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维对PM2.5过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残留物中存在许多有毒的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呼吸功能损害大,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去除PM2.5细颗粒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不同尺寸“Y”形截面和圆形截面的单纤维丝对烟气中PM2.5颗粒物的过滤性能进行实验,分析不同烟气流速和颗粒物浓度对颗粒物截留率的影响,进而研究纤维集合体在不同单丝线密度和孔隙率的条件下对烟气中PM2.5颗粒物过滤性能的作用。结合Euler法和Lagrange法对上述单纤维丝和纤维集合体实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将其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刻“Y”形截面的单纤维丝比圆形截面单纤维丝对颗粒物截留率更高。对于纤维集合体,单丝线密度为0.27 tex和孔隙率为0.88工况下,纤维集合体对颗粒物PM2.5的捕集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燃煤排放细颗粒物是大气环境PM2.5增加的重要来源。采用燃煤热态实验系统,进行了在电除尘器入口烟气添加化学团聚剂以及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促进电除尘脱除PM2.5的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团聚剂添加前后PM2.5浓度及其粒度分布的变化,以及团聚剂浓度、添加点烟温、团聚剂溶液pH、烟气量、雾滴粒径等对PM2.5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化学团聚液后,通过润湿作用、液桥力和吸附架桥作用可增强PM2.5之间的接触并促进团聚长大,PM2.5增大到原先的4倍左右,典型工况下电除尘器出口PM2.5浓度降低40%以上。增加团聚液浓度可促进PM2.5的脱除;适当降低团聚液pH有利于PM2.5的团聚。喷脱硫废水,电除尘器出口PM2.5浓度变化不大,加团聚剂后出口细颗粒物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其中,高浓度的细颗粒物对空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在中国,细颗粒物,特别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PM2.5)已经是造成环境空气污染最主要原因之一了.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修饰的纤维介质过滤系统因其具有优异的吸附分离性能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高浓度PM2.5危害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本文以聚ε-己内酯(PCL)与聚氧乙烷(PEO)以质量比7∶3混合溶解于氯仿溶液中为聚合物前驱体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得PCL/PEO纳米纤维,然后利用丙酮溶剂蒸汽熏蒸法(SVA)对纳米纤维进行处理,制备出表面带有整齐层状结构的纳米纤维薄膜。我们研究了纺丝电压、流速、接收距离对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并通过PM2.5过滤实验探究丙酮溶剂蒸汽后处理对纳米纤维薄膜过滤、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与商业口罩过滤性能做对比。结果表明,经SVA处理后的纳米纤维膜相比于未进行SVA处理的初纺纤维,PM2.5的截留率可提高6.75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其过滤效率远高于商业口罩,PM2.5截留率可达79%。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性聚氨酯(PVP/WPU)复合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对该复合电纺纤维膜的形貌进行分析;利用PM sensor传感器测试过滤前后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对复合纤维膜的过滤效率进行表征;通过孔隙率测试确定了PVP/WPU混合纺丝液的合理配比。结果表明:当混合纺丝液中PVP与WPU的质量分数均为7%时,可制得纤维笔直交错排列、形貌较好且孔隙率适中的复合电纺纤维膜,该纤维膜对雾霾空气中的小分子颗粒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其中对PM2.5和PM1.0的过滤效率分别比纯PVP膜提高了15.14%和20.05%。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高浓度PM2.5的高效过滤问题,选取颗粒粒径与膜孔径比值(dP/dm)范围为0.86~4.46,厚度小于等于1 μm的三种不同结构的超薄ePTFE纳米纤维膜展开应用性能研究。考察了过滤速度、PM2.5浓度和膜结构对过滤性能的影响以及膜的再生性能。得益于纳米纤维堆叠的网状结构,在过滤速度为1.2~4.8 m/min,进口浓度为200~1000 mg/m3的范围内,三种超薄ePTFE纳米纤维膜均能实现PM2.5的高效截留(>99.5%),其稳定压降和压降增长速度均随过滤风速和进口PM2.5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初始压降和出口浓度仅随过滤风速增加而增加,与进口浓度关系不大。超薄ePTFE纳米纤维膜层数少、过滤阻力低(≤130 Pa)且膜表面光滑(表面粗糙度小于1 μm),降低了滤饼与膜表面附着力,使滤饼易于脱落,在4次循环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横向对比结果显示,dP/dm为0.86,膜厚度为0.5 μm的超薄ePTFE纳米纤维膜兼具最低的过滤压降(30 Pa)、良好的过滤效率(99.93%)及再生性能好的优势,在中高浓度PM2.5空气净化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PM2.5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有效拦截进入室内环境的颗粒污染物,驻极体过滤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暖通过滤系统中。驻极体过滤材料依靠纤维静电能显著提升过滤效率。通过研究,将测量驻极体过滤材料对于20 nm至500 nm颗粒物的初始过滤效率,并结合单纤维效率理论模型提出过滤效率的经验计算公式。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所推导的经验计算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非常接近,能够准确预测驻极体过滤材料的初始过滤效率。  相似文献   

8.
