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有地下风道空气析湿量计算模型及方法的不足,提出以数值计算为基础的空气析湿量计算方法。分析了空气在风道内的析湿过程,建立了热湿交换数学模型,将空气状态方程与热湿交换方程进行联立形成控制方程组,采用单元分割法对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求解,对不同风道深度、不同时刻的空气析湿量进行动态计算。经实测验证,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数值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66%。计算和实测表明,风道前端,气流等湿冷却,无水分析出;风道后端,气流减湿冷却,析湿量沿程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深埋冷却风道最佳长度的计算。将风道分成千冷段和凝湿冷段。假定在准稳态热情况下,先研究干冷段的热平衡微分方程然后求积分解出其长度;然后引入凝湿系数,将凝湿冷却段的微分方程化为与干冷却类似方程求长度计算公式。根据冷却效率的假定,求出对应的长度范围定为最佳长度。引用实测数据证明公式的正确性,并举例说明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叶家成  梁嘉韵  温喜廉 《建筑施工》2023,(11):2276-2279
为实现在不影响地铁车站正常运营前提下,更好地完成地铁车站风道结构及其附属冷却循环水管线的迁移改造,该施工技术通过BIM应用重构风道结构和冷却循环水管线的三维模型,并基于此进行复杂施工工况下风道和管线迁移改造的施工策划。经方案比选分析,优先把需迁改的管线迁改至可保留的原有风道结构上,再进行原风道结构的拆除改造,最后以“部分原有风道结构+型钢内支撑+新浇支护墙体”的形式重新构筑保护迁改管线的临时管廊。这使得地铁车站冷却循环水管线迁改的分项工程在施工组织上无紧前工作,更有利于把该部分工作的施工工期控制在寒冷季节完成。  相似文献   

4.
蒸发冷却新风空调集成系统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黄翔 《暖通空调》2003,33(5):13-16
分析了对蒸发冷却技术的一些误解,介绍了新风集成系统,单风道、双风道、三风道集成系统等几种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借鉴了独立新风系统设计思想的蒸发冷却新风空调集成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严寒沙尘地区的自然条件,该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全部或部分使用外界自然冷源,同时采用建筑封闭风道智能换热技术辅以自然冷却,全方位多角度地倡导自然冷源梯级利用。建筑风道智能换热主要通过外墙设置封闭风道,室内采用封闭冷/热通道设计,解决直接引入新风造成的洁净度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实现冷热空气换热,达到自然冷却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北京阳光广场工程是在结构工程完成后进行结构风道封闭的,结构风道1~31层就有8座,还有一些矮层的结构风道。设计图纸对结构风道封闭的材质没有明确的要求。根据以往的经验,封闭结构风道的材质既要满足施工要求,又要保证结构风道的质量。若采用砖墙封闭,进度慢,又要进行湿作业,一旦抹灰层裂缝,砖墙灰缝不严,导致结构风道失效;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或GRC板,其构造做法是拼装施工,同时又有可能产生裂缝,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7.
锡槽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锡槽槽底通风冷却也是浮法玻璃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ANSYS的CFD软件中,通过流体力学模拟仿真技术预测冷却风在风管中的流动情况,衡量不同截面主风道对冷却风风压、风速的影响,优化锡槽通风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地下工程空调负荷动态研究中的问题。是确定地下工程空调系绕设备装机容量的重要依据。通过空气和风道之间在凝湿条件下热湿交换过程的分析,建立其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用线上求解法进行数字动态模拟;并用积分变换解析得出动态降温计算公式。两者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取得基本一致的结果。因此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作为确定空气通过地下风道后除湿量及进入空调设备的空气参数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下风道与空气的传热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传热过程的特点,建立了热湿传递过程的耦合控制方程组,基于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采用MATLAB进行编程,并以某一工程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地下风道与空气的传热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风道几何尺寸、风道埋深、入口空气参数;采用地下风道对空气进行冷、热预处理,可大幅度降低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并提高冬季空调设计参数,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铁建设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在PBA暗挖车站施工中要注重通风设计,保证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围绕西安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何家营站PBA暗挖车站施工通风设计展开探讨,提出暗挖风道设置方式包括单独设置暗挖双层风道结构,车站主体加长布设风道设备,风道与区间结构合建,车站主体增跨布设风道设备,并对风道施工所需材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实现空气降温凝结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深埋风道传热传湿数学模型,利用FLUENT的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将热质传递关系式转化为相应控制方程的源项,对风道内流动空气热湿耦合传递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计算了空气进出口温差、析湿量和传热量,结果表明:凝结起始截面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低于90%;热湿耦合作用对空气温湿度变化影响较大,入口空气相对湿度由70%增大到90%时,析湿量和传热量分别增大86.6%和36.8%,出口温降减小2.17℃。为地热能利用研究及地下工程通风温湿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湿空气在肋片表冷器上的传热传质及肋片效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宋翀芳  李安桂 《暖通空调》2001,31(4):96-97,106
分析了肋片式表冷器在湿工况下的传热传质过程,认为表冷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减湿过程中不遵循路易斯关系式,推导出在湿工况下的冷却能力及肋片效率,计算表明当肋表面出现凝结时,会增加表冷器的冷却能力并影响片效率。  相似文献   

13.
