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两年 ,SR· D数字声拷贝在国内已相当普及。我厂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洗印加工了十余部 SR· D数字声影片 ,其中有《大兵瑞恩》、《星球大战续集-幽灵的威胁》等。我们在加工与检测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认识 ,在此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一、数字声底片对拷贝质量的影响杜比公司关于 SR· D数字声的制作有严格的技术标准 ,电影局颁发的“SR· D数字声电影发行拷贝的出厂技术质量要求 (试行 )”对数字声底片声迹位置和尺寸也有明细的要求 ,我们在洗印加工中感到声底的质量对拷贝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是声底数据块的位置。在声底转光时 ,如…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电影数字立体声 SR·D在了解什么是电影数字立体声 SR·D之前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影 SR 4-2 -4立体声。所谓电影 SR4-2 -4立体声就是在录音时把四声道的立体声信号通过矩阵编码器将全部信息编码成二路信息记录在载体上 ;还音时通过矩阵解码器把两路信息恢复为编码前的四路信号 ,使制作时的原声场再现。它是四声道的立体声 ,声音分配为 :电影银幕后左、中、右和观众厅环绕声。SR· D是杜比公司于1 992年推出的 ,它是在 SR模拟立体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声画合一的单系统电影数字立体声。它是 5.1路的立体声制式 ,声音分…  相似文献   

3.
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是继SR·D数码立体声后出现的具有最佳立体声音效果的一种分立式数字化声音制式,它能使观众在影院中享受到制片厂录制的原始音响效果。影片的声音在混录时,将声音的信号在计算机工作站进行编码,做数字处理。数字处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声音数据,被记录在CD-ROM光盘上;另一部分为控制时间码,在制作光学声底时被记录在胶片上。刻录在DTS母盘(CD-ROM光盘)上的声音由记录在胶片上的时间码控制使其与影片画面同步。经放映检测无误后,将母盘送至光盘制作厂,复制成放映还音用的光盘。DTS声音还原清晰、逼真,…  相似文献   

4.
杜比公司于7月6 - 7日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了杜比电影声音技术及数字电影视频压缩技术讲座。在京的有关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讲座。杜比公司高级电影声音顾问JulianPinn先生担任《电影声音发展历程》的主讲。配合讲座,放映了《钢琴家》(单声道)、《山林中头一个女人》(杜比A型模拟立体声)、《那人、那山、那狗》(杜比SR模拟立体声)、《星球大战前转———克隆人的进攻》(杜比SR·D数字立体声)等影片片段,对不同格式制作的影片声音进行了比较。视频专家WaltHusak先生系统介绍了视频压缩技术的基础知识,介绍了MPEG、JPEG…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电影数字立体声开始启动。1991年2月,杜比实验室推出数字立体声6声道SR·D制式,1992年6月首次在影片《蝙蝠侠归来》得到应用。1993年又相继推出DTS系统和索尼公司的8声道SDDS系统。我国于1995年引入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上海新城安装了SDDS8声道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上海永乐宫安装了SR·D6声道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引进6套DTS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分别安装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江苏的6家重点影院。1996年广电部电影局制定了数字立体声的选择原则:“首选SR·D、再选DTS、特选SDDS”。到2000年我国已安装SR·D…  相似文献   

