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建园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景长顺 《中国园林》2001,17(1):46-48
园林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建园方针是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园林事业特别是公园行业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园”—新世纪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仁凯 《中国园林》1998,14(2):42-43
21世纪的城市园林应该进一步提高文化品味,赋予园林建设和管理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建园以远俗筑囿见道心—中国古典园林的道家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弘 《华中建筑》1995,13(3):19-20
中国古典园林系文人营建,是观赏自然美和游憩的理想的建筑空间,它凝聚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显示出道家文化性格,精神气质,折射出道家对人与宇宙的关系,人与社会生活和关系的理解,中国古典园林是道家意趣的物化。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园”—园林艺术创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孙伟  王宁 《南方建筑》2005,(6):17-18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及审美情趣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学说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以期给现代设计师以启发和思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6.
岭南园林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庭风 《园林》2003,(3):5-5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普遍的看法是认为它发端于上古的苑囿,兴于唐宋,至明清而集大成。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人工山水园多指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配以花木,建筑营构,将天然山水风景缩移在小范围内,且以在城镇居  相似文献   

8.
我国竹文化历史悠久,竹子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运用广泛。文章通过对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析,总结了竹性直刚毅、谦和虚心、高洁脱俗、凌云壮志四点精神象征,阐述了竹文化的丰富意蕴和内涵,并为当代园林设计中的竹类植物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分别结合实例分析了竹子在苏州古典园林运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9.
叶青 《南方建筑》1996,(4):63-65
试图运用现代类型学方法论,从文化的“表面形式”及“类型”进而扩而展之的三个层面:物态层面,制度层面,心态屋面综合系统地解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10.
郊区保护区的指标综合分析 郊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为2705.41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297.63公顷,建设控制区2407.78公顷,保护区规划总人口约17230人,比现状人口约增加340人.由于大多数郊区保护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因此,目前除模式口、宛平城需要迁出人口外,其余各保护区可以保持或适当增加人口.郊区保护区(除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外)合计有区级以上文保单位30处,古树名木67棵,有历史遗迹约120处,保护院落385处.  相似文献   

11.
新西兰前欧洲时期的原始人工园林景观,是刀耕火种的毛利人种植农作物和果树的种植园。1814年,欧洲传教士正式永久定居于新西兰,并建起了第一座观赏园林。十九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出现了欧洲移民热潮。大量涌入的垦荒者自1841年起开始建设城市园林。1856年新西兰第一座城市-基督城-正式宣告成立。150年来792座城市公园先后建立。1997年基督城在世界花园城竞赛夺冠,获得世界花园城称号。本文介绍了该城几座最著名的城市公园历史,并展示了其别具风情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2.
张晓霞 《城市建筑》2014,(14):215-215
对园林绿化项目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要结合目前园林绿化所具备的特点进行综合管理。基于此,本文对园林绿化项目造价的特点与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崔思成 《城市建筑》2014,(17):281-281
招投标制度不仅推动了施工项目在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增强了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对缩短工程工期、规范施工现场秩序、控制材料价格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北京老城已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大批失去原有景观特征的“失落空间”亟待改善,与此同时,北京大力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工作,强调公众参与的老城更新模式悄然兴起。以西城区三庙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造为主要案例,解析其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角色与机制,多层次公众参与的社区花园设计方法,精细化更新承载社区活动的公共空间,多样化因地制宜的社区花园绿化形式,以及基于社区花园建设的社区凝聚力重塑,为未来历史城市里的社区花园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老城区中建造新住宅要面临着基地狭小、不规则,与周边的环境、原有风景的协调等局限性.本文介绍了建筑师在富景花园的设计中,面对种种挑战所采取的对策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上海新浦江城规划和建筑实践的解析,阐述在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新建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压力下,如何保持并创新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7.
中唐以后,公共园林开始在地方城市兴起,但受史料限制,对当时的兴起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缺乏深入探讨。唐碑《球场山亭记》的出土为此提供了可能。依循由碑及园、由园及人的研究路径,从《球场山亭记》的碑文切入,同时结合宋代《三山志》的相关记述,采用“文本分析”和“情景重构”的方法,还原唐代福州球场山亭的设计意匠和公共属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长安园林文化、福州城市发展与刺史裴次元的美政心态对这座球场山亭兴起的影响。最后阐释球场山亭所预示的园林文化新走向。  相似文献   

18.
宁波月湖古代城市公共园林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琪琪  王欣 《风景园林》2018,25(1):90-94
宁波月湖是以月湖为中心开辟形成的湖泊型公共园林,然而不同于大多数湖泊型公共园林,月湖是园林史上少数存在于城内并发展为人文地标的公共园林。月湖初辟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极盛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至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作为唐代开辟且至今现存的公共园林,月湖的发展经历了城市公共园林形成的4个典型阶段,对于中国古代城市公共园林及其产生文化的发展有实证意义。本文结合保存得较为完整的江南地方志图文,梳理了宁波月湖的园林建设历程,并重点从外在形式和内在驱动两方面归纳了月湖公共园林演变的动因机制,提出了园林与城市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城市建设的管理者角度出发,指出提高城市建设品质的关键因素在于建设的管理和设计需要文化自觉,提出规划对建筑的控制不应局限于指标控制,更需要创新的、人性的和艺术的管理,同时肯定了青浦和嘉定在新城建设中的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20.
秋霞圃     
秋霞圃地处上海市嘉定县城东大街,是江南著名古典园林,原为明代工部尚书龚宏的私人花园,占地7.97亩,始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园内有二十多处名胜古迹。解放后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十年动乱,秋霞圃被无情毁坏。1979年,市政府重新整修。1983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恢复了秋霞圃原来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