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138块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是受文西断裂带控制的复杂断块油藏,该区文西、文东、黄河断层交替或同时活动,多序次构造活动叠加造成文138块构造破碎,构造异常复杂。2011年在文138块实施了"探、评、建"一体化方案,部署滚动评价3井,油藏评价井1口,调整井11口.新增含油面积0.7km2,石油地质储量60×104t,增加水驱控制储量20×104t,新井年产油9896t。  相似文献   

2.
马厂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区域构造面积131.94km2,资源量1850×104t。截止2005年,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2.7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73.5×104t,动用石油地质储量871×104t,标定采收率33.75%,可采储量294×104t,其中外围块探明未动用储量602.5×104t,占马厂油田探明储量的40.89%。该区储层平均孔隙度18.6%,渗透率31.6mD,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上中下亚段,埋深2600-3400m,属中低渗极复杂断块油藏。经过近20年的开发,原有地震资料已不能满足极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滚动勘探开发的需要,马厂油田周边断块储量动用程度低,老区又进入了开发后期,油田开发效果逐步变差,为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更好地指导油田滚动开发研究,2005年对马厂地区进行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应用,滚动勘探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王龙庄断块为安徽采油厂主力开发单元之一,具有含油层系多、井段长、纵向与平面上油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已经历20余年的开发,目前累积产油29.1×104t,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为15.81%,综合含水79.0%,针对油藏地质特征在不同开发阶段采取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实现了稳产开发,保持了较高油田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动用含油面积5.84Km2,地质储量为1298.24×104t,平均有效厚度21.9m,标定采收率31.2%,可采储量405×104t,是一个被断块复杂化的带气顶的断块构造油气藏.油藏目前井况损坏严重,平面注采失调,水驱控制动用程度下降.另外由于套漏、窜槽井多,层间调整工作难度增大油藏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零散,造成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隔层小,层间矛盾日益加剧.针对油藏以上问题需要成熟的配套的监测技术手段来进行认识和评价.为高含水油藏后期注采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Discovery软件具有进行地震精细解释、测井多井解释、储集层预测以及地质研究等综合功能,利用该软件对极复杂断块油田——文明寨油田沙河街组油藏进行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增探明含油面积1.23km2,石油可采储量66.50×104t,为油田的后期稳产提供了基础,也为同类油田滚动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化工设计通讯》2017,(10):216-217
卫317断块,区域构造位于卫城构造的南端,东与濮城构造相望,西与卫2块南部相邻。为沙二上1砂组的含油断块,动用含油面积1.9km~2,地质储量99.78×10~4t,全区油藏平均有效厚度6m,目前标定采收率36.9%,可采储量37.0×10~4t。  相似文献   

7.
文79-10块隶属于文79断块区,该块构造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含油层系沙二下1-4、沙三上1-4。含油面积0.38km2,地质储量42.5×104t,油藏埋深2900~3450m。含油高度小,揭示程度低,储量一直未落实。2011年我们以"油藏评价、产能建设、注水配套"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本着探下部层系兼顾上部井网的原则,加强油藏分布规律认识。在充分认识油气层纵向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块主要目标层段进行精细构造解释评价,达到地震、井两者间的有机结合,提高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是一个复杂断陷型富生烃凹陷,发育了一系列断裂带,尤其涠洲组多以小型断块型油藏为主,断块构造极其复杂,断块圈闭的高部位是否成藏很难落实。WZ11-7N-3井涠洲组未见油气显示;向圈闭高部位侧钻WZ11-7N-3Sa井,在涠洲组三段见68m油斑细砂岩及粗砂岩油气显示,解释油层62.1m,增探明储量243.5×104m3,控制储量46.3×104m3,勘探实践证实在高部位已经成藏。通过对WZ11-7N-3井流体包裹体分析化验结果进行分析,与3Sa井油层对应的砂组,含烃流体包裹体含量明显高于水层含烃类包裹体,均在30%以上;与3Sa井水层对应的砂组盐水包裹体含量明显高于油层对应砂岩的盐水包裹体,均在80%以上。证实油气经过WZ11-7N-3井运移至高部位成藏。复查老井,通过流体包裹分析,可以落实一批类似的断块型圈闭高部位是否成油藏,增加新增探明储量,提高探井的成功率,降低风险,短期内就可以指导勘探,该研究思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基本情况科尔沁油田位于开鲁盆地陆家堡凹陷,1993年投入试采,先后投产了包日温都、马家铺、交力格三个油田,总计含油面积28,4km2,石油地质储量4826×104t。储量动用比较充分的有包1,包20及交2断块,含油面积13.4km2,地质储量2439×104t。因油层物性差,储量基本未动用  相似文献   

