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模型计算、调查和对比分析,就高炉炉缸的长寿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合理冷却强度、建立有效的传热体系、使炉缸尽快形成稳定的渣铁凝固层是炉缸长寿的关键.通过对死铁层深度、炉缸冷却设备、炉缸冷却水系统设计及耐材配置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微观高水速、高冷却强度,宏观低水量,配合合理的冷却壁结构设计和炉缸耐材配置,建立合理...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莱钢3#1080m3高炉铁口区门型冷却壁漏水情况,2011年3月采用焖炉方式进行年修,通过利用合理的冷却壁拆除、安装和密封方案及炉缸保水冷却、实时测温手段,成功更换了铁口区冷却壁和炉皮,消除了炉缸烧穿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高炉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区域冷却结构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中冶京诚开发的新型炉体冷却结构,即铸铁(铸钢)冷却壁镶嵌铜冷却条的组合式新型冷却结构。新型冷却结构冷却强度适宜、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在国内多座新建和大修高炉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炼铁》2014,(3)
对武钢1号高炉炉腹炉身破损调查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炉腹冷却壁破损的主要原因在于所采用的球墨铸铁冷却壁性能欠佳,冷却壁镶砖选材和炉腹冷却壁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炉腰、炉身采用的铜冷却壁,在高炉生产10年后依旧保存完好,未出现严重的烧损,表明采用的铜冷却壁完全能够满足高炉长寿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生利  匡洪锋  蔡林 《炼铁》2019,38(2):33-35
韶钢7号高炉在炉役后期,逐渐出现炉体上涨,炉身区域冷却壁大量烧坏,炉缸侧壁温度频繁超标,风口变形等现象通过采取优化工艺操作,冷却壁穿管修复,加强炉缸炭砖残厚管理,提高炉体冷却强度等一系列护炉措施,在稳定炉况的同时,高炉日产量也能达到6200t/d。7号高炉护炉效果表明,追求精料入炉的操作理念,维持好合理稳定的煤气流分布,达到合理的操作炉型,是高炉护炉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6,(1)
简要阐明了高炉冷却设备与内衬的作用,重点阐述了炉底炉缸区域(铁口区域)、炉腹风口段、炉腰及炉身下部、炉身中上部和炉喉区域等部位冷却设备与内衬的选择。认为:合理的冷却设备与铁口区域的设计,是阻止炭砖不被铁水异常侵蚀,优化高炉炉缸生产稳定性的必要条件;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冷却系统,应以优化操作炉型为重点,建立起与冷却系统匹配的内衬,并优化高炉操作,达到渣皮保护冷却设备,冷却设备同时又促进形成稳定渣皮的动态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炉缸冷却制度是保证大型高炉长寿的基础,不同冷却制度对高炉炉缸的温度分布和侵蚀状况具有直接影响.结合某4000 m3级高炉,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高炉炉缸、炉底温度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大水量、小温差"和"小水量、大温差"这两种不同炉缸冷却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冷却制度对炉缸温度场、炉缸侵蚀状况及高炉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炉役初期砖衬较厚时,不同冷却制度对炉内温度分布的影响区别不大;随着砖衬的不断减薄,不同冷却制度对炉内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明显;当砖衬侵蚀到一定程度后,再好的冷却也无济于事,但采用"大水量、小温差"并加强冷却可以减缓砖衬的侵蚀,延长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8.
韶钢6号高炉大修投产后炉缸温度逐步升高,炉缸碳砖温度最高达800℃,个别冷却壁水温差及热流强度超标.本文对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偏高及侧壁温度上升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强化冷却、采取炉缸压浆,适当抑制边缘气流,合理调整风口布局等综合治理措施,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及侧壁温度逐步下降并趋于稳定,为治理高炉侧壁温度升高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钢6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和热流强度超标的现象,采取调整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加长风口、加强炉外管理及加钒钛矿护炉等措施,使得炉缸冷却壁热流强度得到合理控制,实现了高炉炉役后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炼铁》2017,(3)
对安钢2号高炉空料线打水停炉操作进行了总结。由于认真核算休风料,合理控制风量、炉顶打水量、煤气成分等各项参数,顺利将料面降到了风口以下,实现了安全、快速、环保停炉。残铁口位置准确的选择及放残铁过程合理的组织,使残铁排放比较干净。停炉后,观察冷却壁洗炉效果,发现除个别铜冷却壁挂有少量渣皮外,其他冷却壁均无渣皮,洗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炉缸冷却设备配置及水系统的设计对炉缸长寿的作用,提出了不定形材料是炉缸长寿链上的薄弱环节,应加以有效控制才能保证炉缸的长寿认为:设计要采用界面少、耐材品种少的配置方案;重视炉缸不定形材料的质量、强化施工管理、合理控制炉缸的冷却强度、防止胶泥等不定形材料被气蚀形成气隙热阻、合理的操作维护,将是解决当前炉缸问题的关键;改进烘炉规程,提高烘炉时的水温和开炉初期的供水温度,是当前实现炉缸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首钢2号高炉操作炉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首钢2号高炉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强化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冷却参数、炉内煤气分布合理、完善炉前出铁操作、炉内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等管理是高炉操作炉型合理、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陆隆文  叶勇  张庆喜 《炼铁》2011,30(2):36-39
对武钢1号高炉炉役后期护炉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优化操作制度、合理的出铁制度及出铁口的维护、合理控制冶炼强度、强化炉役后期护炉管理、炉皮打水冷却、安装冷却器和灌浆造衬、加强外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对太钢3号高炉长寿设计及长寿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在长寿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匹配上下部操作制度,确保炉况长期稳定顺行,控制好入炉有害元素,并加强炉缸砖衬温度、冷却壁热负荷、冷却制度、炉缸活跃性与气流等管理工作,3号高炉已生产14年,单位炉容产铁量近1.2万t/m^(3),全炉冷却壁完好无破损,炉缸砖衬温度受控。  相似文献   

