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管换热器是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其中的强化传热措施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其强化传热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列管式换热器是运用比较广泛的换热装置。由于设备结构和工艺条件存在差别,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形式的故障和失效。针对列管式换热器常见的故障形式,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处理的方法与意见,为列管式换热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化工领域中对流传热系数α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群  陈明尧 《广东化工》2006,33(12):101-102
对流传热是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化学工程中的对流传热并非单纯对流而是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发生的对流和传导联合作用的传热过程。描述对流传热速率的方程式形式简单,所有问题集中在对流传热系数α中。因此对流传热系数α的计算是对流传热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从传热公式出发,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的主要途径;从强化传热的原理出发,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常见应用。  相似文献   

6.
换热器最大总传热系数的稳健性选型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含总传热系数的稳健性目标函数,介绍了双侧流体温度、流量、污垢热阻值均处于浮动时换热器的选型设计方法,表明了本方法较经典的选型设计方法能搜寻出更多的具有较大传热系数和操作弹性的系列标准规格换热器,为制订流量、温度及污垢热阻适宜的操作范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气体在换热器管束间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实验测试方法。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所产生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11%;分别对空气纵向和横向冲刷正方形与正三角形2种排列方式的管束进行局部传热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将实验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实验值与数值模拟、经验公式吻合较好,最大偏差小于10%;综合误差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简单、方便,并且可靠。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管壳式换热器,采用3种计算方法分别对7台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侧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结构参数对壳侧传热性能影响的结果表明,管子节径比、折流板间距、折流板与壳体内壁间隙以及管束外缘与壳体内壁间隙等结构参数均对壳侧的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对比分析表明:以Kern法和Donohue法为代表的整体法相对于流路分析法偏差较大,而Bell-Delaware法的计算精度相对于整体法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沉浸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壁面加载超声波,比较了超声波振幅、换热器入口流速和管外压力对超声波效应及强化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振幅由20μm增大至35μm时,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增幅由15.67%增至26.71%;管外压力由0.1MPa增大至1.0MPa时,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增幅由20.95%增至48.43%;入口流速由1.0m/s降低至0.05m/s时,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增幅由1.76%增至39.01%。增大超声波振幅、环境压力和减小介质流速均能增强超声波声流现象和空化效应,有效提高超声波强化传热效果;高压环境会使同振幅、同频率超声振动作用下声功率呈指数增长,高流速会降低流体介质的声能密度,两种情况都需要匹配合适的超声波以保证强化传热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流体流动阻力方程式、传热速率方程和热量衡算式,建立了列管换热 器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第一类操作型传热问题的迭代解法和计算步骤,结合计算实例给 出了直接迭代法简要框图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12.
在φ500 mm×5000 mm的冷模实验装置中,使用自制传热探头,对无内构件的空塔和安装31根竖直换热列管的鼓泡塔内列管传热系数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列管传热系数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传热系数沿径向呈抛物型分布,垂直列管内构件的加入使得传热系数的径向分布变得更为陡峭.基于表面更新理论,结合鼓泡塔内气含率和液速分布的测量及计算结果,提出了计算传热系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既可以用于空塔的局部传热系数与平均传热系数计算,也可以用于安装列管束的局部传热系数与平均传热系数计算.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最大相对误差为5.62%.  相似文献   

13.
列管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向红 《安徽化工》2002,28(4):43-44
对列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型式及性能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对转化系统采用圆缺形折流板和双圆缺形管束排列的管壳式气体换热器,根据国内外近期设计或已运行的装置的实际设计数据,回归出换热器总传系数关联式及总压降和管程压降关联式。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换热器用多孔表面管沸腾传热的各种影响因素,既介绍了如孔穴直径、多孔层厚度及孔隙率等多孔层的特征参数的特性;也介绍了材料物性、加工工艺、工质物性、压力与温度等对沸腾传热的影响.同时对各种因素对沸腾换热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分析归纳,对今后多孔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外新型换热器介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曹纬 《化学工程》2000,28(6):50-52,56
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推出的各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如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麻花扁管换热器、大面积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单排翅片管空气冷凝器、绕丝花环插入物换热器及碳化硅管换热器等。简述了新型换热器的性能与构造特点。阐述了强化传热元件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曹乐  刘金平  许雄文  李日新 《化工学报》2016,67(4):1277-1286
对于中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板翅式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回热换热。然而,目前对低干度混合工质在板翅式换热器中低温换热性能优化等问题的研究甚少。因此,搭建一套采用单级压缩、一级回热的Linde-Hampson制冷循环系统,并以N2-CH4-C2H4-C3H8-iC4H10作为混合制冷剂制取-160℃低温,用以重点分析板翅式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以及影响板翅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低干度下板翅式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在2.6~22.7 W·m-2·K-1之间,受制冷温度和循环浓度变化的影响不明显,而目前对低干度低流速下混合制冷剂的低温换热性能预测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中Cavallini和Modified Granryd的计算模型经修正后可推荐使用;同时,也从制冷剂流速、压降等方面对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换热器用多孔表面管沸腾传热的各种影响因素,既介绍了如孔穴直径、多孔层厚度及孔隙率等多孔层的特征参数的特性;也介绍了材料物性、加工工艺、工质物性、压力与温度等对沸腾传热的影响。同时对各种因素对沸腾换热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分析归纳,对今后多孔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凝结换热器采用螺旋槽管的强化传热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慧英  帅志明 《化工学报》1997,48(5):626-630
<正> 引言 螺旋槽管具有轧制方便、传热系数高且抗结垢能力强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部门中.纵观螺旋槽管强化传热的研究发现:螺旋槽管管内强化传热的研究和应用已趋成熟和完善.然而由于实际工作的困难,有关螺旋槽管管外凝结换热的研究尚待深入.为此,本文对螺旋槽管凝结换热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经单管和工业试验,证明了波纹管传热管件是一种强化管内外传热系数特别是管内传热系数的传热元件。标定安装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的波纹管换热器,总传热系数约为光管换热器的1.82倍,压降约为2.2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