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甘蔗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蔗13个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量性状对公顷产量直接效应的大小依次为单茎重(0.8307)、公顷有效茎(0.3674)、株高(0.01386)、茎径(0.00385).蔗汁品质性状中,本文所研究的几个品质指标对蔗汁蔗糖分的影响都比较大,其中还原糖分对蔗汁蔗糖分呈明显的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也表明,蔗汁锤度、蔗汁转光度、蔗汁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对甘蔗蔗汁糖分均有正效应,还原糖分对蔗糖分有负效应,剩余通径系数为0.0225.因子分析将13个甘蔗经济性状用4个主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6%.第1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蔗汁锤度、转光度、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等糖分因子,第2主因子载荷值较大的性状有茎径、单茎重和公顷蔗茎产量指标等产量因子,第3主因子只有公顷有效茎数起主导作用,第4主因子主要包括还原糖分和纤维分.因此只有协调好各个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甘蔗高产高糖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2.
用3种取样方法测定6个甘蔗品种5个品质指标,分析蔗茎螟虫害对收获期甘蔗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蔗茎蔗糖分和蔗汁还原糖分的方差分析在参试的品种间呈现出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说明了本研究的6个参试品种具有多种基因型的代表性;蔗茎受螟虫为害后,其甘蔗品质均有负影响,而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在3种取样方法间,蔗茎蔗糖分、蔗汁锤度、蔗汁简纯度和蔗汁重力纯度这4个品质指标的平均测定值均表现为:有虫蔗茎<随机蔗茎<无虫蔗茎;蔗茎螟害使蔗茎蔗糖分降低0.69%~3.09%(绝对值,下同),平均为1.33%。而蔗汁还原糖分的平均测定值表现为:有虫蔗茎>随机蔗茎>无虫蔗茎,蔗茎虫害可使蔗汁还原糖分提高0.08%~0.26%,平均为0.17%。  相似文献   

3.
对有关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从基因型效应抑或环境效应来看,斑茅蔗BC1后代品系单茎重对蔗茎产量的直接效应都是最大,其次为小区有效茎数;而决定系数计算结果则表明,它们对蔗汁锤度的贡献不大,应进一步寻找另外的影响斑茅蔗BC1后代品系品质的主要相关性状或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2008年漳州蔗区举行的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域试验中,参试的11个国家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较好,分蘖力强,植株高大。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闽糖96-6016、福农99-20169、粤甘16号、赣蔗99-591,这4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粤甘18号、桂引6号,这2个品种蔗茎产量或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都比较好;福农02-3924、云蔗99-91蔗糖分表现较好,但蔗茎产量较差;其余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5.
《甘蔗糖业》甘蔗分刊1976年第3期,刊登了魏奉盘同志“从甘蔗田间钻汁锤度预测甘蔗蔗糖分的配合回归线方法”一文,结合我厂的实践情况,我们认为,运用直线回归方法编制有关甘蔗品质的相关关系式(如田间钻汁锤度与蔗糖分的关系式;蔗糖分与混合汁重力纯度的关系式……),是糖厂农务技术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是预测有关甘蔗品质数据提供制订全厂制糖生产计划的“拐棍”,应该普及推广,为进一步提高糖厂农务技术工作质量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新台糖16号收获后蔗茎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收获后蔗茎品质逐日变劣,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是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蔗汁还原糖和干耗损失则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甘蔗不同品种间品质变劣的难易存在差异。新台糖16号是个品质不易变劣的品种。主要表现为贮存期间蔗糖分损失少,蔗汁重力纯度高,还原糖分增加慢,干耗损失少和外观新鲜度高。与新台糖16号相比,粤糖63/237和新台糖10号的品质更易变劣。新台糖16号收获后蔗茎品质的变化@曹干  相似文献   

7.
1983年笔者曾论述在榨季前期,采用蔗茎去梢措施后,在糖厂方面:可提高甘蔗蔗糖分、提高蔗汁纯度减少澄清费用、减少造蜜成分提高煮炼效率、直接或间接提高糖厂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在畜牧渔业方面:  相似文献   

8.
种在旱地的两个耐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生长后期分别进行灌溉和停止灌溉(对照)处理。结果灌溉处理的两个品种株高,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和公顷含糖量显著高于对照,在整个工艺成熟期叶片中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含量明显提高,而还原糖和水分含量则明显下降,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蔗汁重力纯度提高,蔗汁还原糖含量下降。但两个品种不同处理的甘蔗蔗糖分、叶片中ATP酶、NADP-苹果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呼吸强度表现不相同,耐旱性较差的桂糖11灌溉处理的显著高于对照;而耐旱性较强的台糖172除甘蔗蔗糖分差异不大外,其它均表现为对照明显高于灌溉处理。  相似文献   

9.
对41个甘蔗基因型材料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每丛蔗茎产量与每丛分蘖数、每丛原料茎数、茎粗及茎重呈显著相关;蔗茎产量与蔗糖分含量的相关不显著。通径系数分析进而阐明,每丛原料茎数和一茎重是构成每丛蔗茎产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甘蔗不同施氮方法与产量及糖分的关系──梁计南等,甘蔗,2000,7(4),1~10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壤土土壤最优施肥方案下不同施氮方法对甘蔗一些生理性状乃至产量和糖分的影响,拟在探讨壤土甘蔗生产的适宜施氮时期和施氮次数,为甘蔗生产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法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前期重施氮肥,施氮次数减少至2次或1次,各生长时期的生理性状都有利于蔗茎产量的形成和蔗茎蔗糖分的积累,对提高蔗茎产量、蔗茎蔗糖分都有好处。勐海县甘蔗霜冻及蔗糖分变化──张春良等,甘蔗,2000,7(4),52~54勐海县蔗区海拔高…  相似文献   

