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组技术(以下简称GT)系由成组工艺发展而来,至今成组工艺仍是GT中最重要的一环。成组工艺的原理就是把具有相似加工过程的“成组相似零件”集合到一起组织成组加工,以求扩大生产批量,从而能使中小批生产获得大量生产的好处。上一讲中关于零件分布的统计分析表明,占零件总数70%左右的相似件是推行GT的主要对象。从数量来看,通常认为10~1000件是采用成组加工最有潜力的典型批量。推行GT,对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工作也特别有利。因为大部分零件可通过分类归并到相应的零件族  相似文献   

2.
把同类型零件按相同工序内容分组,运用同一设备,同一工艺装备、同一工艺方法及其相同的调整方式方法进行加工生产,这就悬最初形成的成组加工概念.现在它已被大大引伸发展,甚至越出了工艺范畴,成为涉及全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计划管理等生产管理领域),并已逐步形成以零件成组化为基础的成组技术(GT)概念,成为一门综合技术。最初应用成组加工手段之一的是成组夹具,以后随着人们认识上的深化和成组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出现了为成组加工设计的机床设备.同时一些高效和自  相似文献   

3.
成组技术在工艺工作方面主要是将已经编码的不同产品的各个零件分类归族、设计零件特性矩阵、建立生产单元(或成组流水线)、安排机床平面布置、设计成组工艺(包括调整工艺)、研制成组夹具和成组机床等。 一、零件编码及分类归族、矩阵 我们以一机部“JCBM”法则为兰本对厂内3个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7C4农用4t挂车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中,采用了成组技术原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今介绍如下。成组冲压法工艺工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内容: 1.对产品零件的几何要素进行“规格化分析”及“规格设计”。 2.对产品零件工序特性进行分类 (1)按工序性质分类,如分离、弯曲等; (2)按尺寸大小分类; (3)按所用设备分类。 3.进行工艺装备的“规格化及组合式结构”设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在我厂最近研制开发的一个新产品冲模设计中,我们试用了成组技术理论。具体步骤为:首先用视检法将所有零件根据其结构及工艺过程的相似性分类成组,然后将成组的各“加工族”分别进行冲模设计。下面以“圆筒形拉伸零件加工族”的成组冲模设计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用自动车床加工多品种、中小批量的产品时,需对每个零件,编制一份工艺规程,设计一份工装,制造一套专用凸轮,其工作量相当繁重,零件成本也相当高;有些工厂就采用普通车床加工这些零件,当然这是落后的方法。为了改善这两种生产工艺,提高经济效益,经过不断摸索,我们推广应用了先进的成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有关行业(仪器、仪表、无线电设备等)中,广泛应用的单轴纵切自动车床通用凸轮成组零件的设计,谈谈我们的经验,供大家参考。一、自动车床加工零件的两种分组方法根据我厂零件类别,单轴纵切自动车床所加工零件的分组方法,基本上有下列两种: 1.短小件分组法这种分组法是按零件最大外径相同或相近,外形  相似文献   

7.
成组技术(以下简称GT)的关键是把工艺上相同或相似的零件聚集在一起,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能在设计、制造和管理上得到大批量生产的好处。零件分类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推行GT的经济效果,而合理的分类编码系统是零件合理分类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的GT是建立在零件分类编码的基础之上的。分类编码法则随着GT的发展,分类编码系统日趋科学化、合理化。目前世界各国的编码系统不下百种;比较成熟,并为众多企业采用的有二十多种。采用哪一种编码系  相似文献   

8.
机械加工应用GT的工艺设计方法是以一组相类似零件为考虑对象完成所有零件的工艺设计,是提高目前工艺合理化、标准化的一种新方法,它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制造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本文所述是作者通过实践运用GT设计制齿夹具实现产品生产流转速度化的经验介绍,供多品种、中小批生产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天精密光学仪器公司从1979年底开始从事成组技术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原机械部“80270010——光学仪器金切零件成组加工技术研究”和“84270004——成组技术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加速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准备进一步推广成组单元生产的应用。一、建立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XGJLBM-1)由分类编码系统使用说明、分类编码系统结构、编码法则、形状要素实例图解和零件编码实例五部分组成。基本结构形式为树链结合,九个码位,它与各  相似文献   

10.
三、工艺技术准备1 .成组工艺规程按照单元组内不同的零件组由工艺员编制成组工艺规程及调整卡片,编制小组内的零件明细表。我们设计了两种格式。_ 第一种是成组加工零件明细表,见表5。 成组加工零件明细表(S3-GT-1)是按矩阵分组编制的;这样在生产管理上比较方便。计划人员也可  相似文献   

