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四丁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苯酚、2-氯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苯醚,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试验确定合成乙二醇苯醚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0.1mol苯酚,n(苯酚):n(2-氯乙醇):n(氢氧化钠)=1:1.3:1.05、反应温度95℃、反应5h、溶剂苯用量为30mL,催化剂用量为0.75g,在此条件下,乙二醇苯醚的收率可达88.76%,乙二醇苯醚纯度98.5%。  相似文献   

2.
Perkin法合成肉桂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无水碳酸钾为碱催化剂,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Perkin法合成肉桂酸,考察了物料比、碱催化剂用量、PEG-400用量、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用量、回流时间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苯甲醛):n(乙酸酐):n(无水碳酸钾):n(PEG-400):n(对叔丁基邻苯二酚)=1:3:1:0.02:0.01,回流温度180℃时,回流时间1.5h,肉桂酸产率可达78.7%。  相似文献   

3.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兰素、1,2-丙二醇为原料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合成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分别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香兰素用量0.1mol,n(1,2-丙二醇):n(香兰素)2.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量1g,带水剂环己烷30mL,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3.5h,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到84.86%,产品纯度98.5%。催化剂重复使用多次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催化剂易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和异辛醇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常压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诸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用量0.025mol,n(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n(异辛醇)=1:5,反应温度110℃,对甲苯磺酸用量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质量的12%,反应6h。在此条件下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的转化率达99.7%,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的选择性达98.4%,产品纯度99.0%。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以草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对草酸二异戊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酯化反应工艺条件。在n(异戊醇):n(草酸)=3.5:1、ω(NKC-9)=2.0%、反应温度不大于120℃进行减压酯化反应,在反应时间为3.5h的条件下,草酸的转化率达到94.9%,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后,草酸的转化率仍然可达到94.0%。  相似文献   

6.
苯胺—苯酚液相催化合成二苯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Pd/C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液/固催化缩合反应由苯胺和苯酚合成二苯胺的方法。考察了有机助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n(环已胺):n(苯胺):n(苯酚)=0.2:1:1、催化剂用量为0.2%(ω)、反应温度523K及反应时间为2h的条件下,苯胺的转化率和苯胺生成二苯胺的选择性分别为81%和80%。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物LaMgAlO催化剂,采用XRD和DTA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LaMgAlO催化剂对丙醇与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丙酯(DPC)反应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氧化物为n(La)∶n(Mg)∶n(Al)=0.7∶3∶1(即0.7 LaMgAlO催化剂具有水滑石结构)时,在650℃下焙烧5 h制备的0.7 LaMgAlO催化剂对合成DPC的酯交换反应的活性最高;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n(丙醇)∶n(DMC)=3、催化剂用量3.0%(w)、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DMC的转化率达到97.4%,DPC的选择性达到95.4%。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腈和苯甲醇为原料,浓硫酸作催化剂,合成了N-苄基丙烯酰胺(N-BA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n(丙烯腈):n(苯甲醇):n(浓硫酸)=3:1:1.2,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60℃。在最佳条件下,N-BAA的收率可达92%。每100g粗产物用10%氢氧化钠溶液提纯,精制产物纯度可达99.80%,熔点为64~65℃。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先使1,6-己二胺(HDA)与碳酸二甲酯(DMC)反应生成1,6-己二氨基甲酸甲酯(HDU,中间体),然后使HDU在催化剂和热载体存在下热分解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中间体合成及其热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为硝酸铅且n(HDA)/n(硝酸铅)为10,反应温度为75℃,n(DMC)/n(HDA)为8,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中间体,HDU收率为92.3%;在催化剂为氧化锌~氧化铝,热载体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反应压力(真空度)为9.0kPa,反应温度为24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热分解HDU,HDI收率为86.1%。  相似文献   

10.
以正丁酸和异戊醇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丁酸异戊酯。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各种主要因素,得出了较优的反应条件:丁酸用量0.35mol,n(醇):n(酸)=1.2:1.0,钛酸四丁酯用13g,反应温度115—130℃,反应3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9.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碳酸乙烯酯(EC)在乙二醇中的稳定性,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停留时间、EC质量分数、加热温度对E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会加剧EC的分解;停留时间越长,物料中EC的损失量越大。当EC质量分数大于50%时,分解速率小于20 g/(kg.h);EC质量分数为25%~28%时,分解速率达到76~77 g/(kg.h)。加热温度低于150℃时,分解速率小于30 g/(kg.h)。  相似文献   