6.
一、现行35mm影片的SR·D数字立体声 现行的35mm影片声音格式多采用杜比SR·D数字立体声兼容SR模拟立体声。有少量影片采用DTS声音格式,也有少量影片只有SR模拟立体声。随着SR·D数字放映设备的普及,大中城市对SR·D数字立体声影片的需求迅速增加。目前,SR·D数字立体声在进口大片加工中所占比例近乎100%。因此对SR·D数字立体声影片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DTS系统电影立体声能使电影具有最佳的分立式数字化声音效果。 DTS数字化的先进处理技术 ,确立了电影音响的质量标准 ,使影院的普通观众也能享受到制片厂录制的原始音响效果。 DTS电影数字声制式在我国已从生产试验进入使用推广阶段 ,其制作和放映水平已日臻成熟 ,并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重要影片所采用。目前 ,全国的数字声影院已越来越多 ,依靠科技进步求生存、图发展已为电影制作业和影院管理者所共识。在′98全国电影技术工作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在我国发展 DTS电影数字立体声的提议”的鼓舞下 ,我厂从 1 999年 4月开始制作第一部国产…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3日,在美国洛杉矶与纽约,各有两家“电子电影院”,通过数字放映(digi-talprojection)方式,向观众映演了卢卡斯的影片《星球大战前传──幽灵威胁》。这是电影史上的创举,用卢卡斯电影公司(Lucasfilm)总裁高登·雷特莱的话来说:“是一次惊人的突破”。电影放映不用胶片制成的拷贝,而以专用的光盘,或直接交付电影院或通过电信网络,在电影院里实现数字放映。据称,电影数字放映的最大优点是画面清晰、细腻、逼真;声光质量不因多次放映而磨损,以及不像拷贝那样体积庞大而给储存、运输…  相似文献   

9.
《冲出亚玛逊》是我厂(八一厂 )洗印完成的第一部数字声影片 ,也是我厂洗印完成的第一部SR·D、DTS双制式数字声影片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也是我厂对洗印设备进行“国产化”改造后完成的第一部数字声影片。完成后的影片 ,从画面到声音 ,从原底拷贝到发行拷贝 ,都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 ,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好评 ,影片在 2 0 0 2年度荣获第八届电影“华表奖”、“优秀技术奖”。我厂洗印车间有 1 0多个业务组 ,各个业务组上下连接、环环相扣 ,既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也是一个有机关联的整体。一部影片洗印制作的成功 ,是各个业务组尽责尽力、齐…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电影数字立体声SR.D SR.D是杜比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它是在SR模拟立体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声画合一的单系统电影数字立体声,是5.1路的立体声制式,声音分配为:电影银幕后面左、中、右三路,观众厅左环绕和观众厅右环绕各一路,次低音一路,共六路。它是用二进制数字的方式,将声音记录在电影35mm的拷贝靠近模拟光学声迹一侧的片孔之间,把5.1路数字光学声迹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1.
电影放映造就了遍布世界各地、吸引和聚集广大观众的电影院 ,实现了电影的最终消费形式 ,构建了广阔的电影市场。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我国正努力与国际电影放映技术接轨 ,正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电影放映技术平台。一、改进电影还音系统 ,发展红光还音技术电影放映声学 ,包括放映电声和观众厅建声两个方面 ,均是组成电影院放映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影片借助于电声系统及电影院厅堂建声条件 ,在影片放映过程中与画面演示同步地进行正确高质量还音。电影放映的电声系统 ,包括电影声音信号的处理系统、功率放大系统和发声系统。电影院观众厅的…  相似文献   

12.
五色积木     
胡克 《音响技术》1997,(3):34-36
在上期的“五色积木”栏目中,向大家介绍了“音响搭配初阶”在信号源部分的扩充选择方案。至上文止,我们仍然还停留在立体声的范筹之内,许多朋友们来函来电询问如何将配置升级为具备环绕声功能的AV系统,本文将围绕以前的配置谈一谈这个问题。 目前的电影院有些已改造成多声道环绕声系统,国产影片中也有一些采用了多声道录音,电影放映时由音响系统投送声音至听众的四周,使听者感受到被声音所包围,从而达到置身于现场感觉。  相似文献   

