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贵口铅锌矿南矿段属于缓倾斜至急倾斜中厚低品位复杂矿床,设计生产能力前期为5000 t/d,达产后达到10000 t/d。因为矿体变化大,严重制约了采矿方法的选择及生产能力的提高。为了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要求,经过研究,采用了分段出矿中深孔连续回采采矿方法。该方法回采工艺简单、生产能力大,满足了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矿区地表移动带范围内乡村道路、河流的安全性,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地下回采模型,对后期矿山正常开采导致地表移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矿山回采对地表道路和河流产生的最大变形值均在安全规程范围内,矿山开采满足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案及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以及类似矿山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地上地下并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地下二期复杂厚大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问题,综合分析矿山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2种盘区回采顺序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盘区回采方案进行了分析优选,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采场等关键部位的应力、位移的动态响应特性,确定盘区间隔回采方案最佳,该方案可为地下二期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大型岩金矿山缓倾斜至倾斜厚矿体空场回采嗣后崩落二步骤采场高应力、高位移、高塑变的"三高"复杂开采技术难题,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经济学原理定量分析优化确定了隔一采一空场回采嗣后放顶的回采及空区处理方案,生产实践证明,该方案能确保矿山资源得到高效经济安全回采,满足矿山改扩建2500t/d的生产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矿山的深部开采,提出了3种不同规格回采进路断面积的回采方案,并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各方案在巷道开挖后沿脉巷道顶板监测点位移以及回采进路开挖后其塑性区及最大主应力应力云图,最终选择断面为4 m×4 m的方案;通过将该方案模型与模拟矿山现场的模型进行监测点位移、塑性区及应力云图对比,验证了该方案能够满足矿山安全高效回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某方解石矿同时赋存有重钙用石灰岩矿体和方解石矿体,单一的采矿方法存在矿房布置困难、开采工艺复杂、安全性较差等问题,难以同时回采2个矿体。根据该矿山的矿体赋存条件,通过对矿产品的要求、矿石价值、劳动生产率及安全等方面比较,并查阅了相关设计资料和参考类似矿山开采经验,采用浅孔留矿法和分段空场法相结合的采矿方法,并对矿房布置、采准切割工程布置、回采工艺、通风及地压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同时回采2个矿体,从而达到安全、经济、高效的生产要求,可为同时开采多种矿体的类似矿山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阜山金矿东风矿区位于招(远)—平(度)断裂带的北东段,属于倾斜薄至中厚矿体。通过分析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开采现状,研究了矿山的充填系统、矿房及顶底柱回采方案和降低两率的措施,在保证矿石安全高效回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矿石的贫化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够为同类型矿山提供示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任卫东  范玉乾 《金属矿山》2020,49(6):167-171
某矿山是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生产多年的老矿山,矿山采用空场法开采,多中段同时生产,采场多,生产效率低,时有采场顶板冒落等问题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采用了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虽然大大改善了采场回采的安全,但矿山采用多中段生产,造成中段间相互影响,生产效率低,且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本研究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前提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依据摩尔-库伦破坏准则,通过对拟定的不同开采顺序采场回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采顺序采场的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情况,从而能选择适合矿山的开采顺序,为矿山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提供了依据,对矿山的安全、高效、经济的回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为类似矿山的开采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盘区隔离矿柱回采顺序数值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回收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回收暂留盘区隔离矿柱是某大型铜矿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保障首采区矿房、矿柱采场安全高效开采的同时,为了安全高效回收暂留的盘区隔离矿柱,需要确定合理的盘区隔离矿柱回采顺序。基于地下矿山卸压开采思想,结合矿山实践经验,确定了盘区隔离矿柱回采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了3种备选回采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盘区隔离矿柱不同开挖顺序下采场围岩的力学响应特性,优化了盘区隔离矿柱的回采顺序,为盘区隔离矿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某锰矿属于典型的深埋倾斜薄矿体,而倾斜薄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一直属于业界难题。为解决矿山的安全生产与达产难题,分析了某大型深井锰矿的开采技术条件,总结现行采矿工艺的缺点,得出该矿山现有的“深、薄、破碎、倾斜”等四大不利于采矿的因素。结合现场情况及已有工程条件,对各类采矿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小分段无底柱崩落法进行回采,并在现场成功应用。研究结果对类似大埋深的复杂倾斜薄矿体资源的安全经济高效回采提供了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阳京平 《中国矿业》2021,30(S1):17-23