PM 2.5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然而严重影响我们健康的PM0.5却被忽略。分类过滤效率反映了工业粉尘过滤材料对不同粒径微粒的过滤效率,可评价过滤材料对PM 2.5以下微粒的过滤效率。本文研究了滤料厚度,克重,平均纤维直径,平均孔隙大小等参数与分级过滤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粉尘过滤材料对PM 2.5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可以达到90%,但对PM 0.5点过滤性能较差,从30%到70%不等;孔隙大小对过滤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平均纤维直径有显著影响过滤阻力,平均纤维直径变小,过滤效率增加,但阻力也增加;乳剂处理可以提高滤料对PM 0.5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多孔管状陶瓷SiC为支撑体,通过自行开发的一种新型涂膜技术-扬射旋涂沉积法,在其上涂覆粉煤灰,形成非对称的SiC+ Al2O3/SiO2陶瓷膜分离元件,实现对PM2.5细颗粒物的高效截留.考察了涂膜时间、涂膜次数、流体流量等参数对膜层厚度、膜层孔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涂膜后膜元件的通量、阻力降及对PM2.5细颗粒物的截留效率等.结果表明:新开发的涂膜工艺能很好的实现在SiC支撑体上涂覆粉煤灰,涂膜后的膜分离元件对中位径为2.1μm的粉尘截留效率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温度梯度场内可吸入颗粒物运动特性及热泳沉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若雷  杨瑞昌  由长福  赵磊  周涛 《化工学报》2009,60(7):1623-1628
对温度梯度场内垂直管中可吸入颗粒物在湍流工况下的运动特性和热泳沉积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使用颗粒动态分析仪(PDA)在线测量了颗粒物在管道截面上的速度和浓度分布。重点研究了主流与水冷壁面的温差对粒径范围0~2.5 μm颗粒(PM2.5)的运动和沉积的影响,得到其沉积效率。结果表明,湍流扩散作用使颗粒在近壁面富集,而热泳力是PM2.5在冷壁面上发生沉积的最主要因素。得到了PM2.5热泳沉积的半经验公式,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炭黑行业从六十年代开始采用玻璃纤维过滤袋回收烟气中的炭黑,由于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吸水、不伸缩、粉尘剥离性好等一系列特性,使之在炭黑的烟气过滤中"站住了脚",多年来通过织物结构和表面处理等方面的不断研究提高,滤袋的寿命也从一个月提高到一年,玻纤滤袋在炭黑行业中的用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六十年代以来沿用的玻纤滤袋均属于"连续玻璃纤维"制品,每一根纱线都是数以千计的单纤维的集合体,经过加捻后,已变成致密的实心线,本身没有空隙率,这就掩盖了玻璃纤维直径细的优点.因为以纤维为结构单元的滤材,纤维直径越细,过滤  相似文献   

12.
