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签密是一个能够同时提供认证性和保密性的密码学术语,而它却比分别签名和加密具有更低的计算成本。环签密除具有签密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匿名性。为了设计基于身份的门限环签密方案,利用秘密共享和双线性对技术, 提出了一种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门限环签密方案,并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计算Diffie-Hellman问题和判定性Diffie-Hellman问题的困难性,证明了该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和身份攻击下的不可伪造性以及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云计算组数据共享等应用中的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代理重签名广播签密方案,该方案能通过执行一次代理重签名将原签密者的广播签密转换为重签密者的广播签密。利用计算性双线性Diffie-Hellman问题和计算性Diffie-Hellman问题的困难性假设,证明了方案在选择多身份、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具有不可区分性,在选择多身份选择消息攻击下具有不可伪造性。该方案具有公开可验证性,支持任何第三方对签密正确性的验证。最后,给出了方案在云计算组数据共享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基于身份的门限环签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基于身份的环签密和门限签名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门限环签密方案。此方案不但具有签密的一般性质:机密性和认证性,还具有签密者的匿名性和门限性质。在CDHP、DBDHP困难性假设下,分别证明了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的不可伪造性以及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  相似文献   

4.
可证安全的无证书混合签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合签密能够处理任意长度的消息,而公钥签密则不能.文中将混合签密技术扩展到无证书环境,构建了一个可证明安全的无证书混合签密方案.随机预言模型下,作者证明,所提方案在双线性Diffie-Hellman问题和计算性Diffie-Hellman问题的难解性下,满足自适应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和自适应选择消息攻击下的不可伪造性.文中方案计算复杂度低,适合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设计基于身份的门限环签密方案,利用秘密共享和双线性对技术,提出了一种在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门限环签密方案,并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CDH问题和DBDH问题的困难性,证明了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和身份攻击下的不可伪造性以及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  相似文献   

6.
在随机预言模型中,现有的基于身份签密的多私钥生成器(PKG)方案都是可证明安全的。基于此,提出在标准模型中基于身份的多PKG签密方案,并证明其安全性。在DBDH假设下,方案的机密性满足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时,密文不可区分。在CDH假设下,方案的不可伪造性满足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时,签名存在性不可伪造。和已有方案相比,该方案在签密阶段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无随机预言机的基于身份多签密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签密是一种能够同时提供加密和签名功能的密码体制,是可以在公开信道上同时保证信息私密性和发送者身份可认证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为适应多参与者环境下通信安全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身份多签密方案的形式化安全模型,并基于判定双线性Diffie-Hellman假设和计算Diffie-Hellman假设构造了一个无随机预言机的具体方案.新方案在标准模型下是可证安全的,满足自适应选择密文攻击下的密文不可区分性和选择消息攻击下的签名不可伪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需要同时实现消息的机密性和认证性。签密方案能够在一个逻辑步骤内同时实现对消息的签名和加密。为了提高当前已存在的签密方案的安全性和算法效率,结合聚合签名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密方案。在随机语言模型中证明了该方案具有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是存在性不可伪造的,其安全性归约为计算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和双线性Diffie-Hellman问题的困难性。与目前效率较高、密文长度较短的几个方案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新方案的签密和解签密过程分别仅需1次双线性对运算,具有计算成本低、密文长度短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9.
签密是一个同时提供认证性和保密性的密码学术语,而与分别签名和加密相比,它却具有较低的计算成本.环签密除具有签密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匿名性,它允许任一用户代表一组用户进行签密,却不知道真正是谁生成了该签密.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环签密方案,利用CDH问题和DBDH问题的困难性,证明了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和身份攻击下的不可伪造性及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3种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使用不可区分性选择明文攻击(IND-CPA)方法对前2种方案进行攻击,使用IND-CPA和伪造攻击方法对第3种方案进行攻击,并分别给出改进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改进方案的运算效率较高,且具有机密性、不可伪造性、不可否认性、公开验证性和前向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孙华  孟坤 《计算机科学》2014,41(11):208-211,238
环签密是一个重要的密码学术语,它结合了加密和环签名的功能,具有保密性、可认证性和匿名性等安全属性。目前已有的无证书环签密方案大都是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提出的,然而在该模型下可证安全的方案在哈希函数实例化后有时却并不安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无证书环签密方案,并通过计算DiffieHellman(CDH)困难问题假设和判定性Diffie-Hellman(DBDH)困难问题假设,证明了方案满足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以及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存在的不可伪造性,因而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方光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11):3422-3427
近期,Chen等人提出了无对运算的无证书签密方案,通过加解密双方私钥和公钥相结合生成密文加密密钥,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满足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不可区分性和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不可伪造性。对Chen方案进行安全分析,发现其方案在选择明文攻击下存在密钥泄露和不能抵抗恶意KGC的不可伪造性攻击问题。由此,基于椭圆曲线群上计算性Diffie-Hellman问题和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新的无证书签密方案。新方案避免了原方案的密钥泄露等安全问题。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新方案运行效率未降低。  相似文献   