13.
由浙江省电影总公司等 6家单位出资兴建的宁波时代电影大世界于 1 2月 2 0日正式建成开业 ,首映电影《英雄》,票房收入不菲。宁波时代电影大世界是浙江省电影总公司继庆春电影大世界、翠苑电影大世界后的又一力作。该影院的建成并加入浙江时代院线公司 ,将会使浙江省电影事业获得更大发展。宁波时代电影大世界共有1 2个影厅 ,其中包括 SR· D数字立体声影厅 5个、DTS数字立体声影厅 2个、SR型立体声影厅 5个 ;在 1 2个影厅中还配有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和 3 D立体电影设备各一套。影院的总投资为 1 2 0 0万元。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投资影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的总体发展,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数字电影制作放映中的多声道环绕声时代已经到来,经过发展竞争基本形成以杜比SR*D、DTS、SDDS三种声音制式为主的格局,这三种制式与以前的模拟立体声相比音质好、失真度小、声音清楚、动态范围大、临场感强等,并各具特长。  相似文献   

15.
最近,由上海电影技术厂承担制订的《35mm电影发行拷贝青染料无银模拟声迹制作技术规范》、《电影数字多声道立体声录音制作技术规范》等两个电影技术标准已完成草案研究制订工作,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相似文献   

16.
杜比实验公司已连续第2 7个年头为每年的坎尼斯国际电影节提供技术支持。自从1 974年以来 ,杜比公司每年都派出技术人员并提供最新的杜比电影设备 ,帮助导演、制片人和发行商以尽可能完美的音响效果展示各国参展的影片。在里韦拉有 8个电影院安装了最新的全数字式杜比CP6 50影院处理器 ,以保证在交易会上映的电影达到最佳声音质量。在帕拉斯得斯 (Palaisdes)电影节期间 ,有 4家影院升级为杜比数字声。这 4家影院是 Bazin影院、 Bory影院、 I影院和 J影院。在坎尼斯 ,杜比数字声影院总数已达到 2 2家。去年 ,杜比公司的数字式双头放映系统…  相似文献   

17.
在杜比公司于 90年代初成功地将数字声迹印制在胶片的染料层上之后 ,为了降低 SR· D还音系统的制片成本 ,还研制出了可以同时读取数字声迹和模拟声迹的双红光还音头。由于红光还音头不仅可以读取银质声迹 ,同时也可以读取无银染料声迹 ,因此 ,使得人们想到能否把无银声迹也印制到胶片的染料层上 ,从而省掉拷贝声迹制做过程中留银的再显影工艺。这样 ,既可简化制片工艺、降低制做成本 ,又能减少污染 ,促进电影行业对环境的保护。为此 ,杜比 (Dolby)、柯达 (Kodak)以及特艺色 (Technicolor)等公司联合发起和成立了“染料声迹委员会 (Dye …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讨论了矩阵编码立体声与分立多声道数字立体声的区别,实现多声道数字声是大画面电影院音响的必由之路。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为进行“Dolby Digital电影声的制作,对一系列的录音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造,包括:在混合录音棚安装了AC3数码流编码的磁-光盘(MO DISC)母版制作系统;在光学录音室对原光学录间机进行改造,安装数字声带转录适配器,使用磁-光盘母版在光学声负片上同时记录模拟SR声迹及Do  相似文献   

19.
芜湖影院的电影音响设施 ,在以往很长的时间里 ,一直为模拟声的单声道 ,虽然在1 987年有了电影 4路立体声 ,但这亦是模拟声的还音 ,和当时家庭的 CD数字声、L D数字声相比 ,仍显落后。因而有些观众抱怨 ,影院音响还不如家庭音响动听。再加上盗版录像带、 VCD等抢占市场 ,使一部分观众不愿去影院看电影。1 999年 1 2月 2 8日落成的芜湖标志性文化设施——大众影都 ,率先装备了电影数字声还音设备 ,并成功首映了数字声影片《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为放映数字声影片提供了强烈的视听冲击效果 ,满足了“美国大片”的音效要求 ,赢得了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声音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二声道立体声、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直至全景声的一系列技术革新。在这样的新技术背景下,本文通过对陶经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并以其2014年全景声代表作《归来》为例,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全景声技术充分展现电影声音的真实性、艺术性以及如何构思声音亮点、打磨声音细节的创作实践方法,最后对全景声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