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宝石》2013,(9):174-177
古玉鉴赏 原始社会至汉代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原始社会的玉器非常吕盛,在东北有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原有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玉器;在四川有三星堆文化、大溪文化玉器;在两湖地区有石家河文化玉器;在安徽有凌家滩遗址玉器,  相似文献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解放前已奄奄一息的玉器业,在党和政府“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下,又迅速地恢复了元气。50年代初期,各地召回了农村的玉器艺人,把城市的玉器业人员组织起来,全国大我有玉器职工五千多人。  相似文献   

3.
珠宝玉器与鸿门宴周树礼“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鸿门宴拉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许多人都知道鸿门宴是楚汉相争中极为重要的事件,但也许并不知道这个事件与珠宝玉器有着密切的关系,整个事件中好几次提到且出现过珠宝玉器,可以说玉器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刘继卿 《中国宝石》2010,(3):114-116
玉器的玉质优劣、制作工艺的繁简难易和精细粗糙程度、造型的艺术神韵,是现代玉器的重要价值评价因素。由于它们在玉器中所占的价值比重不同,玉器形成了两个价值大类型(普通商品类玉器、收藏类玉器)和四个小类别(普通商品类玉器、玉质精品类玉器、工艺精品类玉器和艺术精品类玉器)。  相似文献   

5.
《中国宝石》2013,(11):162-165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玉器也有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点。在上一期中,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鉴赏特点.本期,继续邀请玉器专家赵永魁为我们讲述不同地域玉器的发展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玉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蓓莉  孙凤民 《中国宝石》2000,9(3):130-141
玉器的价值评估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人必须熟知制作玉器的原材料的质量和价值,二是能正确判断玉器的设计用料水平和制造工艺及有关的费用,三是必须熟知中国玉文化历史和玉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只有全面了解玉器的各个方面,才能进行玉器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渊远流长。各类玉材也不下数十种,而要想分门别类地弄清它们,绝非一日之功,要不断积累用心观察。由此可知,玉器的收藏鉴赏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和经验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当今市场古玉真假混杂,对初学玉器收藏者来说,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反需持有玉一样的品德和心境,才可能在玉的大千世界中遨游。  玉器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来为收藏家所偏爱。对于有兴趣收藏玉器的初道者来说,首先应了解熟悉古代玉器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固有特点。我国玉器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古高玉器(新石器时期、…  相似文献   

8.
四会市位于广州市西北方向,距广州窖口客运站 76公里。每天有十几趟班车来往于广州与四会之间,在四会大酒店门口下车即到了四会玉器城,交通十分方便。   四会从最初加工玉器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先是在迳口镇和大沙镇等地零散生产。改革开放后(即从 2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许多当地农民看好玉器这个投入较少、劳动强度较轻的行业,很快就掀起了一股玉器热,先是集中在四会县城的沙尾一路那条狭窄的街道上,约有近百家小型玉器店,玉器品种少说也有上百种,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1990年,四会县经济开发总公司在沙尾一路北边的…  相似文献   

9.
刘国祥 《中国宝石》2003,12(1):196-197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时间最久远的民族,玉文化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奠基石.随着中国考古学框架体系的建立,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数量的增多,对中国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艺、用玉制度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无疑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10.
李新伟 《中国宝石》2001,10(3):91-93
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周围地区,清代就因出土玉器而闻名全国。风雅好古的乾隆皇帝曾收藏有一件良渚玉琮,并为之嵌上底座,当笔筒用。可惜自命知识渊博的乾隆不明玉琮上刻纹的涵义,把琮倒置在了底座之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有乡民掘得几担玉器,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1936年,年轻的西湖博物馆职员施昕更在他的家乡良渚进行考古发掘,从此确立了一种以发现地良渚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但没有人把当地精美的玉器与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联系起来。流行的看法是,这些玉器乃秦汉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