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资讯     
我国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制取得突破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863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中试基地中试工艺设备与大面积材料和器件开发取得了进展,成功研制出有效面积为804 cm~2的玻璃衬底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光电转换  相似文献   

2.
a-Si、CdTe和CIGS是目前薄膜呔阳能电池主流技术,而大部分CIGS(铜铟镓硒)电池都采用真空蒸镀方式生产——称为共蒸镀(co-evaporation),将主要材料铜铟镓与硒加热在真空中沉积于基板,这种工艺要实现大面积且均匀的铜铟镓硒膜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3.
要闻     
德国太阳能薄膜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目前,德国美因茨大学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有望使太阳能薄膜电池突破目前20%光电转化率的纪录。目前光电转化率最高的是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薄膜电池.可达20%,但与超过30%的理论值仍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4.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薄膜太阳能电池是缓解能源危机的新型光伏器件。评述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主要介绍了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它们各自在价格成本、光电转换效率及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原理及其结构特点,并从材料成本、制作工艺方面分析了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分别对几种太阳能薄膜电池从原理、材料、光电转换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其优缺点。总结出有机太阳能薄膜电池在薄膜电池中的优势以及发展前景,为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采用超薄银薄膜和具有陷光结构的薄TCO薄膜组成的复合膜层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前电极,有效利用了超薄银膜的高电导性、高透过性,并解决了单银膜无法制作陷光结构以及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激光选择性刻划问题。实验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9个不同厚度的SnO2:F薄膜导电玻璃上制备方阻为3/,透过率为89%,厚度为10-15nm的超薄银膜构成前电极,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制作成单节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结果表明,方阻为80/的SnO2:F薄膜与超薄银膜构成的前电极能获得最佳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输出性能,相比于普通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提升了4%。  相似文献   

7.
《电子测试》2007,(7):93-93
本田子公司本田Soltec于2007年6月12日宣布开始销售“CIGS型”薄膜太阳能电池。CIGS型是在光的吸收层中利用Cu(铜)、In(铟)、Ga(镓)、Se(硒)化合物的太阳能电池。在世界市场上,德国等国已经供应过该产品,但在日本国内本田Soltec还是首家。正在开发同一种CIGS太阳能电池的昭和壳牌石油“只是试验性地提供,还没有正式销售”。  相似文献   

8.
CdS是一种直接能隙半导体,其带隙约为2.42eV,是一种良好的太阳能电池窗口层材料和过渡层材料。化学水浴法沉积CdS薄膜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成膜均匀、致密以及可大面积生产等优点。本文通过对化学水浴法沉积CdS薄膜的研究,阐述了CdS膜的生成和生长过程及其机理,并不断优化此方法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得到了适合做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过渡层的CdS薄膜,并对该薄膜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薄膜太阳能电池是有效利用新能源的新型光伏器件。本文综述了硅基类、化合物类以及染料敏化三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光伏新闻     
世界最大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电站建成世界最大的薄膜太阳电池电站在德国建成,它被称作"RoteJahne"。该电站由JUWISOLAR公司承建,有6MW的规模。为了获得足够多的太阳光,一共应用了90,000块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薄膜电池组件比普通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要便宜,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太阳光发电研究中心、三菱商事和TOKKI宣布,采用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试制出了观叶植物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将具有鲜亮绿色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做成叶片状模块,并进一步制成了观叶植物的形状。  相似文献   

12.
应用溅射后硒化法和原子层沉积法分别制备了无镉的铜铟镓硒电池关键膜层CIGS光吸收薄膜和ZnO缓冲层,着重对该两膜层进行XPS和AFM表面分析,得到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条件,并结合其它检测方法:SEM、XRD及吸收光谱等,证明采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该工艺能制备出无镉的铜铟镓硒电池。通过I-V测试结果,该电池有一定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3.
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一种新技术,可通过一台特制喷墨打印机将薄膜太阳能电池印刷到纸张上。如果能进一步提高效能,这项新进展有望为太阳能面板的生产和安装带来变革。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靶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溅射时间下制备了铜铟镓硒薄膜,并且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实现对铜铟镓硒薄膜中元素含量比的快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溅射时间延长,Ga与(In+Ga)的谱线强度比值以及薄膜的禁带宽度同步变化,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铜铟镓硒薄膜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图以及谱线分析、几种元素辐射强度比值的快速定量分析都表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能够间接地实现对铜铟镓硒薄膜中元素含量比的快速检测,能够在铜铟镓硒薄膜的性能分析以及制备参数优化方面发挥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集成电路应用》2009,(1):20-20
据台湾媒体消息,台湾知名光盘片生产商中环与铼德近日进入太阳能电池市场。中环转投资富阳光电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事业;铼德则投入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模块生产。  相似文献   

16.
第九届国际光电学及工程技术研讨会于1996年11月11日至15日在日本宫崎县召开,太阳能发电低成本制造技术成为会上热点话题,其中引人关注的是材料成本低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美国USSC和日本三洋电机公司采用非晶体Si膜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光劣化后转换效率竟高达10%左右。 将太阳能电池置于屋顶供给家庭电力,显示出住户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市场不断扩大的光明前景。 日本能源厅为了鼓励认购太阳能电池实行补助措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低电阻率、高透光率的掺铝氧化锌(ZnO:Al)透明导电薄膜,经过稀盐酸腐蚀制绒后,作为前电极应用于叠层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详细讨论了溅射和腐蚀工艺参数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优化工艺制备出的AZO薄膜具有高散射能力的表面形貌,其透光率在81%以上(380~1100nm范围),方块电阻和雾度分别为11Ω/□和41.3%。AZO薄膜作为前电极应用于a-Si:H/μc-Si:H双结薄膜太阳能电池,小面积电池的初始转换效率达到了12.5%。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优点,分析了该种电池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种电池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市场前景以及目前国内产量供给情况.  相似文献   

19.
薄膜太阳能电池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中继风力发电之后发展最快的产业,光伏发电技术也是全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优势和现有薄膜PV基础上,分析了薄膜光伏技术进入商业化的问题所在,探索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及产能潜势,展望了α—Si与CdTe薄膜光伏产业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气相沉积技术及其在非晶硅、CIGS等薄膜太阳电池薄膜制备中的应用,并对气相沉积技术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