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依据大量的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粘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研究了鹿乡断陷储集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类型.结果表明,鹿乡断陷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4个成岩阶段.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长石和方解石等成岩矿物的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发育密切相关.依据储层中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的过程可划分为蒙皂石带、蒙皂石渐变带、第一迅速转化带,第二迅速转化带和第三迅速转化带.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将成岩阶段分为早成岩A期和B期,晚成岩A1期,晚成岩A2期和晚成岩B期.从早成岩B期到晚成岩A期是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热化学反应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碎屑岩储层发育大量次生孔隙,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段.  相似文献   

2.
垦利10-1构造沙河街组发育多套含油砂岩储集体,这些砂岩储层内的成岩现象十分丰富。应用扫描电镜、岩石薄片、粘土矿物及物性资料,对该储层成岩矿物成分、结构和产状进行了分类及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垦利10-1南区沙河街组油层中自生粘土矿物含量高,它们以孔隙充填形式或薄膜包裹颗粒形式堵塞粒间孔隙和喉道,使储层渗透率降低;油层中自生石英加大发育,颗粒表面及粒间孔隙被较完整的石英自形晶面所充填,使储层渗透率降低;油层中碳酸盐胶结-交代现象明显,这种矿物以菱面晶体产状充填粒间孔隙,对油层物性影响较大。而该储层中长石的强烈溶蚀又改善了油层的储集性能,使这一探区具有上亿吨级的储量规模。  相似文献   

3.
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资料 ,对渤中地区第三系馆陶组—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成岩阶段 ,初步探讨了其成岩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处于早成岩期 B阶段—晚成岩期 A阶段 ,局部达到晚成岩期 B阶段初期 ;储层的岩石性质及成岩程度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由于长石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时伴随大量自生高岭石的生成 ,故自生高岭石高含量带可作为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川西洛带气田沙溪庙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薄片观察、鉴定可知,洛带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原生粒间孔普遍发育,次生孔隙类型多而复杂,成岩作用以及填隙物成分对孔隙度影响较大。经粘土矿物X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将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A期、B期和中成岩A期、B期4个期次。早成岩A期,压实作用和石英Ⅰ级次生加大使原生孔隙度迅速降低至10%~15%左右;早成岩B期,碳酸盐胶结物和硬石膏胶结物大量出现,孔隙度丧失至不足10%;到中成岩A期,由于强酸性水的存在,开始出现Ⅱ级石英加大边和自生高岭石沉淀;中成岩B期,溶蚀作用不断加强,对孔隙改善作用明显;整个中成岩阶段,孔隙不断的消长演化,孔隙度下降到4%~9%,并最终形成低孔低渗的致密性储层。   相似文献   

5.
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资料,对渤中地区第三系馆陶组—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成岩阶段,初步探讨了其成岩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处于早成岩期B阶段一晚成岩期A阶段,局部达到晚成岩期B阶段初期;储层的岩石性质及成岩程度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由于长石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时伴随大量自生高岭石的生成,故自生高岭石高含量带可作为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根据X衍射、包裹体、胶结物氧、碳同位素分析及显微观察,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储集岩孔隙发育和演化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碎屑矿物蚀变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和自生粘土矿物生长作用。成岩序列为机械压实作用→碎屑矿物蚀变→自生绿泥石粘土边→石英胶结作用→溶蚀作用→自生粘土矿物→碳酸盐胶结。不同地区经历的成岩作用不同,造就了孔隙度演化的差异,形成南差北好的储层物性,即:北部地区砂岩估算的初始孔隙度为37%,至晚成岩B期孔隙演化至10.33%;中部地区砂岩初始孔隙度为38%,至晚成岩B期为6.98%;南部地区砂岩初始孔隙度为39%,至晚成岩B期仅为6.1%。  相似文献   