10.
临106-1断块位于临盘油田临13断块区,为4条断层所控制的断鼻式圈闭。含油面积0.34 km~2,地质储量57×10~4 t,标定采收率27.8%。含油砂组1-2砂组,含油小层10个,油层埋深1780~1840m,为典型的复杂断块多层层状油藏。断块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平面流线不均衡层间干扰严重;小层动用差异大,常规配产配注已不能满足目前开发需要,为此我们对该块开展了建数模工作,在储层、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模技术对油井配产,水井配注进行优化,达到均衡水驱,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卫城低渗油藏以卫城油田沙三中—沙四段油藏为主,油层埋深为2700~3500 m,动用地质储量3184×104 t,主要包括卫81、卫360块等6个开发单元。该类油藏埋藏深、储层低渗透,层间非均质性强,存在着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块注水压力高,高压欠注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的酸液体系酸化过程中,一直没能较好的解决处理半径有限、易生成二次沉淀、残酸返排不彻底等问题。多氢酸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自2012年1月至今,卫城低渗油藏现场应用11井次,成功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注19 m3,降压8.0 Mpa,平均年有效期152天,平均年增注3137 m3。  相似文献   

12.
郭若若 《辽宁化工》2011,40(11):1145-1146,1150
油气储量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综合反映,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各阶段都要研究储量,通过准确求取储量参数,得到高精度的储量,进而探讨储量增减的影响因素,进行储量评价。本文以MM断块油藏为例,应用容积法确定储量,最后计算出MM断块油藏石油地质储量为72.56×10^4 t,储量丰度为18.17×10^4 t,属于小型特低丰度油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厚层特稠油油藏汽驱井组蒸汽超覆严重、厚层底水普通稠油油藏底水快速突进、薄层边水特稠油油藏油水关系复杂、薄层特稠油油藏边部储量难以有效动用、火山岩裂缝性底水稀油油藏底水突进严重5类不同类型油藏中存在的开发矛盾,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以水平井技术为依托开展对老油田挖潜。共部署了71口水平井,实施55口,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地质储量326.66×104t,预计提高采收率7%以上,为老油田"二次开发、深度开发、多元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在剩余油分布愈加零散、措施挖潜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寻求新的产量接替阵地是摆在石油工作者面前的课题。胜坨油田部分单元二、三类砂体分布零散,展布不规则,长期以来未形成合理完善的注采井网。一直认为二、三类砂体剩余油分布零散无潜力可挖,造成其储量动用程度较差,采出程度较低。在深入认识、分析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4-6单元为例,进行了二、三类砂体的挖潜研究,以提高砂体的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5.
老井挖潜是油气藏开发中增储上产、增收节支、提高气藏采收率的重要举措,在国内外各类油气田开发中均得到广泛开展。本文介绍了文85块油藏地质状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油藏层间物性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的特点,进行了地层精细对比、沉积微相、水淹规律等一系列研究;利用研究结果,通过对新井投注、老井转注进一步完善了注采井网;通过深部调剖、转注、分注、增注等措施进行挖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的挖潜工艺技术对类似油藏的老井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46区块1976年投入开发,经历了4个开发阶段,从初期采用菱形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开发到现在改为200×100的线状注水开发方式,目前木146区块有油井82口、水井35口,区块日产液2405.6t,日产油55.9t,含水97.7%,区块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矛盾突出。本文针对此问题从注采关系研究入手,分析了区块各沉积单元水驱控制程度,为下一步精细水驱挖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下寺湾油田泉63井区三叠系长2储层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储集砂体为分流河道和天然堤,油层含水较高,油水关系复杂。根据该地区长2油层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对该区数300多口井的录井、测井、试油和岩心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结合岩心分析化验资料,解释制作出相关图件,对研究区低渗储层的特征及四性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剖析。通过研究,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解决储层参数解释和油水层划分的问题,为泉63井区长2油藏进一步开发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B16油藏于1989年3月投产,1990年4月开始注水开发,截止2008年6月累积产油206.4674×104t,累计产气2.9871×108m3,原油采出程度和溶解气采出程度分别为23.12%和44.14%。为了高效开发该气藏,以获取较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对该油藏进行了开发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地质研究成果对B16油藏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量拟合。对该油藏的生产历史数据进行历史拟合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对油藏"保持现有井网"继续开发20年,模拟预测相关的开发指标,总结剩余油的分布状况。从注采井网完善、地层压力保持程度、初期注采比等几个方面对该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该油藏实际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9.
郝建玉 《当代化工》2012,41(7):712-713,724
蒸汽吞吐开采是辽河油田超稠油主要开采方式.曙光油田杜84块兴隆台超稠油油藏孔隙度一般为25%~30%,空气渗透率一般高于1306×10-3 μm2,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特点,极易发生汽窜,导致注入蒸汽热能不能充分利用,直接降低了注汽井生产效果,使油藏动用不均的矛盾加剧.邻井受窜后含水升高液量突升,温度升高,影响其生产效果或关井防喷.汽窜加剧油层套管变形或损坏.研制的耐高温堵剂有效封堵高渗透层,调整地层高低渗透层带间的吸汽差异,改变注入蒸汽的走向,达到缓解汽窜、消除井间干扰、扩大注入蒸汽波及体积、提高周期采油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近30个矿场的表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10%,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20%。1997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303×104t,"九五"期间增油1500×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和陆相生油,预测二次采油的平均采收率为34.2%,近百亿吨储量留在地下。这一条件为中国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潜力。今后,中国的三次采油要在驱油机理、深化对油藏的认识、降低驱油剂成本和用量、先期深度调剖、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加强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