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碳酸盐岩储集层空间类型对导电特性、孔隙流体的分布、产能、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识别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是评价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首要任务。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普遍较发育,同时存在大量溶蚀孔隙。研究发现,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的导电效率能较好地识别储集层类型。结合塔河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用导电效率识别碳酸盐岩储集层类型的方法和标准。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塔河油田。 相似文献
2.
3.
储层类型的准确识别是测井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存在低孔、各向异性以及非均质性的特点,导致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储层类型存在较大困难。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储层评价精度。时间慢度相关分析法STC(Slowness Time Coherence)通过选取合理的时窗长度和慢度搜索范围,求得阵列声波信号的最大相关系数,其对应的慢度即为各波形慢度,并同时计算各波形频域内的能量。针对碳酸盐岩地层裂缝一孔洞型、孔洞型、孔隙型3种储层类型,分别建立了3种波形成分的慢度、能量的定量识别储层类型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对于水层、气层,该套识别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储渗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裂缝和溶蚀孔洞。而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地层原始流体的分布以及储层的储量和产能,为此,提出了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导电效率、分数维及裂缝密度的方法。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具体情况,利用交会图方式,确定了通过采用导电效率和裂缝密度来划分储层类型的标准,即导电效率大于0.03或裂缝密度大于1.4,储层裂缝发育;否则为孔洞性储层。此外,分维数越大高角度裂缝越发育。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和孔隙类型多样等特征,显著影响了岩石弹性性质和地震响应,给地震定量解释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各种有效介质理论构建了复杂多孔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物理等效模型,探究了不同孔隙类型纵波速度与孔隙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测井数据分布特征与速度-孔隙度模版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模型可以有效地捕捉不同孔隙类型的岩石声学响应特征。以此模型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优化的孔隙类型预测方法,并应用于西部地区某A井。孔隙类型反演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孔隙类型定量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某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隙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为例,介绍了如何根据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识别不同次生孔隙类型(裂缝、溶孔、溶洞)的方法。通过深入细致研究地质取芯、常规测井、能谱测井、成像测井和试井成果等资料,对常规测井曲线以及成像测井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剖析;详细研究了不同次生孔隙类型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测井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测井解释方法都是根据常规电阻率和孔隙度测井曲线来计算储层岩石的孔隙度。对于许多碳酸盐岩储层,油气产量与中子-密度测井资料之间一直不相符,在测井曲线显示孔隙度较低的层段获得较高产量,而在具有高孔隙度的层位却没有油气。通常在已全面开发的老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的总产量大于根据常规孔隙度测井资料预计的产量。许多开采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复杂的双孔隙结构系统,原生、次生孔隙比例变化很大。次生孔隙包括孔洞、溶洞或裂缝。而且,通过骨架的选择性胶结作用,使原本均匀的骨架或粒间原生孔隙产生了大面积组合(Patchy)。对于常规孔隙度曲线(密度、中子和声波),上述类型的孔隙度经常表现为均匀分布。并且由于常规测井仪器分辨率低,只能进行单方向测量等原因,计算的孔隙度往往偏低。井眼电成像测井仪不但具有高的分辨率,而且可以覆盖到井眼各个方位,把定量分析孔隙成分的非均质性提高到了一个较高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在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中,井眼电成像测量孔隙度的方法及应用。并把分析结果与岩心分析和多矿物岩石物理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到,在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中,由电成像获得的孔隙度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地层特征。 相似文献
8.
9.
分形分维技术是一种研究复杂结构的良好数学工具。测井曲线是一类典型的多重复合分形。不同类型的储层,相对来说以孔隙度曲线和电阻率曲线特征区别最为明显。本文以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形理论阐述了测井曲线的分形特征,提出了一种计算测井曲线分数维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测井曲线的分数维(Df)与孔隙结构指数(m)的关系,并推导出了由孔隙度和电阻率曲线的分数维求取相应储层段的孔隙结构指数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定量识别问题。将此方法编程并用以处理实际的测井资料,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评价碳酸盐岩的方法及测井技术(如核磁共振成象、偶极横波成象等)均有了新发展。对碳酸盐岩的勘探着重于准确地钻探新井(如水平井),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未开采储层的产油量;同时,确保通过大量注水使储层完全有效地供油。为此,解释人员决心采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开碳酸盐岩储层的很多秘密,如非渗透阻挡层及渗透通道是如何影响储层特征的等。 相似文献
11.