15.
莱钢1号1880m^3高炉采用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陶瓷杯等先进技术。开炉后,由于设备故障、原燃料变差、操作制度调剂不及时以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炉况失常。采用洗炉、合理装料制度、改善原料、抓管理等措施后,炉况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16.
对太钢6号高炉炉本体的设计与改进进行了阐述。太钢6号高炉炉本体的设计基于5号高炉的运行情况,保留了炉底、炉缸的设计,借鉴铜冷却板形式的成功操作经验,对其炉腹、炉腰及炉身中下部内衬和冷却控制形式进行改进,同时完善了高炉检测系统和监控系统,对风口、铁口等一些细节部分加以优化,使炉本体设计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7.
青钢1号高炉长寿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政  刘全兴  于鹏 《炼铁》2007,26(1):26-28
青钢1号高炉炉役历时9年11个月零5天,单位炉容产铁量10 185 t/m3,在国内已属长寿高炉.重点对青钢1号高炉近10年来的长寿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主要经验是:加装炉底强制循环冷却装置,保证炉底冷却效果;精心维护冷却壁,以保证冷却效果;长期小剂量加钒钛物料护炉;采用无水炮泥,保持合适铁口深度;选择适宜的操作制度,维持相对合理的操作炉型等.  相似文献   

18.
鞍钢3200 m3高炉因炉缸事故停炉大修,更换了炉底、炉缸砖衬及冷却壁。在开炉过程中,通过制定详细的烘炉和开炉方案,确定合理的开炉工艺参数、及时调整高炉操作等措施,实现了顺利开炉。  相似文献   

19.
对首钢2号高炉炉型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筛分管理,优化高炉炉体冷却参数,合理分布炉内煤气流,完善炉前出铁管理,以及工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等措施,是2号高炉炉型合理、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邯钢6号高炉大修后炉腰和炉身一层采用了铸钢冷却壁,通过控制铸钢冷却壁水温差、建立合理的操作炉型,并采用富氧、热风炉预热系统、提高煤比、加强原燃料管理,达到了高炉强化冶炼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