县。始筑州城于新州,其城周长四里多,至今仍保存下来部分城墙遗址。此后复迁至旧罗城,“鸠工聚材,版筑以兴。城五百三十丈有奇,叠石为址,高于其旧”[46],将城池修复后,城周扩至七里三十步,设六座城门。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城内设有孝义、宣化、望仙、紫阳等十二坊,街区道路通畅,官府、庙宇、民宅和商铺等功能分区明显;已初具规模[47]。徽州当地矿冶、烧窑、木材加工等的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