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矿区主要构造形态为一煤系地层组成的向斜构造,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羊虎沟组,含煤层12层。其中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共由Ⅷ个沉积旋回组成,主要含煤6层,煤层平均厚5.51m,其中可采煤层2层。  相似文献   

2.
高庄勘查区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揭露煤层18层,山西组含煤4层;太原组含煤14层。可采煤层为2、3、16、18上,其中3煤层是本勘查区主采煤层。本区煤层虽然受岩浆岩侵入影响程度较大,但本区煤层赋存条件优越,构造形态煤层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主采3煤层受主要褶曲控制,地层倾角一般3~10°。  相似文献   

3.
龙湾井田位于晋获褶断带的西侧,沁水块坳的南端,析城山坳缘翘起带的北侧。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为131.86m,共含煤12~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8.74m,含煤系数为6.63%,含可采煤层2层,平均总厚度为4.65m,可采含煤系数为3.53%。根据区内钻孔资料,对区内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位置、特征及煤质、煤层气含量特征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了区内煤层的特征、分类及煤层气含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董庄石膏矿位于泗水盆地中,区内古近纪地层发育,卞桥组发育较齐全,其中卞桥组二段为含膏岩系。盆地内含膏层岩石组合为巨砾岩、砂砾岩、砂质黏土、黏土岩及含膏层。共有含膏层9层,含膏层与其他岩层呈过渡关系,没有一定的规律,含矿带产状变化不大。矿层中含矿率低(15%左右),矿石类型以石膏为主,可分为原生石膏和次生石膏。董庄矿床沉积于内陆泻湖盆地,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盆地中水量的不断蒸发,CaSO4浓度的不断增加,同时黏土类物质的不断沉积,形成了本区的主要矿床类型-以黏土岩为主含石膏的矿床。对石膏矿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为泗水盆地内石膏矿的找矿勘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吴孟秋 《西部探矿工程》2024,(2):142-144+148
煤矿位于国保背斜两翼,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南西—北东向,倾向为北西向和南东向,倾角一般为10°,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平均厚度为226.33m。含煤10~23层,含可采煤层6层(17、18、19、24、25、26煤层),其中17、19、26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18、24、25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6层可采煤层均为较稳定煤层。井田内煤类单一,为无烟煤三号(WY3)。通过地表踏勘、钻探验证、样品化验、测井等工作手段查明矿区煤层特征,了解含煤地层特性。通过煤质特征及岩相特征进行分析,可为同类地区煤层勘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丰城矿务局河西矿区开发于1957年,分布在曲江、上塘、尚庄境内。煤系地层为晚二叠世乐平组,王潘里段和老山段为主要含煤地层,煤系地层总厚500m,从上至下分为C、B、A等3个煤组,其中C、B两煤组有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6层。B煤组含可采煤层3层,其中B4层位稳定,构造简单,煤厚0.6~4.96m,一般为2.5m,是矿区主采煤层。  相似文献   

7.
液压支架PYd 400-1、7/3、5型用于综采工作面,工作面煤层顶板为炭质泥岩、泥岩、泥质砂岩制去组成,平均泥岩类约占52.4%,砂岩类约占47.6%,覆岩类型属软弱类型,煤层地板为泥岩和砂质岩互层组成。Ⅱ2A煤层顶板以上约150m范围内主要有6层砂岩含水培,由下至上分别简称为1含、2含、3含、4含、5含及3、4、5含层区,煤层节理、  相似文献   

8.
玉川井田位于准格尔煤田南部,井田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上部,含可采煤层5层,主要可采煤层为6上和6号煤层,属较稳定类型。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宽缓的背斜,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井田内煤层属中灰、低硫-中硫、低磷、中低-高发热量的长焰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9.
一、地层岩性简述:我队五分队于今年四月份在南丹益兰某矿区开始钻探。该矿区的矿体,主要以整合的形式充填于榴江组下部炭质页岩,及顶板为泥灰岩与底板为矽质层之接触部位的互层。从柱状图剖面来看,地层从上到下大致是:泥灰岩(底部为含矿带)——炭质页岩(主含矿带)——炭质页岩及薄层矽质层互层(含矿带)——矽质层(个别部位顶部含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勘查资料分析,确定桑峨勘查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太原组、山西组含煤系数分别为4.02%和11.34%,可采煤层为山西组2上、2、3煤层和太原组9煤层。同时分析了可采煤层的赋存状况及其沉积环境,对资源开发利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风险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风险评价模型能否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中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套基于层次分析法结构的指标体系框架,并引入了现代项目管理"三大控制两大管理"的思路,以此建立了五大准则层,并针对各准则层组成专家组,采用两个阶段的研究路线分别研究和建立了各准则层的子准则层和单项指标体系。新体系在锦屏某边坡工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军  武强 《有色金属》2007,59(2):116-118
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出发,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方法及内容进行了探讨,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4级,分别由一个系统层、三个准则层、四个指标层以及26个要素层组成。  相似文献   