13.
孙华  孟坤 《计算机应用》2013,33(7):1846-1850
目前大多数无证书签密方案都是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提出的,针对随机预言模型下的方案往往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构造相应实例这一问题,采用标准模型的方法来进行构造。在对几个已有标准模型下相应方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它们都是不安全的。以Au等所提出的方案(AU M H, LIU J K, YUEN T H, 〖WTBX〗et al〖WTBZ〗. Practical hierarchical identity based encryption and signature schemes without random oracles. http://eprint.iacr.org/2006/368.pdf)为基础,利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性质,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无证书签密方案。最后,利用决策双线性Diffie-Hellman(DBDH)等困难问题,证明该方案满足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以及适应性选择消息和身份攻击下的存在不可伪造性,因而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基于传统公钥密码的签密方案不能抵抗量子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公钥密码的签密方案。结合多层Matsumoto-Imai(MMI)方案中心映射的多层构造、CyclicRainbow签名方案,以及隐藏域方程(HFE)的中心映射构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中心映射构造方法,并由此设计了相应的签密方案。分析表明,所设计的方案与MMI方案相比,在实现了加密和签名的同时,方案密钥量和密文量分别减少了5%和50%。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基于多变量方程组求解困难问题假设和多项式同构困难问题假设,证明了该方案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具有不可区分性,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具有不可伪造性。  相似文献   

15.
Convertible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CAE) schemes allow a signer to produce an authenticated ciphertext such that only a designated recipient can decrypt it and verify the recovered signature. The conversion property further enables the designated recipient to reveal an ordinary signature for dealing with a later dispute over repudiation. Based on the ElGamal cryptosystem, in 2009, Lee et al. proposed a CAE scheme with only heuristic security analyses. In this paper, we will demonstrate that their scheme is vulnerable to the chosen-plaintext attack and then further propose an improved variant. Additionally, in the random oracle model, we prove that the improved scheme achieves confidentiality against indistinguishability under adaptive chosen-ciphertext attacks (IND-CCA2) and unforgeability against existential forgery under adaptive chosen-message attacks (EF-CMA).  相似文献   

16.
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的可证明安全签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签密能够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步骤内同时完成数字签名和加密两项功能。与实现信息保密性和认证性的先签名后加密方案相比,签密具有较低的计算和通信代价。提出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的签密方案,能够同时完成数字签名和加密两项功能。基于可证明安全性理论,在GDH(gap Diffie-Hellman)问题难解的假设之下,该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被证明是安全的。该方案能够抵御自适应选择明文/密文攻击。  相似文献   

17.
首次对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广义签密体制进行了研究。利用双线性对,提出了基于身份的广义签密方案, 并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方案的保密性在DBDH假设下是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不可区分的,在CDHP假设下方案是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存在性不可伪造的。与其他两个基于身份广义签密方案相比,本方案效率较高,且是在标准模型下可证明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