潘振皓  李琼  孟庆林 《建筑科学》2021,37(8):116-122
建筑被动蒸发冷却技术能有效减少围护结构得热,有助于解决我国极端热湿地区因长年高温高湿所导致的建筑过热问题.多孔材料的实际蒸发冷却效益与气象要素作用关系密切.本文利用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台,基于我国南海气象数据,测试以多孔陶质砖为媒介的建筑被动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潜力,探索各气象要素对蒸发冷却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极端热湿气候中,被动蒸发冷却技术具有1.5~6.4℃的冷却效益潜力.在淋水时机选择方面,宜以太阳辐射强度为首要决策指标,以气温为次要决策指标,可获得较好冷却效益,并节约水耗.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制备冷水,解决常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风道占用空间大、风机耗电高的问题,是在干燥地区推广应用蒸发冷却技术的关键.介绍了间接蒸发冷却冷水制备技术的原理、研发机组的实测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综述了目前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状况和推广前景.所研发的间接蒸发冷水机出水温度16~19℃,达到室外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平均值,可作为空调的冷源.这种间接蒸发冷水机及其系统在西北地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比水冷式机组与蒸发冷却式模块机组的优缺点,从节能、节水、节省空间等角度出发,选择适合该工程的蒸发冷却式模块机组,将极大节省冷却水泵的能耗;为了降低过渡季空调机组的风机能耗,选择变风道节能型空调机组,使新风不经换热盘管,减少风管系统阻力;最后对剧场的排烟系统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兰州地区为例,利用蒸发冷却焓湿图三区和四区模型,探讨了蒸发冷却供冷适用技术方案确定方法与空气处理过程。以该地区某高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建筑空间为例,进一步应用蒸发冷却焓湿图五区模型,分析了全运行季蒸发冷却参数特征及适宜空调方案。本文结论可为建筑蒸发冷却供冷技术方案的合理设计与运行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独立新风系统(DOAS)研究(2):设计方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殷平 《暖通空调》2004,34(2):37-43
介绍了低温送风独立新风系统的组成及全热交换器、新风机组、末端设备、风道的设计计算,分析了其热湿平衡,给出了一个工程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地铁排风冷却的隐藏式冷却塔:结合地铁风道、出入口的设置特点,利用土建剩余空间设置,利用地铁排风冷却,较常规冷却塔设置方案:占地省、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景观效果好、噪声低,是节能、环保、节地的地铁通风空调冷却系统设置方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被动蒸发冷却技术作为自然调和理论的一大支柱,它把调节和控制建筑物室内环境由设备调节的"主动式"转R向自然调和的"被动式",从而达到节能效果.分析被动蒸发冷却技术的适用性,实际上也是在寻找建筑环境的后续能源.借助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台,获得含湿多孔砖的热湿特性参数,讨论不同厚度多孔砖的气候适用性,为被动蒸发冷却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露点蒸发冷却可以将空气温度降至进口空气湿球温度以下,理想状态下可达到进口空气的露点温度。露点蒸发冷却器冷却性能受湿通道内表面润湿材料、冷却器结构及运行参数影响。概述了露点蒸发冷却器在湿通道材料选择、冷却器结构及运行参数优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数据机房冷却中的不同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