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调整Ni-W-P化学镀镀液中钨酸钠浓度,获得了钨元素含量不同的三元Ni-W-P镀层。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随着三元Ni-W-P镀层中钨元素含量的增加,其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同时,镀层晶粒转变的激活能值呈增大趋势。三元Ni-W-P镀层的抗垢性随着镀层中钨元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与镀层表面自由能以及表面粗糙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钨对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的化学镀工艺配方,获得了4种不同钨含量的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镀层.研究了钨含量对镀层结构、硬度及在5%H2SO4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镀层的结构受镀层中钨含量的影响较大,非晶态Ni-W-P三元合金镀层所需磷含量较非晶态Ni-P二元镀层所需磷含量要低,并且钨含量越高,所需磷含量越少;镀层硬度随镀层结构从非晶态→混晶态→纳米晶态转变而增加;镀层的耐蚀性随镀层中钨含量增加而变好,且非晶态镀层较混晶态和纳米晶态镀层更易形成钝化区.  相似文献   

3.
在管束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并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Ni-W-P合金镀层表面覆盖均匀的胞状物,含有W元素,容易在介质中发生钝化;Ni-W-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良好,其在流动介质中的耐蚀性弱于在静态介质中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电沉积Ni-W-P基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分析表明:镀液pH的增大,镀层表面粗糙,但镀层较厚,稀土的加入能有效细化晶粒。(Ni-W-P)-SiO2、(Ni-W-P)-Ce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镀态时是非晶态结构,而(Ni-W-P)-CeO2-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镀态时是混晶结构。热处理后的(Ni-W-P)-CeO2-SiO2复合镀层是晶态结构。Ni3P相的衍射峰加强,这说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的非晶态形态逐渐减弱,镀层逐渐向晶态转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真空蒸发镀的方法在金刚石表面镀钨,研究了镀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金刚石表面形貌、镀层成分与厚度、镀钨层物相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镀钨金刚石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镀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钨元素百分比含量增加,镀层厚度也逐渐增加,镀层由间断变成连续致密的镀膜,并逐渐生成W2C和WC。镀钨后的金刚石抗氧化性提高,在900℃下保温1h的镀钨金刚石起始氧化温度、剧烈氧化温度比未镀钨的金刚石分别提高了18.8%、16.6%。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稀土合金钢的耐蚀性,在其表面沉积Ni-W-P化学镀层。对Ni-W-P化学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Ni-W-P化学镀层表面的胞状物分布较为均匀,镀层中W的质量分数约为2.0%;Ni-W-P化学镀层比稀土合金钢在硫酸介质中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通过改变柠檬酸钠(Na_3 C_6 H_5 O_7) 和钨酸钠(Na_2 WO_4) 的浓度,研究自催化(无电解)镀镍-钨-磷(Ni-W-P)合金的槽液成份和操作条件。3~4%(重量比)的钨与镍的共沉积,使镀层中磷含量由8. 9%降到2. 3%(重量比),其结果改善了这种镀层的结晶性。降低磷含量能增加这种镀层的残余应力和导电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Ni-W-P合金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了(Ni-W-P)-TiO2复合镀层,并研究了镀液中TiO2加入量对镀层硬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且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W-P)-TiO2复合镀层的性能优于Ni-W-P镀层,而当镀液中TiO2质量浓度为6g/L时,复合镀层的硬度较高,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能较优。自腐蚀电位较正,腐蚀电流密度较小,极化电阻较大,其交流阻抗谱对应的电阻值也较大。  相似文献   

9.
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W-P化学镀层。研究了硫酸镍的质量浓度对Ni-W-P化学镀层的沉积速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用SEM表征了Ni-W-P化学镀层的表面形貌。最终确定硫酸镍的最佳质量浓度范围为25~35g/L。Ni-W-P化学镀层均匀地覆盖不锈钢基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镀不同钨合金抽油杆的耐盐水腐蚀性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法,在35CrMo抽油杆表面制备了Ni-W-P和Fe-Ni-W合金镀层,研究了钨合金镀层及其热处理对抽油杆的耐蚀性和室温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钨合金镀层及其热处理后的结构.采用失重法、阳极极化曲线测量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电镀钨合金抽油杆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水溶液中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电镀钨合金抽油杆拉伸断裂后的断口组织形貌.结果表明:35CrMo抽油杆电镀钨合金后,其耐蚀性明显增强;热处理使镀层的耐蚀性进一步提高;各项力学性能均达到标准要求.电镀钨合金抽油杆可以应用于油田的采油设备中.  相似文献   

11.
平均电流密度对脉冲镀镍钨合金微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硫酸镍15g/L,钨酸钠30g/L,柠檬酸35g/L,烷基有机添加剂1.5g/L,pH为7,温度65°C的条件下,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对脉冲镀镍钨合金镀层的外观、结合力、显微硬度、沉积速率、镀层中钨含量及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平均电流密度的增大,镀层中钨含量增加,镀层硬度先增大而后趋于恒值。过高和过低的平均电流密度都会引起镀层缺陷,最佳的平均电流密度为5~8A/dm2。  相似文献   