涤纶细旦丝     
描述了国内外涤纶细旦丝、超细旦丝的现状和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制备细旦丝的技术关键。由于细旦丝的单丝线密度低的特点,在其生产中的设备、原料和工艺条件均有较高的要求;分析了喷丝板孔径、组件过滤、原料纯净度、原料水份以及纺丝工艺参数等对可纺性及纤维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稳定细旦丝生产的工艺参数、原料要求和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涤纶细旦FDY纺程上生产工艺条件的调整试验,分析了纺丝温度、单丝线密度、纤维截面、缓冷区的高度、喷丝板板面直径、冷却条件及集束上油、预网络、拉伸温度对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合成纤维工业》2016,(2):22-25
选择截面为圆形、三角形、三叶形3种聚丙烯(PP)纤维增强水泥砂浆,采用平板约束法、荧光分析技术和单根纤维拔出实验,分别研究PP纤维增强砂浆的抗塑性开裂性能、纤维分散性能和纤维/基体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当纤维长度、当量半径和体积掺量相同时,异形截面PP纤维提升砂浆抗塑性开裂性能的效果优于圆形截面PP纤维;与圆形截面PP纤维相比,三角形和三叶形截面PP纤维的纤维有效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65%和29.41%,比表面积分别提高了28.6%和37.1%,纤维/基体的界面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3.4%和8.9%;纤维的分散性、比表面积和纤维/基体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是异形截面PP纤维有效提高砂浆的抗塑性开裂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急剧增长,严重影响了人民身体健康、城市形象,人才吸引,如何有效防治PM2.5的污染,是所有人都关心的一个社会环境问题。文章从专利技术角度解析防治PM2.5最常用的呼吸过滤装置如口罩,其主要技术手段在于过滤层结构设计,过滤材料选择及其它电、磁、化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有利于相关领域人员对于过滤口罩技术的全面了解及正确防护。  相似文献   

16.
黄小欧 《广东化工》2012,39(5):292-293,299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气溶胶的一部分,由于其粒径小以及可为毒性物质提供载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PM2.5的物理化学特征、来源解析、健康效应、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方恒  肖美 《江西化工》2007,(2):18-20
PM2.5由于其较小的粒径、巨大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危害性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物质组成与分析方法、毒性效应、来源解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普通的非覆膜滤袋,纤维孔隙大,只能依靠粉饼过滤,细颗粒物PM2.5穿透现象严重,难以达到理想的排放值;而薄膜滤料孔隙致密,过滤精度高,薄膜代替粉饼,排放低,压差更低。戈尔覆膜滤料的薄膜兼顾高透气性及耐磨损双重性能,广泛用于窑尾窑头的废气处理。河北鹿泉金隅鼎鑫公司的技术改造效果是:用了7年的玻纤覆膜滤料不但排放依然在10 mg/Nm~3以内,而且压差始终没有超过800 Pa。  相似文献   

19.
沙焱  杨林军  陈浩  瞿如敏 《化工学报》2013,64(4):1293-1299
由于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难以完全脱除,同时经湿法脱硫后烟气中水汽接近饱和状态,因此,有必要揭示细颗粒物及共存气态组分对膜吸收CO2的影响。采用燃煤热态试验装置,考察了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SO2、水汽对膜吸收CO2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际燃煤湿法脱硫净烟气环境下的膜吸收CO2试验。结果表明:细颗粒物随烟气通过膜组件后,部分细颗粒物可被膜截留,沉积于膜表面,导致膜吸收CO2效率下降,其影响程度随细颗粒物浓度的降低而减弱,与细颗粒物物性有一定关系,通过有效降低烟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可显著延长膜的稳定运行时间;SO2的存在会与CO2产生竞争吸收现象,但因烟气中SO2含量远低于CO2,对CO2吸收效率影响不明显;对于水汽,只需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膜组件作气体干燥反吹,可基本维持膜组件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细颗粒物电凝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化工》2016,(3):51-54
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燃煤过程,传统除尘技术对PM2.5的捕获效率较低,通过电凝并技术使PM2.5凝聚成大颗粒,再通过传统除尘器脱除,可提高PM2.5的捕集效率。综述了国内外电凝并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静电场中异极性荷电颗粒凝并、交变电场中同极性荷电颗粒凝并、交变电场中异极性荷电颗粒凝并;介绍了一种新型荷电凝并装置,细颗粒物与大颗粒之间运动与凝并的直接观测实验,为电凝并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装备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