11.
适应现代汽车变速箱制齿夹具设计要求的成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加工应用GT的工艺设计方法是以一组相类似零件为考虑对象完成所有零件的工艺设计,是提高目前工艺合理化、标准化的一种新方法,它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制造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本文所述是作者通过实践运用GT设计制齿夹具实现产品生产流转速度化的经验介绍,供多品种、中小批生产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代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机床制造厂不断改进和更新产品,并按用户要求组织生产.目前我厂生产正朝着品种规格逐渐增多、生产批量逐渐减小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产品设计使工厂组织品种生产中零件数则成倍增长。造成新产品开发中技术准备工作量大,生产组织管理工作复杂化、产品生产周期长等困难。因此提高零件标准化程度,减少零件生产种数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着特殊意义. 本文以我厂成组加工的生产形式为例,说明成组技术与产品设计中逐步实现零件标准化的关系. 一、零件多样性的产生及其影响 我们用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对我厂生产的普通车…  相似文献   

13.
在机械制造业中,成组技术是依照零件形状,尺寸、工艺等方面的相似性,应用科学的方法,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达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门科学。产品零件根据一定的编码原则进行科学的编码后,进行的分类、检索、设计特征矩阵,划分加工单元组,制定成组工艺规程,安排成组生产作业计划以及为上述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上海切纸机械厂80年代初在上海机电设计院的帮助下推行成组技术,按生产流程分析法,设计了几个成组生产单元,在小金工车间按成组单元重新进行设备平面布置。1986年,上海市科委和机电局又向该厂下达了“成组技术在机械工厂生产管理中应用”的科研项目,由上海机电设计院和该厂合作进行技术开发。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厂编制了五个单元的成组零件图册,推行了成组工艺,编制了切纸机零件分类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机械制造中,将生产的多种零件按照一定的相似性(结构、材料和工艺相似性)准则分类编组,并按零件组(族)组织生产,用扩大了的成组批量代每种零件较小的批量,从而有可能采用适当的高效设备、工装和流水生产方式,使小批量生产获得大批量生产的效益,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储备,稳定生产质量等目的,最终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竞争能力,这常称之为成组技术(或成组工艺)。钣金冲压加工的成组技术就是将那些形状、尺寸、加工工艺相似的小批量冲压零件按其特性分别编组,集中起来用一组可调节的模具进行加工,以达到减少开制模具的数量,提高冲压加工经济效果的目的。它是成组技术在冲压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成组技术(GT)的优越性最终要以经济效果来衡量。GT的经济效果主要体现在降低制造费用、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储备量和改善生产管理等方面。国内外的各种资料提供了许多GT经济效果的数据:如GT可节省费用30~40%,减少工具设计费和工艺编制时间各20~40%,减少机床调整和工件装卸时间40~60%等等。资料还列出GT降低制造费用的各种原因,如设计合理化、工艺规程编制标准化、材料及外购件品种及数量减少、机床调整和工件装卸时间减少、机床利用率提高、生产管理改善等等。以上数据是一些企业在推行GT中积累的经验和统计量,可供将要试行GT的企业参考。但是,在作经济分析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降低费用(即降低成本)的问题,它也是考虑GT各项决策的关键。本文并不去逐项进行制造费用的计算,而主要介绍美国宾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成组技术在传统柴油机零件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成组技术和柴油机的工艺特点,结合零件编码及分类系统、成组工艺零件设计规程、液压缸零件设计管理、智能成组技术设计等工艺情况,深度探究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在船用柴油机零件设计过程中,成组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零件的检索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作业,还能够提升零件的设计质量。本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柴油机零件的设计制作,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成组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组技术是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中的一种提高工艺快速反应能力又经济合理的综合性先进技术。它根据机械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加工工序的相似性,将零件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充分利用这种相似性,把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转变成接近大批量生产,采用一整套技术措施,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能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等方面获得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果。利用成组技术设计制造成组组装卡具,可大量缩短技  相似文献   

19.
成组技术是在产品多样化时代迅速发展起来,并受到各国普遍重视的一项综合性新技术。廿多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它是机械工业改变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落后面貌的一项卓有成效的战略性技术组织措施。六十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和推广成组技术,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频于停顿,使我国在这方面大大落后于各工业先进国家。七十年代末,在一机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领导下,恢复和发展了成组技术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并于去年底成立了全国性的“成组技术研究情报网”。为了使成组技术在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中做到家喻户晓,使它在我国机械工业的调整和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刊在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加工分科学会成组技术专业组的协助下,从本期起举办“成组技术讲座”,内容将包括概述、零件分类编码、零件设计及标准化、成组工艺设计以及成组夹具等。读者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生产组织形式不是以成组技术(以下简称GT)为依据,这在生产管理方面尤其如此,所以,为了使成组技术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上作出相应的改变。本文除介绍有关生产管理的一般内容外,专题阐述生产管理中成组作业计划的编制问题,推荐一种使用方便的矩阵分析法,供已经或即将推行GT的企业参考。一、生产管理的内容所谓生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材料供应和生产活动作出计划、指令和管理,也即包括材料采购、零件生产直到装配出厂的一系列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生产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及时地、经济地按预订的数量和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