7.
莱州湾凹陷东北次洼是渤海海域重要的油气富集区,通过对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储层物性数据进行分析,对垦利6-A构造深层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深部储层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等多种成岩作用,根据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演化分析等将该区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中成岩B期四个阶段,并对各期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粘土矿物研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见到了明显效果.可用于推断古气候、沉积相带及成岩环境的变化,为地层对比及沉积间断研究提供依据.储集层物性不仅与粘土矿物种类有关,还与它的形态及产状有关.粘土矿物研究成果对测井解释有重要作用.克拉2大气田古近系-白垩系储气层存在大量自生高岭石,可作为追踪气源岩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辽河坳陷辽中凹陷成岩作用与中深层孔隙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的岩石薄片、X衍射、地球化学等测试资料,对辽河坳陷辽中凹陷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5个成岩阶段: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晚成岩A期、晚成岩B期和晚成岩C期。次生孔隙演化特点、形成机理及其与成岩演化的关系研究表明,中深层两个主要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别对应于早成岩B期和晚成岩A期,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源于粘土矿物迅速演化、油气生成及超压发育。因此,辽中凹陷中深层超压区次生孔隙发育带油气藏勘探是当前乃至今后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三工河组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储层孔隙的演化形态。研究表明,三工河组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岩石储层孔隙的损失分别在50%~80%和10%~30%之间,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和微裂缝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起到改善储层物性的作用。综合成岩作用、古温度和自生矿物等标志特征,将研究区储层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阶段(A期、B期)和中成岩阶段(A期、B期)。在早成岩阶段,储层孔隙以原生孔隙为主,在中成岩阶段A期,次生孔隙开始发育,并在中成岩阶段B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1.
榆林-神木地区上古生界盒8段和山2段储集岩以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蚀变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溶蚀作用。砂岩经历了早期成岩阶段A,B期和晚期成岩阶段A1,A2和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砂岩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22%和15%的原生孔隙丧失。砂岩中粘土矿物晶间微孔隙占总孔隙的60%以上,是砂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构造裂隙孔对砂岩储集性能的改善不明显。研究区发育6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成岩相带,其中石英加大胶结组合孔隙相和自生粘土衬边胶结溶蚀孔相是最有利的天然气储集相带,二者的叠加和改造部位是气藏发育的最有利地带;粘土杂基充填微孔相和自生粘土胶结晶间孔相是较有利的成岩储集相带;杂基蚀变水云母充填压实紧密相和钙质胶结交代致密相不利于孔隙的发育和天然气的储集。  相似文献   

12.
苏里格气田苏77区块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沉积时期辫状河道发育,储层岩性以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自生矿物胶结以及后期溶蚀作用,大部分已进入中成岩B期,达到低孔—特低渗储层级别。根据主要的成岩矿物、填隙物、成岩作用及孔隙组合,将盒8下亚段储层按照储集性能的优劣划分为石英加大溶孔相(Ⅰ)、黏土矿物充填晶间孔相(Ⅱ)、碳酸盐矿物胶结相(Ⅲ)和压实压溶致密相(Ⅳ)4类成岩相带。其中Ⅰ类成岩相为有利储集相,Ⅱ类成岩相储集性能次之,Ⅲ、Ⅳ类成岩相属于较差储集岩相。根据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可以识别出成岩相的同心、侧变和互层三类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域中部石臼坨凸起沙河街组优质储层分布是决定油气藏分布的关键要素,而成岩作用是控制沙河街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准确分析成岩作用是提高该地区沙河街组储层预测的重要保障。利用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等实验分析技术,确定储层特征和成岩演化序列;利用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确定成岩阶段;利用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和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分析碳酸盐自生矿物的形成时期。沙河街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是生屑云岩,其次为砂屑云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原生孔和生物体腔孔为主;成岩作用主要特征为发育不同产出形态、多期次的自生白云石;建立了成岩演化序列,最终成岩阶段为中成岩B期;对储集物性有利的成岩作用是早成岩阶段形成的衬垫状白云石和同生期形成的包壳状白云石,其早期形成减弱了随后的压实作用对储层孔隙的破坏强度。  相似文献   

