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钢管螺旋推进漏磁检测扫描中,检测速度越快,要求的检测探靴轴向长度越长,使得扫描覆盖范围超出了均匀磁化区,出现信号不一致的问题。针对钢管纵向伤检测中检测精度与速度相互制约的问题,以保证钢管纵向伤高速检测的信号一致性为目标,采用有限元仿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周向磁化中磁极靴的结构对钢管表面磁场均匀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纵向伤漏磁检测磁化方法,扩大了钢管表面的均匀磁场区域,在同样的检测区域内提高了检测信号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管道轴向缺陷漏磁检测磁化器设计,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仿真研究了周向励磁作用下钢管管壁磁化场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管道直径、壁厚等结构参数变化对管壁磁化场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周向励磁场与管壁磁化场、缺陷漏磁场及背号磁场间的作用关系。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管径越大,管壁周向有效检测区域越大;而壁厚增加,管壁周向有效检测区域也增大,但其磁化强度急剧降低;同时,增加外加励磁强度有利于管壁轴向缺陷检测,但必须研究相应的信号处理算法,以消除背景磁场对缺陷漏磁检测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钢管高速漏磁无损检测中的磁悬浮压紧扶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自动化检测设备辅机中的磁悬浮压紧扶正技术,实现非接触、无冲击、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有效压紧,给出了3种可行原理和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
根据楞次定律,在高速漏磁检测过程中钢管与轴向磁化线圈发生轴向相对运动时将产生涡流效应。涡流磁场与原磁化场叠加后影响钢管磁化状态,最终影响到高速漏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分析高速漏磁检测中涡流效应对钢管全长磁化的影响,将原磁化场矢量分解轴向分量和径向分量并根据楞次定律建立钢管内部涡流分布方程,并获得感应涡流磁场在钢管中的空间分布。分析涡流磁场叠加于原磁化场之后对管头、管体和管尾处磁化状态的影响,发现管头涡流磁场与原磁化场方向相反,涡流效应具有抑制钢管磁化作用;管尾处两者方向相同,涡流效应具有增强磁化作用;涡流效应对管体磁化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有限元法分析钢管运行速度与涡流密度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涡流效应对钢管管头、管体和管尾磁化状态的影响,为钢管全长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漏磁检测技术具有原理简单、工程实现容易和对被检测工件表面要求不高等特点,一直是管道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在长距离管道检测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就漏磁场泄露理论、漏磁场影响因素、检测技术与设备、漏磁信号处理等方面对漏磁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论述,总结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漏磁检测技术的研究和系统研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漏磁检测技术具有原理简单、工程实现容易和对被检测工件表面要求不高等特点,一直是管道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在长距离管道检测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就漏磁场泄露理论、漏磁场影响因素、检测技术与设备、漏磁信号处理等方面对漏磁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论述,总结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漏磁检测技术的研究和系统研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钢管旋转的漏磁检测方法,实现钢管中横向伤的检测,分析了基于该方法的检测系统设计方法,包括磁化器、脱套式探靴结构、探靴扫描轨迹和数控径向同步进给式横向探靴系统等。现场应用表明,相比现有的钢管直线前进瓦状探靴抱合式检测装置,该检测方法和探伤系统具有配置简单、成本低廉、更换规格时间短和适应高速探伤要求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数据采集的快速性和实时性是钢管在线检测系统的关键,本文基于 FIFO技术设计高速数据采集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编写虚拟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实现了Win9x下的高速实时数据采集,有效地解决了钢管缺陷漏磁检测的数据采集问题,同时实现了对钢管缺陷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跟踪分析,对比实际探伤缺陷特性曲线与试验样管特性曲线,标记缺陷的位置和相对峰值大小,从而达到钢管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钢管漏磁方法在线计算机检测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整体介绍了钢管漏磁检测系统,对关键硬件及外围电路的设计原理给予了说明,借助Windows系统平台,用VisualC++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采用多线程和虚拟设备驱动技术编制了数据采集分析、状态显示、实时控制等多功能模块化软件,操作性强,系统现场自动化程度高、应用效果良好,为钢管高效、高质量的自动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钢管漏磁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钢管漏磁在线检测装置的组成,检测信号的采集方法.对采集到的钢管漏磁检测信号采用特征分析和非线性方法对缺陷大小进行定量识别.最后介绍了几个钢管漏磁在线检测在管道腐蚀检测、无缝钢管探伤和石油套管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钻杆长期服役后内壁出现的腐蚀是造成钻杆断裂的主要原因,针对钻杆内壁腐蚀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磁化的漏磁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阵列感应线圈拾取钻杆外壁交流磁场的变化,进而评价内壁腐蚀产生的壁厚减薄状态,规避了强背景磁场下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时量程范围不足、灵敏度不够等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壁厚减薄上方的相对磁导率分...  相似文献   

12.
