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伏电源是分布武电源的一种,现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电力电源形武。一些大规模的光伏电站接入到了配电网中,导致原先的单端配电网逐渐转交为双端甚至是多端的供电性网络,这会引起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出现一定的变化,当出现短路故障的时候,会发生继电保护的误动和拒动,从而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光伏电源在接入配电网对馈线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展开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相关部门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光伏电源是分布式电源的一种,现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电力电源形式。一些大规模的光伏电站接入到了配电网中,导致原先的单端配电网逐渐转变为双端甚至是多端的供电性网络,这会引起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出现一定的变化,当出现短路故障的时候,会发生继电保护的误动和拒动,从而对配电嘲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光伏电源在接入配电网对馈线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展开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相关部门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电力工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随着工业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电力系统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日常电力生产建设运行中,人们对电气二次回路及继电保护技术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工程实例分析PLC在配电系统的保护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现今资源能源的危机与传统能源发电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全球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一种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设计了3kW单相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单相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为设计对象论述了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应用PSIM软件、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与光伏等效电路及其数学模型的一致性,同时使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功能的实现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7.
8.
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促使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太阳能资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各国相继出台的新能源法对太阳能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光伏并网发电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作为新时代的新兴能源,是应对环境资源紧张新兴的一种替代能源,它的应用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基于我国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技术的不足、成本昂贵等现象,迫使我国的太阳能发展缓慢.文中运用单因素敏感性研究材料,构建了光伏发电成本的运算结构,以我国33个省会城市为研究材料,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成本和环境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器件,其控制的选择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降低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光伏并网发电的概念,介绍了单相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实现并阐述了实现逆变器控制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12.
13.
14.
光伏太阳能具有清洁、安全、无污染且取之不尽之优点,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新型能源形式之一。随着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当配电网中接有多个光伏电源时,使得原本单端的配电网现在变成了双端乃至多端的供电网络,这样使得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发生变化,发生短路故障时引起继电保护的误动和拒动,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影响。本文通过对光伏电源在接入配电网时的电网结构变化,故障电流的大小和流向,来分析太阳能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馈线保护、重合闸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进一步优化光伏发电性能,相关企业应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控制技术研究。在此过程中,基于MPPT控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建模方式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光伏电池模型,了解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运行要求。文章以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对光伏电池模型设计内容进行总结,对光伏并网逆变控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的飞速进步中,人们对电力需求有了极高的标准,相对也对我国的供电体系有了更严苛的要求,必须不断改良技术方面,主要在于电力电子设备所产生的谐波,而要想实现对这一影响的有效控制,可借助一定辅助措施的落实或是优化继电保护的整定值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电能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化的发电方式中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十分严重,同时对环境以及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加强了电网建设研究,光伏发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电网内建设当中的.然而电网运行过程中,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积极加强了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希望对我国电能可靠性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太阳能电池,于1971年首次成功应用于我国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经历了2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4条总计5MW的光伏电池生产线,光伏产业初步形成。第二个发展时期是在新世纪初,国家发改委在2002年启动了“送电到乡工程”,该工程光伏系统容量为20MW,极大的拉动了我国光伏市场的需求。国内光伏系统主要采用单位功率因数并网,不具备电能质量控制功能。因此,研究具有电能质量调节功能的光伏并网系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