14.
内蒙乌兰格尔地区上古生界砂岩的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乌兰格尔地区的上古生界厚逾400m,大部分砂岩属于致密型低孔渗性的岩体。本文主要论述这些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渗性的影响。记砂岩具有四个成岩阶段:1.机械压实作用和早期胶结作用;2.碳酸盆的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3.溶蚀作用;4.晚期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和早期粘土矿物的重结晶作用。其中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减少砂岩的孔隙,碳酸盆矿物的胶结作用尤其显著地减少了孔隙度和渗透率。但是,胶结物和部分颗粒的后期溶蚀作用是改善某些层段储集性能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分析了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的岩石矿物,泥岩演化,孔隙演化等特征,得出压这作用导致了早期孔隙度的降低,自生胶结物充填粒间孔隙,溶妥作用产生了次生孔隙,温度是埋藏成岩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成岩阶段分成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其自生成岩矿物形成序列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成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代表的成藏期次。结果表明,长4+5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解作用和裂隙作用等。成岩矿物主要为自生石英、钠长石、白云石、方解石和黏土矿物等。根据流体包裹体所在寄主矿物的形成时间序列,识别出了3期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第1期流体包裹体是沉积有机质演化早期阶段形成的含有机酸流体产物,与油气成藏事件无关;第2期油气包裹体为大量无荧光沥青包体,代表了早期油气藏被破坏后的残余物,记录了早期的一次油气成藏改造事件;第3期油气包裹体特征与孔隙吸附烃特征相同,是现今油气藏形成过程的记录,其分布在钠长石、硅质和钙质等大量晚期胶结物中,说明晚期成岩作用与油气大量注入同期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薄片、岩心和扫描电镜观察,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砾岩(1)组构复杂——有粗、细两种杂基,五种颗粒支撑方式,四种颗粒接触方式;(2)机械压实作用强烈——表现为颗粒变形,粒内裂缝和"假杂基";(3)自生矿物发育——有沸石、方解石和绿泥石三大系列。根据自生矿物的产状和成因,综合出下乌尔禾组砾岩的埋藏成岩变化过程和孔隙演化的关系:未成熟阶段机械压实作用极大地减少了原生孔隙度,去方沸石化产生了大量次生溶蚀孔隙,其后的绿泥石生长堵塞孔隙喉道,降低岩石的可渗性。通过以上讨论,鉴别出两种砾岩的成岩变化方式:易受压实的凝灰质砾岩溶孔不发育发展成非储层,抗压性的中、酸性熔岩岩屑砾岩溶蚀孔发育成为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18.
Zeolites and authigenic/diagenetic clay minerals in Neogene sandstones of the East Slovakian Basi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locally-abundant tuffs and tuffaceous sediments. In tuffs, plagioclase crystals, glass shards, and volcanic rock fragments alter to zeolites and clay minerals. In sandstones, zeolites are formed both from the direct alteration of volcanic rock fragments, and as authigenic pore-filling minerals; clay minerals occur as diagenetic products of both volcanics and feldspars. Zeolites present include erionite, clinoptilolite, mordenite, analcime, and minor offretite, phillipsite, and laumontite. Authigenic/diagenetic clay minerals include smectite, illite, chlorite, and kaolinite. Vertical and lateral distributions of authigenic/ diagenetic mineral assemblages tend to follow published models. A complete paragenetic model of the occurrences of these minerals within the basin is not currently possible with the present, limited database.
Diagenetic/authigenic mineral suites in sandstone hydrocarbon reservoirs present special problems for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se problems include: (1) well-log distortions; (2) reservoir permeability reduction through diagenesis; and (3) reduction of permeability through interactions between diagenetic clay minerals and zeolites and incompatible fluid systems. Recognition of problematic mineral suites in this study allow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ccepted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which in turn could result in the increase of recoverable reserves in addition to those added by explor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19.
利用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羌塘盆地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巴贡组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和孔隙演化过程。巴贡组砂岩总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物性极为致密。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其中胶结物组分主要为硅质、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溶蚀组分为长石。根据多方面综合分析,巴贡组地层在靠近隆起带的浅埋区处于中成岩B期,坳陷内部的深埋区处于晚成岩阶段。在考虑岩石表观体积变化和压实分段的前提下,进行了不同成岩相的孔隙演化定量计算。压实作用是储层孔隙度减小的首要原因,其次为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绿泥石衬里的形成对储层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