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地质装备》2010,(1):7-7
不久前,由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华清荣吴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对外销售的大型车载浅层地温能冷热响应试验台通过验收并交付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使用,标志着国内用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前期岩土热物性及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实验设备商用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评价浅层地温能资源以便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在对已有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中,发现体积法在资源评价中存在参数赋值不确定的问题,而获取准确的计算参数对准确的评价地温能资源十分重要。采用蒙特卡罗法,通过计算样本的频率可以较好地评价和描述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弥补体积法的不足。该文以丹阳市滨江新城为例,基于现场热响应实验和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成果,对研究区每个钻孔中的样品利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体积法计算不确定性参数,从而分区计算丹阳市滨江新城浅层地温能热容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结果表明,丹阳市滨江新城在200m深度范围内浅层地温能热容量为5.14×10~(13)k J/℃,在100m深度范围内浅层地温能热容量为2.81×10~(13)k J/℃。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功率明显大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功率,具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黄石地区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及开发利用潜力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在系统分析黄石城市规划区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及相关热物性参数的基础上,开展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及开发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岩土体地温为18~22℃,可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研究区地下水地源热泵建设较适宜区面积为6.94 km2,无适宜区;地埋管...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浅层地温能这一新型清洁能源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对其工作原理以及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越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地源热泵的系统选型设计和传统空调系统进行全方位对比,详细阐述了地源热泵示范工程应用实例和在应用中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地源热泵发展概况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朋  孙友宏 《煤炭技术》2012,31(3):145-147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化石能源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项节能、环保、高效的能源形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源热泵利用水与地能进行冷热交换作为冷热源。地源热泵施工包括现场踏勘、系统设计、换热器埋设、钻井回填、系统安装等程序。通过优化组合系统各个因素,可使系统达到最好的使用要求。地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形式联合使用会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经济、清洁的新型能源,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开发利用得到了迅猛发展.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浅层地热能利用量最大的国家,2017年地源热泵装机容量亦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中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产业发展过程中尚存在资源勘查评价缺位、初始投资成本过高、实施标准不健全、环境监测缺位等问题.针对这...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研究区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浅层地温场、岩土热物性方面分析了台州市滨海工业区浅层地温能赋存特征,评价了滨海工业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适宜性为较适宜,计算了区内浅层地热总容量为2.99×10~(13) kJ/℃,折合标准煤为1.02×10~9 kg,可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为9.21×10~(12) kJ,折合标准煤5.26×10~8 kg。对滨海工业区进行地埋管系统浅层地温能开发潜力评价,结果为:夏季可供制冷面积为4.2×10~6 m~2,冬季可供取暖面积为6.7×10~6 m~2。并结合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提出浅层地温能开发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温能的一种有效方式,该系统同时也对地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调查其影响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土源热泵在软土地区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9.
<正>不久前,由江苏省地调院开展的江苏省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项目获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该项目自2011年至2014年开展了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开发利用调查及示范工程研究、开发利用动态监测网建设、数据库建设及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开发利用政策研究六个专题和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从资源保障、合理开发、环境保护、高效管理等方面为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全方位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特定条件下地埋管地源热泵岩土层储能能力及过程进行模拟,并根据试验场监测数据对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地下岩、土、水体具有较强的热能调蓄能力,在工程设计及应用中,应充分发挥其特性,兴利除弊,才能有效发挥浅层地温能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热资源利用率低、地源热泵能效难以提高的问题,基于工程热力学原理,对地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及运行特性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结合工程案例测试数据量化分析了地源热泵技术相比于空气源热泵技术节能原因。总结了地源热泵技术节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从地理环境勘查、地埋管方案设计、系统设备选型、系统运维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地源热泵能效提高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用冻结法凿井穿过深厚表土层的国家之一,基于某煤矿实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利用冻结管作为地源热泵换热器地埋管的可行性,并提出以冻结管作为地源热泵换热器可实现深部地层冷量和热量的利用,实现冻结孔废物利用,开辟了煤矿热泵技术中一种新的取热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地源热泵系统凭借其节能和环保的特性,一经问世就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一直是地源热泵技术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比传统的单U型换热器,对新型的同轴套管型换热器的取热工况进行试验研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玉玺  李萌  常佳 《中州煤炭》2023,(4):219-221
空气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遵循逆卡诺循环理论,利用空气中所蕴含低温热源,通过系统的高效集热整合后成为高温热源,用于供暖和供应热水,是一种高效的节能环保制热技术。空气源热泵机组运用到烘干技术中,可以节约成本降低能源损耗。  相似文献   

15.
胡泳  顾立威  李骏  张翀  叶会华 《中州煤炭》2021,(2):69-72,82
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方法忽视了混合式制冷制热系统系统的动态特性。采用一种新的U型土壤埋管换热器的变模型及相应的工程设计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设计U型土壤埋管换热器。对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区域的传热过程采用相对应的计算方法,利用虚拟热汇、格林函数法建立了有限长圆柱体热源模型,并给出了解析解,应用新方法对实例进行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30年的平均能效比COP(Coefficient of Perfomance)为4.73,可以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浅层地能的概念、利用原理及其研究目的和意义,重点分析了地能热泵采集系统现存的关键科技问题,包括地能热泵采集系统回灌问题、埋地管与机组耦合作用机制、主要参数对热泵换热效果的影响等.针对地能热泵采集系统的特点和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解决对策与合理建议,对提高浅层地能热泵行业的科技水平、促进浅层地能热泵行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明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推广宣传、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管理运行阶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就在保持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能量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空调技术。新巨龙公司将水源热泵应用到井下,利用矿井地热涌水资源进行能量转换,制取冷量用于井下降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地层储能技术以低焓地热能作为冷热源,在为室内制冷或供暖的同时,通过系统循环将能量存于储能井中,达到夏热冬用,冬冷夏用的目的。大温差水源热泵技术通过提高供/回水的温差提高水源热泵机组的能效比。将这两种技术联合使用则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两者的长处,达到节省、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以某单位干休所水源热泵工程为例,介绍了此两项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