�Զ�ʶ��̼�����Ҵ����ѷ�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地区大部分油气田的储层属于碳酸盐岩地层,其特点是非常致密的,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在碳酸盐岩中油气的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而油气的运移通常道常常以裂缝为主。所以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对裂缝的识别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裂缝研究的主要方法还是人工分析对比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由于种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其解释质量下降。这里试图把计算机的模式识别技术引入这个领域,对测井资料作自动解释。在测井解释中,已有人把此技术用来识别油气水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将测井信息与计算机的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来研究理裂缝特征工作在国内外还较少。笔者采用模式识别中一种较新方法-应用证据推理的树分类器法,对单井储层裂缝进行综合识别,这种方法的特点瘘有分类器和证据推理的优点,理论上已证明该分类器是贝叶斯(Bayes)最小错误概率的分类器。利用此方法在川东卧龙河气田和川西南矿区进行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判别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测井解释评价难度很大,在利用常规测井信息构建能够反映碳酸盐岩储层特性的孔、洞和裂缝敏感性参数的基础上,选择声波时差比值、密度比值、中子孔隙度比值和深浅侧向电阻率比值等4个参数作为划分储层类型的参数,通过对90口井400余层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参数统计,确定了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判别标准,并描述了各类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经20口井的测试资料验证,认为采用多参数综合评判法来判别储层类型是可行的,与地质研究划分储层类型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北部K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电成像测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油田位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该油田发育白垩系浅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岩以及之间的过渡类型。由于K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岩性多样化,裂缝多期发育,次生孔隙发育,仅仅依靠常规测井曲线已无法完成储层测井评价。本文利用电成像(XRMI)测井技术分辨率高、携带大量地质信息的优势,首先对K油田储层岩性进行精细解释,并识别出裂缝和孔洞。其次,利用测井解释系统定量分析电成像测井资料,得到了裂缝参数和孔洞参数,并将储层划分为裂缝孔洞型储层。最后,多口井的成像测井资料地应力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椭圆井眼和诱导缝计算的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K油田白垩系储层的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主要为N-S向。实践证明,成像测井在伊拉克K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四川气田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解释的结果,进行特征分类。并结合气藏类型,储层结构类型和气井动态进行论评。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的试井解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油气层评价解释的精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对于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由于其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用常规测井技术难以进行准确描述。岩心核磁共振基础实验分析研究是核磁测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分析及应用的基础。本文从岩心核磁实验资料入手并结合核磁测井实例探索了核磁技术在碳酸盐岩的应用,并很好地解决了在储层评价及储层参数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含烃饱和度的计算、确定孔隙度下限值和区分束缚孔隙流体和可动孔隙流体,在复杂多样的碳酸盐岩储层中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7.
轮古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轮南潜山是一个古生界残余古隆起,储层以碳酸盐岩次生“孔、洞、缝”及其组合为主要储集空间,极不均匀地分布在几乎不具储、渗的碳酸盐岩基质中。流体既有稠油、正常油、凝析油、湿气,还有矿化度突变的地层水,分布极为复杂。测井技术在轮南潜山的油气评价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勘探开发迫切要求测井技术在油气藏描述中发挥出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引入和发展了新的采集技术、解释技术,在消化、吸收、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中,逐步形成基于成像测井为主体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描述技术和储层参数定量计算技术。在碳酸盐岩的测井解释方法、储层参数建模、成像测井处理等方面有所创新,满足了本区生产和储量计算的需要。应用这些技术,测井解释符合率由最初的65%提高到90%以上,多口老井经重新解释后获得了高产油气流,所计算的储层参数为该区上交亿吨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有效地求取地层孔隙压力,是油藏工程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对油气运移成藏研究、油藏物性与剩余油分布预测、井壁稳定性评价、套损预测预报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注水开发油田套损预测预报工作要求出发,通过现有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压力方法考察,明确了典型的等效深度法、统计分析法求取水淹油藏孔隙压力不适应的根源所在,提出了原始油藏压实趋势线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思路,给出当前水淹油藏孔隙压力计算方法。经4口井RFT测试资料检验,平均绝对误差0.61MPa,为地应力评价、套损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储层水淹以后注入水与原生地层水发生混合,导致地层混合液矿化度出现较大变化,如何获得合理的地层混合液电阻率来计算剩余油饱和度成为高含水油田普遍面临的难点问题。通过基于水淹储层并联导电的理论模型,利用迭代计算方法,优选印度尼西亚公式探讨解决水淹储层剩余油饱和度计算难题。首先依据储层导电机理,将地层等效为符合实际地质特征的体积模型,分析储层水淹前后孔隙内注入水和原生水体积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建立水淹层并联导电模型,进而推导出混合液电阻率与剩余油饱和度、原生水电阻率及注入水电阻率的计算关系;最后结合印度尼西亚公式,利用迭代算法获得合理的混合液电阻率值,为高含水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准确计算提供基础支撑。此方法在涠洲W油田实际应用,计算的剩余油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小于5%,与以前模型相比其计算精度大幅提高,为高含水开发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