11.
一、两种渗出法的不同表现对于甘蔗连续渗出器的糖分抽出率的数值上来说,蔗丝渗出法和蔗渣渗出法相差很大;蔗丝渗出法一般为85至90%左右,而蔗渣渗出法一般在5至10%之间,两者相差几倍,甚至十倍(见表1)。若渗出器未级渗出汁锤度在3.5以上,同时初汁压榨机糖分抽出率在75%以上时,采用一般计算方法,以出入淋槽蔗料中的纤维分与蔗糖分比的K值来计算渗出器糖分抽出率,将见到出现负数(见表2)。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停  相似文献   

12.
戚荣  江永 《甘蔗糖业》2006,(3):12-15
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堆放期3个栽培品种的原料蔗主要工艺性状和鲜重的变化情况,探讨品种间砍后露天堆放原料蔗工艺品质方面的差异,筛选出符合榨季生产需要的栽培品种.结果表明:露天堆放3天,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的变化不大,而蔗汁还原糖分、甘蔗纤维分和鲜重的变化较大;随着堆放时间的增长,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的降幅也在增加,而蔗汁还原糖分和甘蔗纤维分的增幅不断加大,鲜重的损失也在增大,显示原料蔗工艺品质变劣加剧.结果还表明,F90-7909是个工艺性状相对较稳定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3.
影响甘蔗生长后期蔗糖分的营养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迁江糖厂蔗区甘蔗蔗糖分受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影响,蔗糖分与土壤有效氮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效磷呈显著的正相关。蔗茎 N∶P∶K 和叶片 N/P 和 N/K 也是影响该蔗区蔗糖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12个有望作为糖果兼用蔗品种推广的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如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蔗茎产量等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公顷有效茎与蔗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茎径与蔗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各性状相互之间,株高与公顷有效茎存在不显著正相关,茎径与株高和公顷有效茎存在负相关,其中茎径与株高之间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在对产量的效应中,公顷有效茎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和总贡献最大,株高次之,茎径最小。由于甘蔗用途的改变(主要用于上市销售),因而在糖果兼用蔗的选育种和生产栽培中把主要目标放在增加公顷有效茎的同时,对植株的茎径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注意合理协调好产量三要素之间、特别是株高与茎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甘蔗蔗糖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糖率和糖厂经济效益,甘蔗蔗糖分下降的问题已引起科研和生产部门极大重视。我省自1968年起,甘蔗蔗糖分波动较大(见表1),15年来,全省甘蔗蔗糖分平均为11.40%,其中最高蔗糖分为12.77%  相似文献   

16.
以ROC22为对照(CK),外引9个甘蔗品种在广西北海市种植,以此研究外引甘蔗在品质性状、产量上与对照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桂糖02-901、柳城03-182、福农15、福农28的纯度、锤度,蔗糖分和柳城03-182、云蔗03-422、粤糖55的纤维分均高于对照;②除了粤糖55、粤糖00-236和桂糖97.69的蔗茎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果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喜用宝对果蔗分蘖增加、植株长高、茎径增大、蔗汁抽出率提高等具有正效应;赤霉素对分蘖、茎径等有轻微负效成,但对植株增高、有效茎增多则有显著正效应;植物龙对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均为负效应,但却能显著提高蔗糖分。  相似文献   

18.
漫谈蔗汁重力纯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力纯度是蔗汁质量指标之一,对提高煮炼收回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重力纯度与蔗糖分的不同概念并探讨了两者的相关关系。但不同品种、不同成熟期和新鲜度的甘蔗,在同一蔗糖分水平上,其重力纯度却不同。甘蔗不新鲜是一种无形的损失。通过各种贮存试验分析:每日甘蔗重量损失1.0—1.15%;蔗糖分下降0.08 — 0.125×10~(-2);重力纯度下降0.5—1.10%。所以甘蔗砍收后尽可能迅速运送到糖厂,做到砍、运、榨一条龙互相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9.
无论人工喷施或飞机喷施,均能促进甘蔗生长,增加单茎重,提高蔗茎产量和蔗茎蔗糖分。人工喷施方法,采用2000倍稀释液效果较好;飞机喷施采用250倍稀释液对蔗茎产量的增加效果好,而200倍稀释液则对蔗茎蔗糖分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黄皮果蔗、ROC22、云蔗14-1386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一次压榨处理、多次压榨处理,分析比较了不同压榨程度对蔗汁及所制成红糖在蔗糖分、还原糖分、总游离氨基酸、总多酚、蛋白质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一次压榨处理相比较,多次压榨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黄皮果蔗、ROC22、云蔗14-1386的糖分抽出率、蔗汁及红糖的总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同时蔗汁及红糖的总多酚含量也有所提高;3个甘蔗品种多次压榨混合汁及其红糖的还原糖分、蔗糖分略低于一次压榨处理的结果。多次压榨处理既能提高糖分回收率,同时能增加红糖中有益成分含量,对提升红糖的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