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根据我国能源结构特点,综述了甲醇下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从下游产品、能源利用、新技术开发几个方面论述了甲醇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并对我省甲醇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6.
近年来,不发达国家因其廉价的石油、天然气促进了甲醇工业的发展。目前世界甲醇生产能力达2000万t/a以上。引起世界甲醇紧俏的主要原因是甲醇燃料、甲醇掺烧汽油及汽油添加剂MTBE的迅速增长。国内甲醇化工虽有发展,但产量仅有60~70万t/a,还远不能满足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的需要。还对发展国内甲醇工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目前,世界甲醇市场产销两旺,国内也准缶建设多套大型甲醇装置。预计到2005年世界甲醇生产能力为4039万t,产量3250万t,而需求量将达到3430万t,从而世界甲醇市场又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据有关专家对未来汽车代用能源的预测,21世纪初甲醇和液态氢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甲醇下游产品的开发也会进一步促进甲醇工业的发展,因此,甲醇及甲醇下游产品的市场前景将比较乐观。 相似文献
9.
10.
甲醇是近代C1化工的优质基础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补充能源和有机化工原料。目前,甲醇的合成原料包括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合成方法主要有低压法、中压法、高压法和联醇法,经过原料气的制备、净化(脱硫)、压缩、合成、精馏等工序制得一定质量标准的精甲醇。甲醇的下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在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及运输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当前中国聚氯乙烯行业下游总体运行状况,并从PVC管道、异型材、地板、木塑墙板、软质膜等聚氯乙烯下游产品阐述了下游制品发展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运用Aspen Plus对萃取精馏分离三甲氧基硅烷和甲醇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芳烃作溶剂,通过和传统的对二甲苯溶剂对比,发现异丙苯和均三甲苯作溶剂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且均三甲苯效果十分显著。在均三甲苯作溶剂的基础上,分析了溶剂比、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等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对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的操作条件为萃取精馏塔共24块理论板,混合物进料位置为第15块塔板,溶剂进料位置为第11块板,溶剂比为0.4,回流比为0.6。溶剂回收塔共12块理论板,进料位置为第5块塔板,回流比为2.3。在此条件下,三甲氧基硅烷和甲醇的产品的质量分数均能达到99.6%。 相似文献
17.
甲醇生产工艺普遍存在能耗、水耗过高的问题,对该工艺进行过程集成节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60万t/a煤制甲醇装置为背景,将处于上下游关系的甲醇合成及精馏单元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利用夹点技术对该系统的用能现状和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违背夹点设计原则的不合理换热匹配。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回收系统高温热源尤其是甲醇合成塔出塔合成气的能量,提出了2种现行换热网络的优化方案。方案1:节约低压蒸汽34.8%,节约脱盐水和循环冷却水21.1%,其中节约1.2 MPa低压蒸汽2 277.7 kW,节约0.3 MPa低压蒸汽20 544.4 kW;方案2:节约低压蒸汽30.8%,节约脱盐水和循环冷却水18.7%,其中节约1.2 MPa低压蒸汽6 027.0 kW,节约0.3 MPa低压蒸汽14 157.5 kW。当1.2 MPa与0.3 MPa低压蒸汽价格差距较大时,选择方案2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C5馏分在世界各地的资源分布及主要C5分离企业情况,并着重介绍了C5馏分分离技术及下游深加工情况,指出了C5馏分工业利用研究开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羊毛脂为原料,采用甲醇钠、氢氧化钠2种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醇用量等因素对甲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钠为催化剂时,在反应温度60℃、甲醇与羊毛脂质量比1.6、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质量分数4%的条件下,酯转化率达到94.3%。用响应面法优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的羊毛脂甲酯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3℃、甲醇与羊毛脂质量比1.85、催化剂质量分数6%、反应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酯转化率可达94.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