充填采矿法因其安全性高、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逐渐成为井下开采最主要的技术方法。本文针对充填采矿法的发展历程,叙述了膏体充填技术概念、工艺流程特点,通过文献调研、工程实践等手段对尾矿粒度组成、泌水率、单轴抗压强度、塌落度等多个指标进行标准化研究,并介绍了倾斜板浓缩机、高压浓缩机和膏体浓缩机等全尾膏体浓缩设备的结构特征和优缺点。同时,对会泽铅锌矿、乌山铜钼矿、白音查干多金属矿、因民铜矿膏体充填工艺参数做了介绍,提出了全尾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翟镇煤矿综采面高效机械化充填开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新汶矿区翟镇煤矿综采工作面充填开采方法,论述了其充填工艺机理流程、充填设备设施、充填工艺及充填效果,充填开采可以提高资源采出率、延长该矿井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适合民采滞留多空区矿段的充填采矿法,以福建某多金属矿为工程背景,调查了民采空区的特点及成因,介绍了充填采矿法在该矿的应用,并分析了这些空区对充填采矿法的影响;结果表明,民采空区主要分为巷道式空区和洞式空区两大类,充填法应与其他方法联合才能合理开采巷道式空区矿床,应开发适合洞式采空区的充填技术。  相似文献   

14.
煤炭开发与地下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煤炭开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破坏,尤其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更为显著。如何实现煤炭开发与水资源保护间的相互协调是当前煤矿开采面临的巨大难题。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尤其是对顶底板含水层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技术的技术进展情况及当前可实现保水开采的2种基本技术途径:以“堵截法”和“疏导法”为理念的保水开采技术的适用性和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矿井要在不断探索实践中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矿井自身的保水开采技术,对解决当前煤矿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间面临的双重难题,对矿井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中深孔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中厚倾斜—极倾斜矿体中的实际应用,概述采切工程布置、回采工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深孔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会宝岭铁矿的成功应用,增加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证明其在回采中厚矿体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Whittle软件的优化原理及操作流程,并结合某矿山具体情况,通过SURPAC软件创建了矿床地质块体模型,将基础参数赋值后的块体模型导入Whittle软件,利用Whittle所具有的批量境界快速生成、开采方案的快速排产规划及经济效益核算等工具进行不同开采境界方案下的经济效益综合对比,最终实现了矿山开采境界的动态优化。实践表明,基于Whittle软件的境界优化方法具有高效、快捷的优点,减少了矿山境界优化工作量,为露天矿山开采境界的高效优化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合部分矿山实例介绍了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过渡期的回采方案、崩落法回采露天边坡矿的经验和应注意的几个主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倾斜薄状矿体进行开采时,常常会面临采矿方法选择难的问题。某矿区内的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带中,矿区内待开采的矿体属于倾斜薄状矿体。为了开采矿区内的铅锌矿资源,采用平硐+盲斜井的开拓方式,并根据矿区内矿体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采用留矿全面采矿法对该铅锌矿进行开采。对留矿全面采矿法的采场矿块结构、采准、切割工程、回采落矿工艺进行了设计。结合相关经济指标,认为该采矿方法能够满足矿山实际生产需求,采用的留矿全面采矿法适合开采矿岩较稳固的倾斜薄状矿体,可为相关铅锌矿体的开采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何  刘建东  王湖鑫 《矿冶》2014,23(5):1-4
保障生产能力的平稳过渡是矿山露天转地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阶段强制崩落采矿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均为适宜于开采低品位大型矿体的高效率采矿方法。根据杏山铁矿挂帮矿、地下矿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基于大直径深孔采矿的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的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方案。经过开采技术经济比较,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采用大矿块参数阶段开采方式,在强化开采、提高生产规模、降低开采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分析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以及地表沉陷的危害,探讨了对采煤沉陷地进行土地复垦的方法,并介绍了2003年以来淮南矿业集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情况,以期推进煤矿采煤塌陷地复垦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