以显式有限元分析为理论基础,利用显式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对不锈钢管轴向冲击屈曲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并利用“能量迭代法”得到了结构屈曲模式由轴对称转换为非轴对称的第二临界速度,为在研项目中关键零部件的设计提供了仿真分析和数据参考,指导了零部件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13.
Steel pipes are categorized into seamless pipes and welded pipes,and particularly the welded pipes’ 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has been a challenging problem.In the case,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ation of welded pipes,the analysis of its relevant testing key is carried out.Afterwards,the MFL(Magnetic Flux Leakage)methods for longitudinally welded line-pipes and for helically welded pipes are respectively proposed.Meanwhile,their relevant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and finally the two technologies for the two types of welded pipes are verified well.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磁真空泄漏原理的漏磁无损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磁折射的进一步推导与分析基础上形成一套缺陷磁真空泄漏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磁真空泄漏原理的漏磁检测新方法:清除较强的背景磁场,让被检测导磁构件体内磁通在缺陷处无反向背景磁压最彻底地泄漏到所创造的磁真空区域,形成最大化漏磁场并被置于该区域的磁敏元件所感应.采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对该原理及其方法进行可行性论证.阐述该原理与方法的特性所在.磁真空泄漏原理及其方法使得缺陷漏磁场在空间范围和强度上均有所增大,可提高磁敏元件的探测提离距离,从而可实现真正的远距离非接触式漏磁探伤.另外,可消除或减少传统磁空气泄漏漏磁检测方法中由强的背景磁场所引起且一直存在的缺陷信息失真、磁噪声以及某些磁敏元件如霍尔的饱和不工作现象.磁真空泄漏原理与方法的提出与分析在促进漏磁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应用的同时,也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漏磁检测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漏磁场法测量钢板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特殊环境下钢板厚度测量的方法与必要性,基于永磁回路原理,设计了一种钢板厚度测量传感器,介绍了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通过试验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输出稳定、不受环境温度影响、灵敏度较高、静态重复性好、对钢板材质敏感、对薄钢板分辨率高的特点,经标定,可用于表面有油污或非导磁覆盖层的在役钢板或钢管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接触式钢管漏磁探靴高速扫查时因剧烈摩擦而带来的磨损、发热等诸多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静压气浮探靴结构,其原理是,气流经过布置在气浮探靴上的节流孔后在钢管表面形成一层气膜,消除了探靴与钢管之间的直接摩擦,实现了非接触式跟踪。分析了气浮探靴静态特性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并针对直径为130mm的钢管设计了相应的漏磁探伤气浮探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用铜套管压制钢索接头以替代手工编结的新工艺,通过实验证明了铜套管压制钢索接头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测钻杆螺纹根部缺陷,研究了利用涡流探伤原理检测其缺陷的方法,设计了通过监测涡流传感器检测线圈阻抗变化来评价被检工件缺陷的检测系统。系统由激励源、涡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增益调整电路、幅相测量电路和数据采集与显示等部分组成。涡流传感器采集微弱的缺陷信号,经过信号调理,利用AD8302提取缺陷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信息,用计算机显示测量结果。实验表明采用涡流探伤方法能够检测钻杆螺纹的根部缺陷,检测结果重复性好,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