12.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甘油酯(G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和摩尔等压热容,采用Trouton规则计算DMC和GC的蒸发焓。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力学基本公式计算得到标准状态下甘油与DMC酯交换合成GC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在标准状态下,该酯交换反应的焓变△rHθm=10.42kJ/mol为正值,吉布斯自由能变△rGθm=-26.85kJ/mol为负值,表明在标准状态下,酯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可自发进行;同时,在300~390K范围内,反应的焓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其值总是大于零,说明在此温度范围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其值总为负值,进一步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采用Aspen对该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进行模拟,得到与上述结果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TiO_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条件以及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苯酚(PhOH)和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50℃下焙烧4h得到的活性炭负载TiO_2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2h,n(DMC)∶n(PhOH)∶n(TiO_2)=1∶1∶0.03条件下进行精馏反应,PhOH转化率为39.6%,DPC选择性和时空收率分别达到75.6%和0.75g/(g·h)。活性炭可以较好的稳定活性组分TiO_2,催化剂回收并循环使用4次仍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廉价易得的绿色原料碳酸二甲酯和甘油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甘油碳酸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碱金属催化剂、碱土金属催化剂、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生物酶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对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甲醇与碳酸二甲酯的共沸特性,利用ASPEN PLUS对其分离过程采取双塔萃取、隔壁塔萃取及单塔萃取进行模拟。通过WILS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出合适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进而考察共沸体系在不同萃取剂下的相对挥发度,最终选择乙二醇作为萃取剂。对三种塔型进行模拟,得出隔壁塔萃取方式不仅甲醇和碳酸二甲酯的纯度比另两种塔型要高,而且萃取剂回收率接近100%。由于副塔没有再沸器,隔壁塔在能量利用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碳酸二甲酯(DMC)和正十二醇(C12H25OH)为原料,采用Fe2O3/黏土作催化剂,经酯交换反应制备出碳酸二月桂酯(DDC)。考察了酯化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C12H25OH):n(DMC)为3、催化剂占原料质量分数为5%,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2 h的最佳条件下,DDC及总酯的收率分别为46.04%,74.40%;此条件下所得DDC产物在100,40℃时的运动黏度分别为2.200,8.606 mm2/s,黏温指数为37.04,适合作为中黏度指数润滑油。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为基础,对利用成像测井技术结合岩社化验分析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寻求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定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参数的有效方法。结果是:以FMI为代表的成像测井技术为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孔隙特征提供了手段;与岩样化验分析资料相结合,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计算储层参数,精度较高,具有可地性,采用本方法对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的研究,为其它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白云岩化作用实验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碳酸盐岩溶解与沉淀动力学机制,设计了反复升降温和对流循环2套白云岩化模拟方法,利用多种手段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种实验方案均可得到白云石晶体。结合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探讨了Mg/Ca原子比值、温度以及硫酸根离子对白云石生成的影响。研究表明,白云石之所以难以在实验室生成,主要是晶牙生长困难,一旦长出晶牙,白云石生长的速度将大于方解石。该文从实验的角度解释了为何自然界没有年轻的白云岩的现象,为白云岩化机理的探讨及白云岩优质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Arve L 《海洋石油》2007,27(2):30-31
目前广泛使用的碳酸盐岩孔隙分类系统(Choquette and Pray(1970)、Lucia(1983,1995,1999)分类方案,表1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诸如:孔隙度一渗透率缺乏相关性,沉积特征、成岩作用、流体特性没能有机结合,很难根据孔隙度进行储层评价等.  相似文献   

20.
AVO分析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洪章 《石油物探》1998,37(4):85-92
如何将AVO技术用于实际生产?本文给出了鄂尔多斯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应用实例。先从正演分析入手,分析了储层含气及其它情况时的AVO特征,确定了区分含气特征的最佳反射段。然后介绍了处理流程以及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