13.
选择市售的3种铁基粉末为原料(X1~X3),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3种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微观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并选择电镀硬铬作为对比。结果表明,3种熔覆层组织致密,由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δ铁素体组成,其中X1粉末熔覆层树枝晶更发达,晶粒更细小; X1粉末熔覆层硬度明显高于X2、X3粉末熔覆层,但低于电镀硬铬; 此外,3种熔覆层干摩擦系数虽与电镀硬铬接近,但耐磨性均明显优于电镀硬铬,且与其硬度呈正相关关系,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万瓦横流CO2激光器在32Cr3Mo1V基体表面合金化Cr粉及Co基粉,获得富含Cr和Co的合金层,并对合金层的成分、组织、硬度及热疲劳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层与基体形成完全的冶金结合,组织致密、晶粒细小、无裂纹及孔隙夹杂等缺陷,添加的合金元素Cr与基体形成了富含18.7%Cr的Fe-Cr固溶体,Co合金与...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下水水位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BP网络模型 ,对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预测。网络模型由三层构成 :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节点单元以及各层间的连接强度决定了BP网络的执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砂岩型铀矿床重叠矿体资源的增加,其开采方法的研究与试验已被重视,特别是重叠矿体分层分阶段开采.虽然该矿体地浸开采方法受各层资源分布及矿山规模、含水层与矿层之间的关系、各分层开采之间的衔接、钻孔使用寿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采用PVC封隔器的方法来施工钻孔,无论是先采上层还是先采下层应该都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承丽  王健平  赵震  王鹏  孙铎  刘灏亮 《中州煤炭》2023,(5):133-136,143
E区块由于水驱阶段开发时间较长且井距较大,井网波及效果差、含水率高,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需要对井网进行调整。试验区油层整体上发育较差,层间差异大,好层、差层垂向上交互分布,如果同时开采,差层难以得到有效动用,所以确定先开发差层、再开发好层的开发次序。目前,E区块葡Ⅰ3层处于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产量低,需上返到萨Ⅱ、萨Ⅲ、葡Ⅰ1-2层组,结合三元上返井网和目前水驱井网共设计4套井网调整方案,对薄差层进行井网调整优化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地质模型,然后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分析,目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断层边部及井网控制不住的区域。根据方案效果对比结果,推荐方案4(即利用三元上返井网结合14口水驱井的方案),初期含水率为90.34%,初期产能43.15 t,阶段采出程度为16.77%,最终采收率为53.25%。  相似文献   

18.
A87区块S油层储层物性差异大、含泥含钙较重,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利用岩心分析和测井及试油数据,研究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和孔渗参数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典型的低阻油层、高阻水层以及不同孔渗油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岩性物性特征,得出泥质、钙质、物性是影响研究区电阻率测井响应的主要因素。依据电阻率幅值特征与侵入特征的响应机理以及典型油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得出区分水层与油层或油水同层最佳参数为RILD/RLLD、(RILM-RILD)/RILD,区分油层与油水同层的最佳参数是CNLRLLD×Φ2/1 000,建立了油水层识别图版。对深侧向电阻率进行泥质和钙质影响校正,建立了泥钙校正后的油水层识别图版。利用泥钙校正的敏感测井响应与参数,建立了油水层识别决策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与校正前的敏感参数建立的油水层识别图版相比,泥钙校正后的敏感参数建立的油水层识别图版、决策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精度和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提高。应用研究区12口投产井进行验证,表明3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判别研究区油水层,且决策树模型识别研究区油水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建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铁忠  李志祥 《煤炭学报》2008,33(12):1452-1456
以煤矿矿工的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立煤矿安全管理能力影响因素模型.从调查问卷中提取“职工、班组、企业、环境”4层次20项影响因素建立模型,以职工层次因素作为模型的内源潜变量,以其它层次因素作为模型的外源潜变量.依据模型给出的修改建议,参照相关标准,从因子负荷λy和λx、参数β、路径系数γ、外源潜变量协方差PSI矩阵、内源潜变量协方差PHI矩阵6个方面修正模型.结果表明,“班组安全建设”和“领导班子重视”需要重点关注;“安全管理部门设置”和“法律法规与政策”有待改善;“工作责任心”和“心理素质”较敏感.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presents developments contributing to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hard carbide layer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n tools and dies. The quantitative impact of the steel composition and the process temperature on the kinetics of the carbide layer formation has been determined. In conventional processes of diffusion formation the phenomenon of partial decarburization of the steel has been dealt with by the introduction of controlled precarburization. Diffusion formation of carbide layers has been improved by duplex processes, which enable the formation of a case hardened layer which is harder than the core. Thus, the substrate for the hard and brittle carbide layer is improved. The development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layers. The process can be appli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tools and 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