12.
以Cr12MoV模具钢作为基体化学镀Ni-W-P/PTFE复合镀层,以期提高模具的耐磨性能。通过改变PTFE颗粒添加量获得不同Ni-W-P/PTFE复合镀层,并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晶相结构、硬度及耐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复合镀层表面都存在尺寸不同、分布不均匀的胞状物,还附着白色PTFE颗粒,但是晶相结构无显著性差异。随着PTFE颗粒添加量从2 g/L增至14 g/L,复合镀层中PTFE颗粒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且颗粒分散状况不同,硬度呈现减小趋势,而耐磨性能逐步提高,然后变差。当PTFE颗粒添加量为8 g/L获得的Ni-WP/PTFE复合镀层中PTFE颗粒含量达到3.63%,并且颗粒分布趋于均匀,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其摩擦系数仅为0.41,表面磨痕宽度和深度分别为500μm和14.7μm,作为表面改性层能有效减轻Cr12MoV模具钢的磨损程度。  相似文献   

13.
钴-钨二元合金镀层特性与防铜渗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和铜合金饰品表面需镀金,由于铜扩散至镀金层表面,引起金色变色。本文提出以电镀钴钨二元合金镀层作为防铜渗层。实验表明,随着镀液中钨离子浓度的不同和电流密度的改变,钴钨合金镀层组成不同。当 镀液中钨离子含量低,电流密度低时,镀层为晶态结构;当镀液中钨离子含量高,电流密度大时,镀层呈非晶态或昆合微晶态结构。同时比较了在400-800℃下,钴钨合金镀层与镍层、钴层和防铜渗能力。当温度低于500℃时,钴钨合金镀层的防铜渗性能优于二者。  相似文献   

14.
在硫酸镍15 g/L,钨酸钠30 g/L,柠檬酸35 g/L,烷基有机添加剂1.5 g/L,pH为7,温度65℃的条件下,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对脉冲镀镍钨合金镀层的外观、结合力、显微硬度、沉积速率,镀层中钨含量及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平均电流密度的增大,镀层中钨含量增加,镀层硬度先增大而后趋于恒值.过高和过低的平均电流密度都会引起镀层缺陷,最佳的平均电流密度为5~8A/dm2.  相似文献   

15.
在紫铜基体上制备了化学镀Ni-W-P镀层,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镀层的结构形态为非晶态。污垢附着实验和池沸腾实验结果表明,低表面自由能的化学镀Ni-W-P镀层使污垢沉积速度降低了52%,在硫酸钙溶液中的传热系数则是紫铜表面的1.7倍。用高速摄影仪观察了沸腾表面的气泡行为,由于传热方式的差别形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硫酸钙污垢,紫铜表面为针状垢,而镀层表面是粒状垢。  相似文献   

16.
在不锈钢基体上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并研究了钨酸钠的质量浓度对镀速、Ni-W-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及其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钨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0~20g/L时,制备的Ni-W-P合金镀层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二元合金(Ni-P)电刷镀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三元合金(Ni-W-P)电刷镀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选择加入钨酸盐及添加剂和合适工艺条件,可以沉积出Ni-W-P非晶态合金镀层。研究结果表明:镀液性能稳定;所沉积的镀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镀层硬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8.
电沉积(Ni-W-P)-Si3N4复合镀层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Ni-W-P合金中复合S i3N4微粒,获得(Ni-W-P)-S i3N4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Si3N4质量浓度、电流密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镀层中Si3N4质量分数的影响。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Si3N4微粒在镀层中均匀分布,与Ni-W-P合金各自在特定的角度出现衍射特征峰,彼此之间互不干扰。随着镀层中Si3N4质量分数的增加,镀层的性能均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当Si3N4的质量分数为最大值10.3%时,镀层性能在各组实验比较中均最优,耐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电沉积镍铁钨纳米晶合金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含有FeSO4·7H20、NiSO4·6H2O、Na2WO4·2H2O、Na3C6H5O7·2H2O和YC-4添加剂的溶液中,电沉积制备了不同钨含量的镍铁钨合金,对所得镀层的化学组成、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及耐蚀性进行了表征.随着镍铁钨合金镀层中钨含量的增加,其微观结构由晶态转变为非晶态.钨质量分数为21%的镍铁钨合金镀层表观光亮光滑,具有致密的纳米晶结构,其晶粒尺寸为30~40 nm,即使不通过热处理,也具有很好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该工艺可望取代传统镀铬工艺.  相似文献   

20.
在Ni-P电刷镀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了Ni-W-P电刷镀工艺,镀液中加入钨酸盐。通过试验确定各组分的含量及工艺条件。镀层测试结果表明:Ni-W-P镀层为非晶态镀层,硬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可用于工、模具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