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v6过渡机制     
《中兴通讯技术》2003,9(4):54-55
  相似文献   

2.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必经之路,IPv4与IPv6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共存期。如何实现IPv4与IPv6共存期的应用互访和平滑演进是实现IPv4向IPv6成功过渡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共存期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并着重介绍了协议翻译技术、隧道类技术以及地址复用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IPv6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主流网络层协议,如何实现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平滑过渡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各种IPv6过渡技术做了一个全面的描述。首先对目前IPv6过渡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讨论了三类基本过渡技术:双协议栈过渡技术、IPv4/v6协议转换技术隧道技术(基于IPv4的IPv6隧道技术和基于IPv6的IPv4隧道技术)。最后讨论了过渡技术的选择问题并对过渡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IPv6协议越来越得到业内的重视,然而,采纳和部置IPv6协议还受到多方面的限制,IPv4向IPv6过渡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本文分析了上述现象的原因,讨论了IPv6过渡的必要性。在1Pv4向IPv6迁移时,需要对网络重新进行编址,因此,网络管理员需要周密设计网络过渡方案。本文只研究Intemet骨干网和企业网的IPv6过渡情况,对移动和无线网络则不予讨论。  相似文献   

5.
IPv4到IPv6过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IPv4的局限性和IPv6的优势入手,提出了IP协议从IPv4过渡到IPv6将成为历史的必然,重点研究了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及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描述了IPv6在全球的最新进展,然后又强调了向IPv6过渡的种种挑战,最后表达了作者对IPv6殷切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IPv4向IPv6过渡热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转华 《信息技术》2014,(4):201-205,208
如何渐进的向IPv6过渡是当前Internet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中研究了当前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最热门的几种隧道技术和NAT技术,重点分析其部署场景和特点。最后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在向IPv6网络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的诸多挑战,以期促使国内网络尽早完成向IPv6网络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如何渐进的向IPv6过渡是当前Internet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中研究了当前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最热门的几种隧道技术和NAT技术,重点分析其部署场景和特点。最后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在向IPv6网络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的诸多挑战,以期促使国内网络尽早完成向IPv6网络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诸文 《信息通信》2013,(6):126-127
作为面向下一代Internet的IP协议,IPv6较IPv4而言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可以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以及路由聚集与即插即用相关自动配置等多种功能,因此,实现了Internet扩展性及可管理性等多种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待Internet全采用IPv6前必须会有一个IPv4向IPv6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需采取一套灵活有力的过渡策略。文章重点就如何实现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互联网IPv6过渡机制,过渡原则和过渡方案,重点讨论了三类过渡技术,并对各种技术做出说明和比较,以确定不同的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1.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ETF提出的从IPv4向IPv6平稳过渡的多种机制分属双栈、翻译器和隧道等三个类型。在分别介绍了三类过渡机制之后,还讨论了影响过渡的其他因素,包括用户对IPv6的需求、网络升级的成本、新型设备的提供能力以及面临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小钶  刘连昌 《通信技术》2007,40(12):285-287
文章通过对基于IPv4的IPsec VPN和IPv4/IPv6过渡时期网络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IPv4/IPv6隧道过渡机制的VPN网络的解决思路,并对其原理进行阐述。针对过渡时期不同类型的传统隧道网关之间不能通信的缺陷,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隧道过渡技术的多隧道VPN网关以解决异种网关间的通信问题,并对该网关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隧道技术的IPv6迁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IPv4向IPv6平滑迁移的几种方案及实现的工作原理,着重探讨隧道技术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IPv4/IPv6的共存、过渡与寻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人员的角度对有关IP技术和IP网络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当前的互联网正面临着从传统IPv4协议向IPv6协议的过渡,作者将着重分析过渡需求和主要的技术问题及其当前进展,以及遗留的其他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对互联网协议的历史、现状以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IPv4和IPv6通信的几种互连互通技术,并分析了各种互通方案的工作机制、安全性及优缺点.把隧道技术、双协议栈、NAT-PT过渡技术应用在本校校园网中.实现了IPv4/IPv6基本服务过渡的整个校园网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IPv4地址短缺,IPv6受到广泛的关术的广泛使用.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IPv4/IPv6过渡的通用框架--软线式网状构架.该框架既适用于IPv6 over IPv4的情况.也适用于IPv4 over IPv6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诚  王春峰  刘敏 《电信科学》2004,20(10):45-49
目前,IPv6及相关协议已经相对成熟.然而,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和互通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直接影响了IPv6的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的各种互通与过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转换与互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穿透NAT实现IPv6终端互连的隧道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所有常见的NAT类型,无需特殊的IPv6地址前缀,可以向用户提供固定的IPv6地址.另外,针对IPv6网络和IPv4网络间的信息交互的不断增加,而基于通用处理器的IPv4/IPv6转换网关很难满足性能需求的现状,基于专用网络处理器平台研发了高性能的IPv4/IPv6转换网关,在IPv4与IPv6网络间实现了高性能的地址和协议转换,为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平滑升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IPv4/IPv6协议过渡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网络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使这一过渡尽可能地平滑,人们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几种主流的过渡机制,并就一个基于隧道代理的过渡方案给出其具体实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该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对现有IPv4网络向IPv6的升级,并保证了IPv6网络与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